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晉身麻花作品票房榜首 這些翻拍作品也沒給前作丢人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晉身麻花作品票房榜首 這些翻拍作品也沒給前作丢人

作為翻拍片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在9日已經超越《西虹市首富》千萬票房,成為“開心麻花”出品電影裡,票房最高的一部,完成這個壯舉,幾乎靠“大配”魏翔一個人的發力。不要見翻拍就鄙視,當然除了《三槍拍案驚奇》這種畫虎不類反成犬的。有時候,翻拍不丢人。這兩年的神劇《西部世界》也是緻敬經典,包括頭兩年的劇版《冰血暴》,是科恩兄弟緻敬科恩兄弟。時代進步技術進步,中外都一樣,技術能修補不足,當然除此之外,高水準的導演可以讓一切精益求精。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晉身麻花作品票房榜首 這些翻拍作品也沒給前作丢人

《倩女幽魂》:注意!徐克不是導演

1987版《倩女幽魂》是由徐克監制、程小東導演,這裡真要給程小東導演鳴不平,因為很多人認為這部電影是徐克執導,實際上《倩女幽魂》三部曲和《笑傲江湖》及“東方不敗”衍生品都是程小東導演,而作為原籍安徽壽縣老鄉,兩部《大話西遊》,《少林足球》、《英雄》、《十面埋伏》的動作指導,都是這位爺。張國榮、王祖賢這對人鬼情未了之外,燕赤霞這個角色絕對也是午馬生涯的巅峰角色之一。作為香港電影新浪潮旗手之一的徐克,聯袂程小東打造了節奏更快,特效更炫酷,大俠非傳統,連樹精外婆都雌雄莫辨的“香港大片”。該片先後獲得第16屆法國科幻電影節評審團特别獎、葡萄牙科幻電影節最佳電影大獎、第2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等獎項。2011年《倩女幽魂》修複版在中國内地上映,至今它在豆瓣還有着逆天的8.8分。對比一個數字,2019年主打特效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豆瓣評分分别是8.4分和7.9分。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晉身麻花作品票房榜首 這些翻拍作品也沒給前作丢人

1960年版《倩女幽魂》,由邵氏兄弟出品,一代大師李翰祥執導,以當年的風華絕代來說,趙雷和樂蒂的風頭絕對不輸張國榮和王祖賢。豆瓣居然還有影票的旁白版預告,而編劇欄裡赫然寫着蒲松齡,雖然已經過去一個甲子,但以李翰祥的水準,以及當時擔任副導演的胡金铨的助力,聽起來是不是和“徐克+程小東”的組合一樣震撼。雖然有時代限制,影片多少有些舞台劇的味道,但影片配樂和光影腔調還是能看出李翰祥導演本人對于傳統國學的深刻見地。本片曾參加1960年法國戛納影展,是第一部參加國際影展的香港彩色電影。

《新龍門客棧》:注意!徐克仍不是導演

1992版《新龍門客棧》由徐克監制,李惠民導演,你沒有看錯,這電影依舊不是徐克導演,徐克導演在2011年擔任導演執導了《龍門飛甲》,那是一部内容糟糕但是3D技術堪稱一流的電影,老實講在2009年《阿凡達》開啟3D電影元年之後,《龍門飛甲》可能是少數幾部讓你覺得戴上3D眼睛物有所值的電影。回到《新龍門客棧》,甘肅敦煌外景地,梁家輝和林青霞的談情技巧,張曼玉潑辣的老闆娘,以及後來的大咖甄子丹被削為骨架的小腿。為啥很多人這麼容易想到徐克是導演呢,因為《新龍門客棧》的電影語言确實很新,很與時俱進,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片子的武指是《倩女幽魂》的導演程小東,你品品,有什麼東西續上勁了。

