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增加男性陪産假,女性在職場就沒性别歧視了?

作者:面試北楚

近日,有一則這樣的新聞——長沙的王女士因懷孕被公司辭退,事後找公司協商,公司負責人極其不配合,揚言不知道王女士懷孕,知道了也不能留,讓王女士自己走法律途徑維權。

增加男性陪産假,女性在職場就沒性别歧視了?

女性在職場遭遇性别歧視,就業和晉升遭遇差別對待,已屢見不鮮。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議增加男性陪産假,改善職場婚育歧視,對此,你怎麼看?

對于這個問題,我有如下看法:

當今中國女性在職場有着極高的參與度,職場女性在家庭中她們是妻子、是母親,相夫教子是義務;在企業裡她們是職員、是上司,盡心盡職是責任,同時還需要進行自己的職業規劃。

義務要守,責任要負,前途要顧,家庭和事業的平衡确實成為當代職場女性要面臨的一大課題,也是女性遭遇職場歧視的主要原因。

而增加男性陪産假,可以提高男性對育兒的參與度,減輕女性的生育壓力,同時因休産假造成的職工性别的差異會被相應縮小,有助于減輕女性職場歧視。

增加男性陪産假,女性在職場就沒性别歧視了?

但我們也要看到,企業不願意招聘女性,除了孕期、産假期以及哺乳期對工作的影響外,最主要的顧慮還是在于女性生育後會把重心轉移到家庭。生孩子是一時的,但養孩子是長久的,需要長期的投入,這會讓用人機關覺得付出同樣的成本,招聘女性不劃算。

一些懷孕女性被公司強行辭退,也反映了當下對孕期女職工的權益保障,仍有不足之處,最直接的展現就是女性遭遇職場歧視後維權困難,用人機關對承擔侵權後果心存僥幸,甚至有恃無恐,這就有了公司負責人直接放話,讓王女士走法律途徑這一幕。

“婦女能頂半邊天”,中國過去40多年的迅速崛起,少不了“女性力量”的參與。支援武漢抗疫的醫護人員中,三分之二是女性。脫貧攻堅的第一線也有很多女性的身影,湧現了諸如黃文秀這樣的先鋒人物。是以,無論從女性權益的保護,還是從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都需要為消除職場性别歧視而努力。

增加男性陪産假,女性在職場就沒性别歧視了?

首先,應該用更有力的權益保障制度,來維護女性的合法權益,一方面要完善維權機制,降低維權難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對辭退孕期女性企業的懲處力度。

其次,要探索鼓勵用人機關更多錄用女性員工的有效機制,比如,對招聘女職工多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通過生育補貼或稅收優惠的方式,來做一定的補償。

最後,要完善生育保障配套措施,比如增加托育服務供給,降低女性撫育孩子的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