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讓人們躲避不及,變得慌亂,年輕的他不幸的在慌亂中迷失了方向與隊友失去了聯系,對于沒有太多登山經驗的他,這必定是緻命的。
二戰過後随着世界人民生活品質的提高,人們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号“征服自然”是的征服自然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夢想,征服自然必定是繞不開征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在1953年前,人類曾9次嘗試登頂珠峰,但均以失敗告終,可想而知登頂珠峰的難度是巨大的,但是人們并沒有被困難擊退,人們依舊在嘗試,終于在1953年5月29日,英國登山隊的紐西蘭人希拉裡和夏爾巴人丹增·諾蓋成功從珠峰南坡登頂,成為目前被認可的最早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
埃德蒙·希拉裡與其同伴丹增·諾爾蓋
珠峰峰頂首次留下了人類的痕迹,自此越來越多的登山愛好者渴望可以登上珠峰峰頂,但這登頂之路并不好走,途中充滿着各種危險,和死亡的威脅,是以也有人說珠穆朗瑪峰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珠穆朗瑪峰的危險
攀登珠穆朗瑪峰是非常危險的,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氣候十分惡劣,氣溫最低能到零下73℃,常年被冰雪覆寫,并且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裡的空氣含氧量非常低,連海平面含氧量的一半都不到,而且這裡還充滿着很多不确定危險,這裡時常會刮7.8級大風,也會突然襲來暴風雪和雪崩等各種危險,這僅僅是環境帶來的危險,當你真正開始攀登它時,你不得不考慮自身體力問題,抗寒能力,你還需要戰勝高原反應,當你攀登到海拔5500米以上時,高原反應就足以取你性命。
珠峰朗瑪峰吞噬了多少生命
從1921年英國登山隊開始登山以來,珠峰就從未停止過收取登山者的生命,世界上成功登頂珠峰的人僅有4000餘人,而且其中有一半的人是近20年依靠着現代高端科技而登頂的。在1921年至2000年的八十年中,平均每年能成功登頂的隻有25人,據不完全統計從開始登山到現在,倒在登山途中的人數已超過300人,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平均每年都會有幾人倒在珠峰上。
珠峰上著名的遇難者們
幾十年來有數不清的攀登愛好者想要登上珠峰,他們為此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有人是以丢了胳膊缺了腿,也有人為此付出了生命,衆所周知的在珠穆朗瑪峰上有一屍體名為“綠靴子”
這名不幸的遇難者,來自印度名字叫澤旺·帕爾喬,他是一名邊防警察,他從小就對登山充滿熱愛,身體也還不錯,1996年5月他同一行七八人組成的登山隊開始了對珠峰的攀爬之旅。一行人本來信心十足,充滿激情而來,可是他們運氣不太好,遭遇了少有的暴風雪,本來攀登珠峰随時都可能伴随着生命的危險,可是這次大雪,更是滅頂之災,雪上加霜。
在這次災難中,帕爾喬和隊友走散,在再加之他的體力不支,他當即就在一個山洞停下腳步,也許當時的他太疲憊了,他在山洞裡躺下就睡,然而他這一睡就沒能再次醒來,這次暴風雪共導緻他和隊友三人遇難,後來統計,僅僅那一天登山的人中,就有8名登山者同時遇難,可謂是登山史上不幸的一天,他們永遠長眠在了珠峰上為了自己的夢想獻出了生命,帕爾喬也永遠留在了珠峰上,成了現在登山者的指路牌,也在用自己來警醒攀登珠峰的人,提醒着過路人,這一路充滿危險,由于他穿着一雙醒目的綠靴子,并且倒在了攀登珠峰的主路上,是以後來的人就稱他為“綠靴子”
“休息者”戴維·夏普:這名34歲的遇難者也是珠峰上著名的遇難者
“休息者”是一名英國人,2006年的時候,是他第3次挑戰珠峰,前兩次都以失敗告終,這一次他決定堅持到底,這一次他勇氣十足準備獨自一人登頂,沒有人知道他是否成功登頂,隻知道他永遠留在了距珠峰300米的一個石洞中,也就是在“綠靴子”的附近,也許他還是因為體力不支,決定坐下休息一會兒,然而沒想到的是他這一坐下,就再也沒有起來。當人們發現他時,他已經被凍僵而死亡了,死之前還保持着屈膝而坐的姿态,就像是正常人坐着休息一樣,這也讓很多路過他身旁的人誤以為他在休息,進而沒能去拯救他,他就這樣永遠留在了珠峰,是以後人将他稱為“休息者”。
睡美人遇難者:美國女登山家弗蘭西斯,首先不得不說這是一名很了不起的登山者,作為女性她有攀登珠峰的勇氣已經戰勝了不少人,她憑借着她的勇氣成功登頂,并且成為了曆史上第一位不帶輔助氧氣登上頂峰的女登山者
但是很遺憾,她沒能帶着榮譽成功下山,在下山途中,她因為缺氧導緻體力不支,漸漸脫離了隊伍,好在她的丈夫也在登山隊伍中,她的丈夫見此情形,随即下山去找人求助,因為他很清楚,憑借他一人的力量是救不了她的,可是不幸的是,她的丈夫,也在下山路上失足,摔死在了山谷之中......在他丈夫離開她的這段時間裡,她的意識還很清楚,不時向過路的登山者求救,甚至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刻,她仍然在向路上說不要丢下我,然而很不幸,因為沒人願意賭上自己的性命去救她,她也沒能等來救援隊,就這樣,她和她老公永遠留在了珠峰。
多少人為了攀登珠峰丢了性命,人們想要登上頂峰,想要征服這座大山,想要征服自然,人們常說征服自然,然而這隻是我們的一廂情願,談何征服自然,我們能征服的無非是我們自己,我們要有一顆敬畏自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