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網訊由作家曆史的囚徒著作的最新曆史文化讀物《曆史的荷爾蒙4:古人的堅守與躊躇》在近期推出,該書受到易中天、蒙曼、趙文卓、占豪、黃豆豆等名家名人跨界推薦。
作家曆史的囚徒以現實為血肉,以幽默為靈魂,從名王、名臣、名士、名流等四個角度選取有故事性人物展開研究,套用現代生活方式,講不一樣的故事,讓讀者更深入、多元度地探索曆史人物的内心,領略中國曆史的波瀾壯闊。
9日,長江文藝出版社邀請多家媒體對作家本人進行了線上訪談。訪談原文如下:
記者:很高興“曆史的荷爾蒙”系列又出新作品,請問您創作該系列的作品有什麼契機和初衷呢?
作家:出版這套書的初衷一直未變,就是去挖掘古人身上的閃光亮來激勵自己,同時也激勵讀者。也就是說,古人身上的荷爾蒙,能激發今人身上的荷爾蒙。古人曾遇到的挑戰和困境,我們現在依然遇到,是以他們的選擇和經驗,能夠為我所用。比如許多人的偶像是蘇東坡,不單指他文學上的成就,還因為他對生活達觀開朗的态度,他一次次被貶,一次次遭遇逆境,卻依舊樂觀。我們現在也應該學習他的人生态度。
這也是我在寫作中一直都奉行的要旨,曆史除了教給我們知識,更重要的是提供給今人溫暖。
記者:這部作品應該是一部原創新作,那您的文章通常在哪些平台發表?為什麼要以“曆史的囚徒”作為筆名?
作家:是原創新作。文章隻在微信公号平台發表,目前在其它平台上都沒有新媒體号。
關于曆史的囚徒的由來,是覺得從空間上說,天地為籠,吾輩為囚,我們永遠走不出去。從時間上說,曆史上的謎團太多,有些還是文字工作者故意美化或醜化的,我們很難有一個真實确切的答案。我覺得後來人都是曆史的囚徒。
很多人覺得這個名字不太好,建議我改一下,但我唯獨偏愛這個名字。從時間上講,曆史是由謎組成的,其中很多都是人為設定障礙,用了汗牛充棟規模的文字來掩飾造假,是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文本,并不可信。在曆史的大路上,在八卦的小路上,我們很容易迷路,不是我們不聰明,隻怪有太多誤人的“古代導遊”,你說我們是不是曆史的囚徒?
記者:以範成大這一節“不吃這一套”為例,您的寫作有梗,很有網絡傳播力。這種寫作如何平衡趣味和曆史的嚴肅真實?一篇人物推文,大概要收集哪些材料,寫作多久?
作家:我還是希望自己的寫作裡,曆史的核心無限接近真實,有很多管道的資料來互相印證,在這個基礎上,表達方式可以有趣生動一些。
在寫相關書箱和人物前,我會購買一些有關的書,但有些可信度較高的人物和曆史事件,我會更多地揣摩。總體來說,快的話一個多小時寫一篇,慢的可能要幾天
記者:我們發現每一輯都冠有一個副書名,比如前三輯的副書名分别叫“古人的抉擇與情感”“古人的熱血與彷徨”“古人的浪漫與孤獨”,到了第四輯又有“古人的堅守與躊躇”。我們想知道,您為什麼會對各書有這樣的定義,或者您想借此向讀者傳達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呢?這一輯差別于前三輯有什麼特别之處?
作家:關于書的副名,是根據書的具體内容與編輯一起商定的,反映古人身上特别的一些東西,有時候這些東西還是對立的。因為對立才有沖突和沖突,才好看。不過起個好标題是個比較難的事情,又要形象又要精準,确實比較難,隻能去想方設法貼近書裡的内容。這一輯是前三輯的延續,感覺書中内容涉及古人身上的堅守比較多,是以起了這個名字。
記者:随着曆史的社會普及深入,作者多,讀者也多。這類寫作在今天會變得比以前困難嗎?您覺得讀者的面貌和口味有變化嗎?
作家:有很多人來寫曆史,讀者也多,這是很好的事情,大家交流互鑒,共同進步。我覺得寫作并不比以前難,但真要從數不清的作者裡沖出來,這個比較難,因為同質化的東西多了,讀者需要的是新的史實,判斷和體驗。
讀曆史的人群一直比較穩定,是以在新媒體寫作領域,粉絲們一般不會流失,他們的口味有适度的調高,主要是對新史實和新表述的追求。另外,曆史讀者群裡出現越來越多的小讀者。
記者:在這部曆史文化散文中,我們看到您對各色人物的書寫與往日我們接觸到的在課本上的曆史人物形象有着一定的差距,您對這各色人物的塑造是基于一種什麼樣的認識?您又是如何看待文學書寫與曆史的關系?
