天天看點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1941年,35歲的蘇聯考古學教授吉謝列夫,滿懷激動地踏上了前往克拉斯諾雅斯克邊疆區的火車。

他早些時候聽說,在哈卡斯自治州首府阿巴坎的一處建築工地上,發現了一座神秘的中國宮殿。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C.B.吉謝列夫)

為了這次考古行動,吉謝列夫已經籌備了将近一年,在他的内心深處有一種預感,這座神秘的中國宮殿背後——可能隐藏着一段近兩千年不為人知的曆史空白...

在經曆了幾天幾夜的颠簸,吉謝列夫和他的考古隊一下車,便馬不停蹄地奔向了那座被意外發現的中國宮殿...

為什麼當時的蘇聯境内有中國的宮殿?近兩千年不為人知的曆史空白又是什麼?

這一切,還要從位于西伯利亞中南部的哈卡斯說起...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哈卡斯共和國)

曆史上的哈卡斯

哈卡斯共和國,蘇聯時期曾歸屬于克拉斯諾雅斯克邊疆區,1991年蘇聯解體後,成為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

但在中國古代,這裡曾經有另外一個名字:堅昆地區。

據《漢書》記載,此地曾被匈奴冒頓單于征服,且與中國漢朝有着很深厚的淵源。

漢武帝時期,由于漢朝與匈奴的戰争,匈奴被漢朝人擊敗,部分的匈奴逃往了歐洲地區。

而堅昆地區,也幾乎被匈奴廢棄,成為一片無人之境,是以,這裡存在着諸多的古匈奴遺址。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而在匈奴人逃走後,哈卡斯地區部分留存的匈奴人與來自其他地方的居民居住在此。

直至17世紀18世紀,沙俄吞并這裡,來自亞洲各地的人群在這裡成為獨特的哈卡斯族,這便是今日哈卡斯的曆史來源。

而由于哈卡斯地區與古代中國在地理位置上十分的接近,兩邊經常有文化經濟政治上的交流。時至今日,中國的黑龍江境内都有哈卡斯人的存在,成為中國諸多無名無姓的少數民族之一。

神秘的中國宮殿

1940年,在哈卡斯自治州首府阿巴坎城外八公裡的一處工地上,來自當地力量農莊的莊員們,正在熱火朝天地修建着一條公路。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如果這處公路修建完成,這些莊員們進城的時間将大大縮短,一想到這裡,這些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們就幹勁十足。

但就當幾個莊員挖掘到一條山崗的邊緣時,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

本是黃土的土地,突然間出現了許許多多的瓦片,仿佛那裡曾經有一座房子一樣。

在當地人的印象中,那裡從來沒有人居住,更不要說房子了。并且以當地人的建築習慣,他們蓋房子一般不會用瓦片,那麼,這些瓦片是從哪裡來的呢?

更加詭異的是,部分儲存較為完成的瓦片上,還刻畫着很多奇怪的“圖案”,像是某種字型。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想到這裡,這幾個莊員越想越不對勁,于是便停下了工作,并将這件事上報給農莊的主席。

農莊主席聽說了這件事後,跟随着莊員們到了他們說的地方,仔細地檢視了一番。

看着手中奇怪的瓦片,農莊主席第一時間意識到了這件事的重要性,這可能是部分與曆史有關的文物。

于是,他第一時間令莊員們停止了在那裡的工作,并且将這件事和兩片儲存較為完整的瓦當上報給了阿巴坎城曆史研究院。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但由于當地的曆史研究院水準有限,研究院内的專家未能從這片瓦當上看出神秘,隻能根據瓦當上的神秘“圖案”,推測出這可能與古代的中國或是蒙古有關。

畢竟,在千百年前,他們所在的地方,是蒙古人、契丹人與中國人的土地。

随後,阿巴坎曆史研究院派出了一支考察隊,對那裡進行了初步的考察。

而就當考察隊對那裡進行了初步的挖掘後,一個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情況出現了:

一座宏大的地下宮殿赫然出現在衆人眼前,雖看不清全貌,但根據其氣勢判斷,此宮殿當時應該氣勢恢宏。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看到了這一幕,阿巴坎曆史研究院震驚了,他們毫不遲疑地将考察隊的結果告知了當時的蘇聯國立物質文化史研究院。

