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00後把“酒桌文化”做成了桌遊

00後把“酒桌文化”做成了桌遊

基本上每個成年人,都或多或少感受過“酒桌文化”的熱情。

坐上酒桌,一切就變得身不由己,除了中年人間的觥籌交錯,很多不喜酒精的年輕人也被推上酒桌。

在繁文缛節的酒桌規矩下,有人如魚得水,也有人如坐針氈。

越來越多不堪重負的年輕人想要逃脫酒桌,魯東青島00後男孩小魏把自己的親身經曆做成了桌遊和大家分享,用年輕人的視角對“酒桌文化”進行了新的解構。

00後把“酒桌文化”做成了桌遊

圖/受訪者提供

以下是他的故事。

01

酒桌,一場微觀的遊戲

我出生在青島,自然了解過各種各樣的酒局,雖還沒親身經曆過職場酒桌,但在家庭飯局上的經曆,已經足夠讓人煩惱。

“作為一個不善言談的人,每次的長輩敬酒環節都讓我感覺很尴尬。”

幾個月前,家裡組織了一場慶祝我考上大學的家庭飯局,在我明确表示不要敬酒的前提下,舅舅仍讓我在讀高中的表妹給我敬酒,還說“現在不學以後到社會上不好混”。

親身經曆加上先前新聞報道裡因為勸酒引發的負面事件,讓我覺得必須要對這種文化表達點什麼。

做桌遊的初衷源于一次課上作業,當時的主題是“地圖”,我腦子第一個閃過的就是“酒桌”的座次地圖。

00後把“酒桌文化”做成了桌遊

圖/受訪者提供 酒桌座次圖

桌遊和現實酒桌的邏輯十分相似,要先制定遊戲規則,然後讓玩家在規則下博弈。

00後把“酒桌文化”做成了桌遊

做桌遊最大的困難在于設計卡牌,為了遊戲盡可能真實,我事先做了大量調研。

我去采訪了身邊的同學和老鄉,聽他們介紹自家的地方規矩,還去咨詢各個年齡段的親戚和長輩做反向核實。

每個人都有固定的座位,席間按照主陪-主賓、副陪-副賓的角色一一對應。

比如很多地方都沒有分酒器隻有二兩杯。

在部分地區流行“321喝法”,即主陪敬酒三次,副陪兩次把第二杯喝完,第三人分三次喝下一杯。

那陣子每天都在網上翻和酒桌相關的文章,自己還看了一堆講酒桌知識的地攤書籍,酒桌遊戲初具雛形。

00後把“酒桌文化”做成了桌遊

圖/受訪者提供 初版桌遊

桌遊有天然的社交屬性,結課展示的時候,班上同學很自然就湊到了我這桌。

第一次試玩難免出現過一些小bug,像有的人牌很快就打完了,也有些人分不清對手還是隊友。

但遊戲上手很快,到了第二場,大家就俨然一副酒桌老手的樣子。

02

遊戲規則

做桌遊并不是為了批判,而是希望用一種戲仿的方式對這種文化進行“消解”。

酒文化、酒桌文化和酒桌陋習是截然不同的,酒桌上的一切都應該建立在相對平等的關系之上。

如果是出于大家自願的小酌怡情,算是文化傳承,但強迫人上桌或者勸酒,更像是一種陋習。

酒桌上有一種很微妙的現象:勸喝酒的人不想喝,被勸的人也不想喝。

很多酒局更像是一種遊戲,一種有目的,有組織的玩耍。

00後把“酒桌文化”做成了桌遊

我設計的遊戲和真實酒桌最大的不同點在于:你可能會因為身不由己被卷入酒局,但遊戲你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加入。

酒桌上的赢家可能是寫好的,但在遊戲裡有很大的運氣因素。

這是一個卡牌桌遊結合現成品裝置的作品,8名玩家抽簽落座,分為賓、陪兩陣營。

玩家按照卡牌内容的訓示對他人進行灌酒或擋酒, 個人出牌時的行為、發言在卡牌規定的範圍内自由發揮(例:坐着說“XX喝一杯”)。

00後把“酒桌文化”做成了桌遊

圖/受訪者提供 遊戲卡片

30分鐘内,喝的杯數最少的陣營為勝方,勝方喝得最多的人為MVP。

MVP可以挑選一個座次讓下局的人開局自帶五杯,個人喝到20杯則出局觀戰(模拟喝倒)并喪失争奪MVP的資格。

開局由主陪逆時針方向順序出牌,被攻擊者若不想喝酒,可從桌中央的廢牌組随機抽一張,有小機率抽到S級牌,若抽到廢牌,則自罰三杯(不與對方牌的喝酒要求疊加)。

00後把“酒桌文化”做成了桌遊

圖/受訪者提供 桌遊任務卡

卡牌分為攻擊型、防禦型、轉移型、廢牌。牌按等級分為S A B C,高等級牌可破防低級牌。

卡牌文案大部分選自酒桌上經典的套話,少部分偏無厘頭的出現在S牌,與現實中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酒桌不謀而合。

03

意外收獲

第一局的時候大多都對機制不大熟悉,常常會有開局自爆隊友的操作,在二刷或觀摩一局後,大家就很快掌握了遊戲的要領。

前期先想辦法讓敵方多喝,後期再想辦法和隊友博弈争奪MVP,摸索出了很多我在設計時并沒有想到的操作。

遊戲規則相對簡單:“喝的杯數少的陣營為勝方,勝方喝得最多的人為MVP”。

00後把“酒桌文化”做成了桌遊

圖/受訪者提供 MVP獎牌

和真實的酒桌一樣,賓陪兩方都有各自的暗線任務。

各位玩家在遊戲中産生了各種博弈,誰都想拿MVP,但友方若都喝得多就根本沒有拿MVP的機會,同時敵我雙方中的個體,也會想辦法暫時達成契約關系,共同利用規則打擊第三人(例如自己是二隊,就會想讓敵人把一隊灌到20杯出局,確定自己能拿到MVP)。

為了真實,我還找來假菜模型和道具啤酒。

00後把“酒桌文化”做成了桌遊

圖/酒桌的菜為小作坊産的高仿模型

現場的道具絕不隻是為了促進玩家沉浸的裝飾品,更是塑造出一種荒誕的劇場感。

遊戲過程中也給我帶來很多新的思考,大家對着假菜假酒,參與一場假酒局,表演着受遊戲支配的行為話語。

但現實中的酒局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如果脫離了這些道具,作品的力度會下降不少,與其說這是桌遊,不如說是交藝術品裝置。

開始隻有班裡的同學玩,後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很多網友私信問我怎麼能玩到同款?于是我給自己設計的桌遊取了名字,目前正在籌備量産。

采訪的最後小魏告訴硬殼INK,作為一個年輕人,他希望大家能對生活中看似平常的現象保持觀察和好奇心,很多問題并不能一下就解決,但事物變好都是從被看見開始的。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編輯:楊一凡 校對:郭利

本文由硬殼INK出品,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分享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使用

一起聊聊

你最受不了酒桌上哪些行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