作家:課本上的曆史人物,用新聞的術語來說是通稿,出現在通稿裡的古人隻是冰山一角,他們有大量的故事和精神等着我們去挖掘和揣摩。課本有課本的功能,它是對應考試的,是以它上面全是時間和結論,比較無味。文學書比曆史書更好看,因為它表達形式更活潑,其實它們不是一種對立的關系。比如司馬遷的史記裡,就有大量的細節描寫,但司馬老師并不在現場,這就屬于文學和曆史結合的範疇了。
記者:在第四輯中,我們看到您對作品中的人物,有一種身份屬性的認定,分别是“名王”“名臣”“名士”“名流”,并以此為标準分章講述各色人物。為什麼這些人會成為您書寫的重心呢?
作家:曆史是吝啬的,也是蒼涼的,普通人很難在史書上留下痕迹。而相對而言,名王,名臣,名士,名流是各個曆史時期的關鍵人物。他們的作品和故事反映了彼時的大時代。也就是說,那樣的人,那樣的個性,隻會産生在那個時代,通過探尋那些人物的精神,也是進入那個時代的一個有效入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唐史是官方編撰的,有些内容是存疑的,但結合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他們的作品來看,唐代就立體,可視得多。
記者:在您的文章裡,有一篇《曆史上那些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可以說是以男性視角來寫女性,從文學的角度來講,您對文中提到的婚姻、愛情有什麼樣的了解?
作家:當然是從今人的角度來看古代女性的愛情和婚姻。最近兩會有代表委員提出建議,30歲以上未婚女性可以生一胎。感覺社會的寬容友好度很高的,相比之下,古代女人比現在不容易得多,她們面臨有更多的坎坷。就像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面對國仇家恨,離個婚還進了牢房,連她有才這件事,也被世俗嫌棄。古代女人除了宮廷以及女作家,好像比較難留在曆史上。是以能留名的特别珍貴難得。很多人覺得王莽、王安石都是現在穿越過去的,其實李清照這樣自我的女性也是。
記者:通過閱讀,我們也了解到您的寫史風格跟現實聯系比較緊密,在您的作品中,您是怎麼處理曆史與現實的關系的?
作家:第一是稍微與現實話題有一些聯系,第二是在語句詞彙的表達上有更多現代色彩,尤其是網言網語。實作一種與古人的共情。之前說了古人們堅定、躊躇、熱血、彷徨、浪漫、孤獨……這些情緒,影響了他們的決定,其實放我們身上,是不是也會那麼做決定呢?很多人讀唐詞宋詞會哭,包括毛主席臨終前還在看宋朝的作品,這種影響和共情是一生的。時代會變,但人性永遠不會變。
記者:這本書的讀者群主要是針對哪些人呢,您平時和讀者有什麼交流和互動的趣事嗎?
作家:針對的是對曆史國學感興趣的人,尤其是那些跟古人有心靈溝通的人。讀者平常會催更,但目前的速度也隻能是這樣,因為有本職工作,還要照顧娃。我覺得最有趣的事情是,通過曆史寫作,認識了一批曆史大V的後人,比如朱熹的後人,曹操的後人,丘處機的傳人等等,不知道真假,但很有意思,我會問他們要證據,開玩笑說,有沒有一起合影的照片。
記者:您今後還有什麼寫作計劃嗎?若有的話,可以透露一下大概是什麼主題嗎?
作家:目前我一共有5個系列的圖書在同時展開。一是曆史的荷爾蒙系列,二是5分鐘爆笑古人系列,三是古人聊天系列,四是古代故事系列,五是古詩詞系列等。上面的系列,以圖書為主。
記者:我想問一下老師,兒童的曆史啟蒙從什麼時候可以開始?以怎樣的方式比較好?
作家:從我的觀察看,3歲可以接觸曆史漫畫,六七歲可以看帶大量文字的曆史書,不要小看孩子們,現在幾歲的曆史迷非常多。
記者:您現在是專職寫作?還是一邊工作一邊寫作?寫曆史類的作者也多,您覺得您的獨到之處是什麼?把曆史寫出當代感,讓當代人愛看,秘決可以分享一下嗎?