因為他們清楚地明白,這已經不是他們能夠處理的存在了,這個神秘宮殿的全貌,必須交由國家處理。

與此同時,正在國立研究院任進階研究院的吉謝列夫,聽說了這一消息,并對此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吉謝列夫看到阿巴坎曆史研究院傳來的宮殿與瓦當後,他清楚地意識到了,這座看似不起眼的宮殿中,可能埋藏着巨大的秘密。

于是,吉謝列夫主動向上級請纓,表示想要得到院中支援,讓自己對這座宮殿進行實際考察,院裡很快便同意了他的請求。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最終,吉謝列夫與團隊經過了長達一年的準備工作後,正式展開了對神秘宮殿的考察。

驚天發現

吉謝列夫與他的考古隊到達了宮殿的所在地後,迅速對神秘宮殿進行了勘察與發掘,而發掘的結果,令他們大吃一驚。

隻見該宮殿整體被掩蓋于一座小山崗之下,由19個房間和一個大殿構成;中間的大殿是規整的方形宮殿,由12米乘12米的房間構成。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宮殿複原圖)

其他房間呈不規整的形狀,按照東西對照的布局,以中心的方形房間為中心,向東西兩側排列。各房屋互相相同,互為從屬,整個宮殿的宮頂是由瓦當組成的四斜面。

宮殿總體大概為三層,最頂層為一個小塔。

整個宮殿的占地達到了上千平方米,牆壁厚度達2米。

建築物的牆壁上都有門道,内窄外寬。屋頂用四方形的闆瓦築成,闆瓦沿斜面微作凹形,在多行排列的闆瓦間。瓦蓋以半圓筒形的凸瓦,其下方是刻有中國字的瓦當。

此外,在宮殿的各個房間内,

還設有暖氣管道與火盆的痕迹,用來取暖,抵禦西伯拉亞的嚴寒天氣。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憑借發現的建築特點,吉謝列夫擷取了有關宮殿的大緻資訊。

據吉謝列夫的推測,該宮殿的建築風格,與中國的漢朝高度相似,而宮殿主人的身份,也極有可能是中國人,其根據便是宮殿中發現的刻有中國字的瓦當。

這裡刻有中國字的瓦當,則便是之前農莊莊員們在修建公路時所發現的瓦當。

在吉謝列夫正在這裡考察的時候,這些瓦當也被送往了當時的蘇聯著名漢文化學者阿列克謝耶夫手中。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阿列克謝耶夫)

據阿列克謝耶夫的研究發現,該中國瓦片共有十個中國漢字,而這十個漢字為:

“天子千秋萬歲常樂未央”。這是漢朝時著名的吉利語言。

阿列克謝耶夫的這一發現可以說與吉謝列夫的猜測吻合,他認為該宮殿極有可能是漢朝的宮殿。

至此,蘇聯此次考察之旅接近結束。而在随後的1945年與1946年,吉謝列夫又組織考察隊對這座中國宮殿進行了第二第三次考察。

在後續的考察中,吉謝列夫也根據宮殿内的物品結合曆史給出了蘇聯方面對于宮殿主人身份的猜測——西漢大将李陵。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宮殿主人是李陵?

對于熟悉漢朝曆史的朋友而言,李陵絕對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這位西漢名将李廣之孫,司馬遷之友,西漢最大曆史“冤”案的當事人。

西漢漢武帝天漢二年,李陵作為名将李廣利的别将,一起出征匈奴,為前線戰場運送辎重。

而在這場戰争中,李陵僅率領了5000的步卒,貿然出兵浚稷山,并與匈奴單于率領的八萬匈奴主力遭遇,随即發生戰鬥。

李陵面對着近十倍于自己的兵力與大量的匈奴精銳

,殺敵一萬餘人,殺的匈奴大軍膽寒,堅守了八天八夜。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但最終由于遲遲沒有援兵到來,彈盡糧絕的李陵選擇了向匈奴單于投降,保全自己,有機會再為大漢效力。