《新龍門客棧》改編自李翰祥之外,另一位香港電影的王牌人物胡金铨1967年的《龍門客棧》,胡金铨大師就不用介紹了吧,胡金铨和張徹兩位大師,喜歡武俠電影的心裡應該都點上香了,正是胡金铨設立了“國術指導”這個劇組職務,而對于胡金铨《龍門客棧》的最高的評價,可能是它對仗了美國西部電影的體系。雖然打打殺殺的方式方法已經進化了,但并不影響胡金铨武俠電影創始者的地位。而香港電影的赓續傳承,也讓更新派的《新龍門客棧》被譽為香港新派武俠的起點。其實我覺得除了動作和風景,片中的感情拿捏,可能是至今為止武俠電影中的一個高度,我又想起來林青霞在客棧初見梁家輝的“指尖芭蕾”了。新老兩版的豆瓣評分分别為8.6分和8.1分,緻敬沒毛病。

《新獨臂刀》:張徹挑戰張徹

張徹1971版《新獨臂刀》,是奶油的不要不要的姜大衛和狄龍主演,後面咱們還早聊到這二位“初代雙子星”,電影講的是以“鴛鴦刀”絕技而馳名江湖的白衣少俠雷力由于武藝高強而被龍異之妒忌,導緻雷力身受重傷之餘被龍異之廢掉右臂退出江湖的故事。顯然張徹對于“獨臂刀”有着執念,1967年拍了王羽主演的《獨臂刀》之後,還在1969年拍了同樣由王羽主演的《獨臂刀王》,顯然如果你願意的話,那裡有一個“獨臂刀宇宙”。雖然表演味濃重,但張徹的風格還是硬派,而且,有點血腥。

在整個60年代,狄龍姜大衛就像曾經的牛群馮鞏,雙男主。相比較原版《獨臂刀》比對王羽硬漢氣質,電影講述了方剛以殘疾之身練成偏門奇功的傳奇故事,而狄龍姜大衛的故事就多了些江湖恩怨和愛恨情仇。實際上,在胡金铨的“客棧”意象之外,“獨臂刀”确實也是一個典型意象,1995年徐克導演,沒錯,這次是導演,主演是趙文卓,電影的名字是《刀》。個人覺得這部電影,秉承了《獨臂刀》的硬派,甚至可以說非常雄性,血脈贲張,它是徐克和趙文卓兩個人,各自生涯裡的代表作,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晉身麻花作品票房榜首 這些翻拍作品也沒給前作丢人

《投名狀》:香港電影的格局

雖然是東方好萊塢,但香港電影總體上而言是小格局叙事,沒有特别宏大的題材,講究效率和節奏。1973年張徹導演《刺馬》,故事大綱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主演不是别人,就是初代雙子星狄龍姜大衛,我記得當時看片的時候,還在演職員名單裡看到了沒出名的“吳宇森”的名字,老實講,雖然張徹很喜歡姜大衛,但現在看《刺馬》有點娘。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晉身麻花作品票房榜首 這些翻拍作品也沒給前作丢人

我們終于說到了陳可辛導演,我覺得陳可辛可能是“香港導演”中鮮有的大視野導演,拍個《甜蜜蜜》都能拍出時代感。2007年,陳可辛重拍了“刺馬案”,片名《投名狀》,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主演,龐青雲、趙二虎、姜午陽這三個結拜兄弟之間的恩怨糾葛,故事模闆和《刺馬》相仿,但導演把時代風雲下人的無能為力表現得精彩絕倫,對,還是那種動蕩時代不能把握甚至不能抗拒的東西,不得不說,選角很成功,緻敬也很成功。說到格局問題,這就很容易想到下面這部電影,新時代港片之光《無間道》,和馬丁翻拍版本《無間風雲》。

《英雄本色》:形式主義的勝利

其實前幾年王晶挂名導演的《追龍》也可以列為翻拍緻敬,很有港片風味,緻敬了《五億探長雷洛傳》和《跛豪》。但更有說服力的顯然是87版《英雄本色》對飙67版同名電影,相較耳熟能詳的“暴力美學”“鴿子時間”,以及發哥的經典風衣和槍戰場面,67版《英雄本色》的寫實風格的文戲可謂完勝。那一版的主演是謝賢和石堅,豆瓣評分8.5分。