作家:目前還有一份體制内的工作在做,每天早晨寫2小時,晚上寫4-5小時。不一定是獨到之處吧,去年我的圖書曾經登上京東暢銷總榜第一名,一個月内加印幾次,我覺得大家認可的原因是我的文字比較好玩,市面上的書很多,但傳遞知識的太多,傳遞情感的很少。
名家推薦
曆史精彩,不僅因為有高潮也有低谷,有熱血也有溫情,有彷徨也有決斷,還因為有荷爾蒙。故,此書可讀。——易中天
之是以作者筆下的曆史人物能打動人,是因為作者走心,在寫作對象上傾注了感情,由此産生強烈的代入感。——蒙曼
我演過不少曆史人物,也常常揣摩他們的内心。曆史的囚徒寫史,像在剝洋蔥,一步步接近古人,幽默灰諧,自成一體,寫得真是太好了,我很喜歡。——趙文卓
精彩試讀
範成大:我們大宋不吃這一套
1
我叫範成大,蘇州人,我的外公是蔡襄,是以我的字,也有很多人喜歡。
很多人都說我是南宋四大中興詩人之一,我覺得自己最牛叉的事情并不是寫詩,而是出使金國,不辱使命。
當時隆興北伐失敗,金國覺得我們還想折騰,很是生氣,要求重新修訂外交條款,這個任務落到了我的頭上。派使臣北上,是皇上的意思。左相陳俊卿因為不同意這項外交安排,被免職,吏部副部長陳良祐唧唧歪歪地,被貶回老家江西,有個叫李焘的外交官,因為膽小,頂着死罪婉拒出使任務。
我的内心是忐忑的,不是害怕,而是因為我泱泱大宋,居然被一個北方蠻族如此欺負,連外交關系都不平等,我們隻能一味低聲下氣。
接到任務,我就閉門思考如何應對。
孝宗是我的上司,他很有理想,是以才有衆人期盼的北伐。他派給我的任務,為人臣子,當然無可推卸。
隻是夫人一直唉聲歎氣,覺得此行兇多吉少,有可能像蘇武那樣成為囚徒,“齧雪餐氈”。
我文人豪情的一面忽然滋長出來,此生有此行,壯哉!
我要給那些不敢前行的人一個榜樣,如果遇到什麼事,大家都退縮,我們大宋就徹底沒希望了。
2
終于出發了,這是我長大後第一次出遠門。
我和同僚們先後經過宿州、汴梁等曾經發生金宋大戰的地方,雖然時間已過去40多年,但我心裡仍然滿是屈辱。戰争的失敗直接導緻國運的衰微。
我真的沒有想過活着回去,是以一路上我拍了很多照片,寫下了很多文字。
在汴梁,我們一行停留了幾日,時不時有面呈菜色的流浪漢過來問我,什麼時候可以收複失地啊?
同行的人告訴我說,金國統治者們經常用他們的生活習慣來要求宋人,比如剃頭。金人特别喜歡洗剪吹,尤其看不慣我們南方人的長發,就下了強制剃頭令。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是自由。現在我們保住了自己的頭,卻無法保住自己的頭發,心情是很糟糕的。
金狗沒文化,真的不懂什麼叫尊重,難道他們真的不知道,我們宋人不吃他們那一套?看到淪陷區群衆們期盼的眼神,目之所及,處處殘牆敗壁,我幾度痛哭。在昔日皇宮裡,我看到先帝用花石綱建造的假山,百感交集,寫了兩句詩:“誰憐磊磊河中石,曾上君王萬歲山。”
大家都知道汴梁城曾經很熱鬧,可現在,一切的繁華,就像一場春夢,醒來時不見蹤影。
3
當時金國的最高上司人叫完顔雍,他是完顔阿骨打的孫子,也是完顔亮的堂弟。
說起完顔亮,那是對我大宋傷害最深的一個人,是個戰争瘋子。不過,别看他張牙舞爪的,後來也隻活了39歲。在這裡我想說一句,人在做,天在看!
39歲,我們大宋的英雄嶽飛,也是這個年齡過世的。他曾經凝聚起我們大宋抗敵的磅礴力量。現在隻有我們這些孱弱的讀書人在維持一點僅存的顔面。
經過汴梁,我們又到過幾個重要的名勝古迹,比如扁鵲墓、周文王被囚地、曹操講武城和趙國故都邯鄲,看到那裡的風景和同胞,我的紙巾都不夠用了。們知道,文人本就多愁善感。
以前我隻是在傳說和各種書籍中知道北方失地的消息的,現在我的視覺、聽覺、觸覺都被包圍,難免會受不了。
我時刻不敢忘記,靖康之難中,徽宗、欽宗兩位先帝,被金國點了外賣全家桶。我寫了很多詩排解郁悶,以前從來沒有那麼強的創作欲望。其中一首是這樣的。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是不是充滿無力和悲傷?
是啊,大家都在問,我也在問,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收複失地啊?
故國不複,誰家河山?
可是國家風雨飄搖,這目标有點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