而當消息傳回大漢朝堂時,漢武帝聽說李陵投降後,勃然大怒,文武百官也紛紛展開激烈的争吵,要将李陵視為叛國。

面對這種情況,李陵的好友司馬遷則出面為他說情,但卻沒想到司馬遷的話直接觸怒了漢武帝,司馬遷也是以被判宮刑,丢入大牢,最終寫下千秋巨作《史記》。

此外,在李陵被俘後,不斷有傳言稱,李陵投降匈奴後在為匈奴練兵,是為叛國。

面對這種流言,漢武帝也沒有辨明真假,

直接地将李陵的老婆和孩子也處死了,聽聞消息後的李陵萬念俱灰,便徹底地投降了單于。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李陵案也是以變成了中國曆史上的冤案,李陵到底有沒有為匈奴練兵等問題在幾千年都沒能找到答案。

而在蘇聯境内的漢朝宮殿被發現後,據吉謝列夫的推測,這座宮殿可能是匈奴單于為了留住李陵所修建的,畢竟投降匈奴的漢朝大将并不多,而李陵更是其中最有可能受匈奴單于愛戴的存在。

但事實真的是如此麼?中國著名曆史學家郭沫若先生提出了懷疑。

宮殿源于和親?

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國著名曆史學者郭沫若先生曾去過蘇聯進行考察,并最終寫了一本名為《蘇聯紀行》的書,記錄他在蘇聯的所見所聞。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郭沫若在蘇聯的旅行中,也曾對所謂的“李陵宮殿”遺址博物館中出土的文物進行了考察,他認為宮殿的主人不可能是李陵。

因為在該宮殿所發現的諸多如漢朝瓦當和銅獸環等物品,以當時匈奴的制造水準而言,根本不可能自行制造出來。

唯一的可能則是漢朝主動送過去的。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那麼,何等情況下,漢朝會主動給匈奴送東西呢?

答案隻有一個,和親。

漢家公主在嫁到匈奴後,奴為了緩解其思念之情所建。在建設的過程中,漢朝當局可能參與其中。

而在諸多史學家的推測中,王昭君的女兒須蔔居次雲成為最具可能性的人選。

公元前33年,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漢匈之間的關系逐漸的緩和。

為了進一步鞏固漢朝與匈奴的關系,并且将當時親漢朝的呼韓邪單于徹底地統一于漢朝的麾下,漢元帝有了與呼韓邪和親的想法。

恰好,此時的呼韓邪觐見漢朝,借此機會,漢元帝将宮女王昭君許配給了呼韓邪單于,昭君出塞的故事就此開始。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後,為呼韓邪單于生了很多孩子,須蔔居次雲便是其中一女。

須蔔居次雲深受父母的喜愛,在思想上,她深受母親影響,對國力強大、文化繁榮的漢朝有着很強的向往。

後來,須蔔居次雲還有一個手握實權的丈夫——任匈奴右骨都侯的須蔔當。

受妻子影響,須蔔當在位期間,匈奴和漢朝的和親制度愈發繁榮,漢朝與匈奴的關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若以此推測,須蔔居次雲便很有可能是改漢朝宮殿的主人。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須蔔居次雲)

不過這種說法也隻是猜測,缺少實際的證明。宮殿主人具體的身份一直未能有權威的說法。

究其背後的原因,也許是國内與之相關的資料太少,抑或是說,蘇聯發現漢朝宮殿這件事情本身便有着諸多的疑雲...

重重疑雲

這件事上最大的疑雲在于,蘇聯發現漢朝宮殿一事,是由蘇聯方面主導的,身為漢朝宮殿“娘家人”的中國考古學界與史學界,對于此事關注度一直不高。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并且,更加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中國學者至今仍未能有機會,去到阿巴坎的漢宮遺址進行實地考察。

值得一提的是,1946年,蘇聯當局在第三次結束了對漢朝宮殿的考古活動後,并沒有将此事公布于衆。

多年後,在吉謝列夫的一本書中,他才第一次對外披露了這幾次考古的細節。

而在此遺址出土的中國漢代文物,至今依舊儲存在哈卡斯共和國的一個博物館中。

每當有中國學者前往宮殿遺址進行考察時,當地的負責人都會表示:

由于蘇聯的當年的道路修建工程,導緻宮殿遺址已經被道路掩埋,難以勘察。

1940年蘇聯發現神秘宮殿,俄專家研究後表示:主人公是漢朝名将

(孫家洲教授)

結語

迄今為止,中國方面有如郭沫若先生、周連寬教授、孫家洲教授等曆史學家對此事有過一定的關注。是以,有關哈卡斯地區的漢朝宮殿一事,也就變得更加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