但是這絲毫不影響87版《英雄本色》的浪漫迷人,當年香港電影票房冠軍。1987年,該片在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等獎項。小馬哥,兄弟情,好吧,我當年确實在小馬哥被爆頭的時候流下了熱淚,并且現在還能大段背誦小馬哥的台詞。但是時隔多年,确實有一個問題,就是我不會再重溫這部電影,形式感太強了,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晉身麻花作品票房榜首 這些翻拍作品也沒給前作丢人

這幾個翻拍:成就經典

大神卡梅隆和施瓦辛格的《真實的謊言》其實是根據 1991 年的法國間諜喜劇《間諜一家親》改編,但卡梅隆畢竟是卡梅隆,《真實的謊言》在編織一個經典故事結構的同時,讓垂直起降的鹞式戰鬥機大發神威,它代表了1994年代特效的水準。威爾史密斯的《我是傳奇》之前,大銀幕上兩次出現過這個故事,一個是《地球最後一人》,一個是《最後一個人》,雖然結尾備受争議,但電影營造出來的末世景象最後一條狗,和人偶的孤獨對話,讓《我是傳奇》有了動人的素質。這片子,你不能說它燒錢吧,可見科幻不止和特效有關。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晉身麻花作品票房榜首 這些翻拍作品也沒給前作丢人

現在看,阿爾帕西諾和羅伯特德尼羅合作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1995年,兩個人同時出現在《盜火線》裡時,盜亦有道和警匪的共生,堪稱經典,而這部電影是作家兼導演邁克爾·曼對自己電影《洛城大劫案》的翻拍。當年的電影評論,除了文藝風格,經常提到的就是這部《盜火線》。同樣自己和自己較勁的還有科恩兄弟,不是說他們拍了不輸影版的劇版《冰血暴》,而是緻敬偉大的約翰韋恩的2010版《大地驚雷》,1969 年的原版《大地驚雷》讓這位傳奇巨星拿到了演藝生涯唯一一個奧斯卡影帝,但 2011 年科恩兄弟就是選擇了這部經典繼續翻拍,而且和《老無所依》一樣,這部電影沒有科恩兄弟腦袋裡的那些“怪東西”,但電影顯然更暴力,更黑暗,也更動人,實際上我覺得作為整體,它比老版更出色。不是說傑夫布裡奇斯比約翰韋恩出色,換句話說,新版更應該角逐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獎。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晉身麻花作品票房榜首 這些翻拍作品也沒給前作丢人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晉身麻花作品票房榜首 這些翻拍作品也沒給前作丢人

《無間道》:電影的魔幻時刻

世紀之交的中國影市可不怎麼樣,《無間道》以無比精準的短小精悍完成了一次“香港制造”的複興,然後它出征奧斯卡,連最佳外語片提名都沒能拿到。5年後,馬丁斯科塞斯所謂翻拍版的《無間道風雲》在奧斯卡頒獎禮上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内的4座奧斯卡小金人。這肯定不是老馬丁的職業水準最高峰,但這無疑是老馬丁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無間道風雲》沒有那麼格局工整,略帶詩意的宿命,如果老馬丁隻是複刻那就太不老馬丁了,老馬丁在我心中是有“史詩情懷”的老派導演,在他的現實主義鏡頭裡,除了警匪宗教,還有族裔歧視和階級固化等社會問題,盡管港片《無間道》有三部曲,整體水準也不錯,但還是工整的,《無間道風雲》則粗粝得多,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投名狀》和《刺馬》的關系,故事承載的内容不同。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晉身麻花作品票房榜首 這些翻拍作品也沒給前作丢人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晉身麻花作品票房榜首 這些翻拍作品也沒給前作丢人

其實本文是從《這個殺手不太冷靜》開始的,擱置争議,《魔幻時刻》裡日本明星大牌雲集,但《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幾乎是魏翔一個人的表演。以這個故事的荒誕風格,和這個故事所要表達的主題,我覺得魏翔的完成度非常高。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咱也不說這片子從春節檔至今的穩定票房輸出本身,或者可以這麼類比,就像兩版《大地驚雷》,老版拿影帝,新版拿最佳影片;這次,魏翔拿影帝,《魔幻時刻》沖擊最佳影片或者最佳導演。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蔣楠楠

編輯 張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