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博微課堂:唐飛天花鳥紋菱緣鏡

大家好,新一期寶博微課堂又和大家見面啦!

唐代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時代,一個意氣風發的時代,更是一個絢爛強盛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大唐王朝經濟發展迅速,社會開放自由,人民生活富庶安定,生活絢麗多彩,造就了開放包容、自信繁榮、推陳出新的大唐文化。作為文化載體之一的銅鏡,唐代銅鏡打破了漢代銅鏡的拘謹呆闆,無論是從形制、紋飾、銘文内容還是制作工藝都有了全新的突破,使唐代成為了銅鏡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在中國銅鏡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佛教自公元67年(東漢明帝永平十年)由西域傳至大陸中原洛陽地區,便對大陸文化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代佛教盛行,銅鏡中有非常多的佛教元素,飛天就是常見的一種。

飛天意為飛舞的神仙,是佛教藝術形象之一,前身是印度神話中的天神,經佛教教義的改編後由兩位天神乾達婆和緊那羅演化而來。乾達婆頭頂卷發,手持武器,平日以香為食,擅長音樂,被稱為香音神,而緊那羅則馬首人身,擅長歌舞,是為天歌神,他們在佛國之中形影不離,不食酒肉,采集百花香露,伴着歌舞在彩雲間穿梭。每當佛講經說法或涅槃之時,他們便淩空飛舞,奏樂散花,将音樂與鮮花灑滿在佛國周天,營造出安詳靜谧的西方極樂世界。

寶博微課堂:唐飛天花鳥紋菱緣鏡
寶博微課堂:唐飛天花鳥紋菱緣鏡

盛唐莫高窟第320窟壁畫中的飛天

我院收藏的這面飛天花鳥紋菱緣鏡直徑13.8cm,重0.6㎏。它器形雖不大,但可稱得上是唐代銅鏡中的精品,不僅因為它制作相當精緻,青銅比例适度,一千多年幾乎沒有産生鏽迹,更主要還是因為鏡背上的飛天紋。

寶博微課堂:唐飛天花鳥紋菱緣鏡

銅鏡中的飛天紋本來就較為少見,而且多以輔助紋飾的形式出現。但在這面銅鏡上,飛天紋不僅是鏡背的主體紋飾,還以高浮雕的形式展現了“飄飄九霄外,下視望仙宮”的意境,既保留着西域和印度飛天的某些特征,又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素,與同時期壁畫中飛天風格一緻,形成了唐代特有的西域式飛天。

寶博微課堂:唐飛天花鳥紋菱緣鏡

李白曾有詩贊美飛天曰“素手把芙蓉,虛步涉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飛天花鳥紋菱緣鏡則恰如其分地表現了李白詩中的意境,引領我們重回大唐,領略大唐飛天的藝術魅力。

增加了新的銅鏡知識,下面該來考考大家啦!

在唐代銅鏡紋飾中,除了今天介紹的飛天紋,還有哪類紋飾是唐代銅鏡中常見的呢?快來試着選一選吧!

A

寶博微課堂:唐飛天花鳥紋菱緣鏡

B

寶博微課堂:唐飛天花鳥紋菱緣鏡

C

寶博微課堂:唐飛天花鳥紋菱緣鏡

D

寶博微課堂:唐飛天花鳥紋菱緣鏡

答案:B(A戰國山字紋;B唐代海獸葡萄紋;C漢代星雲紋;D漢代博局紋)

參考文獻:

王竑.盛唐鏡像——飛天花鳥紋菱緣鏡,熔鑄九州的禮樂之尊: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西安出版社,2018年11月。

圖檔來源: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盛唐敦煌飛天壁畫在動畫角色造型中的運用研究》

編輯、責編:崔睿華

稽核:李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