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大家對電動車的接受度是越來越高了,我認為在我們關注電池、續航、加速這些問題的同時,碰撞安全也是絕對不能忽略的購車參考因素,既然合法合規,能上牌,能走機動車道,那麼咱們作為一台正經車,該有的保護還是得有。
中保研碰撞測試也進行了一些電動車的碰撞測試,我們根據市場熱度,篩選出其中6款車型的測試結果來和大家聊一聊,其中包括特斯拉model 3、理想ONE、比亞迪漢EV、小鵬G3、蔚來EC6和大衆ID.4X。
25%偏置碰撞測試:
25%偏置碰撞測試是中保研相比C-NCAP多出的一個非常嚴格的項目,測試時速64km/h,在這種小角度測試主要關注A柱變形量、駕駛艙侵入量和對假人的保護做得如何。
1、特斯拉Model 3

在該項目中,特斯拉model 3的車頭雖然損毀嚴重,但是乘員艙卻保持得非常好,A柱位置的基本上看不出明顯的彎折痕迹。
再來看一下車内假人的傷害情況,特斯拉model 3駕駛側的氣囊和側氣簾全部打開,彩色顔料痕迹顯示,氣囊很好地承托住了駕駛員的頭部,起到了應有的保護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簡稱IIHS)對model 3的測試,國産特斯拉的測試結果看起來更好。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以下是中保研評價結果:
2、上汽大衆ID.4X
作為MEB平台産物,ID.4也是拿出大衆該有的實力,在25%偏置碰撞中表現優秀,A柱絲毫沒有可見的形變。
車内駕駛員側氣囊和頭部氣簾也在合适的時機彈出, 及時保護駕駛員頭部。
結果顯示,碰撞後ID.4的乘員艙侵入量較小,沒有對駕駛員身體造成擠壓等傷害。同時,我們有對比了一下海外測試機構對ID.4的碰撞測試,車輛的乘員艙再經過碰撞後的形态相似度較高,這也證明了ID.4作為一台全球車型,它對每個市場生産銷售的産品都做出了同樣嚴格的标準。以下是中保研評價結果:
3、比亞迪 漢EV
比亞迪漢EV在碰撞過後也沒有出現明顯的A柱變形,從外觀看乘員艙是保持完整的。
同時氣囊的引爆時機也非常準确,限制系統也能很好地控制假人身體發生過度位移,使氣囊可以比較完整地承托住假人的頭部,同時側氣簾的彈出也起到了的保護作用。
從駕駛艙内部看,漢EV前内飾版有一些前移,但是從評價結果中可以看到,這個對假人身體傷害較低,是以最終評價為G。以下為中保研評價結果:
4、小鵬G3
小鵬G3在經過64km/h的25%偏置碰撞後,車輛A柱有輕微可見的形變,但整體來說乘員艙結構還是保持完整的。
車内角度觀察,假人的生存空間也是比較充足,但以目前的圖檔素材來看,無法觀察到家人腿部空間情況。同時氣囊彈出及時,但前因為限制系統,也就是安全帶的限制能力不足,從下圖中可以看到,假人的身體側傾比較厲害。同時因為測試車輛未配置側氣簾,是以假人頭部有傷害,導緻在評價中有所扣分。
中保研評價結果:
5、蔚來EC6
從多個角度來看,EC6在碰撞測試中的成績都是非常優秀的,A柱沒有明顯形變,乘員艙結構保持完整。
同時主氣囊彈出及時,假人限制良好,結合側氣囊輔助保護,假人整體保護作用非常到位。同時從這個角度來看,駕駛位沒有受到擠壓,假人腿部空間充足。中保研評價結果:
6、理想ONE
從圖中可以看到,理想one的A柱出現較明顯變形,有肉眼可見的裂痕,主駕門檻處有明顯斷裂與變形,同時儀表台有輕微侵入迹象,但腳部沒撞入潰縮區。盡管如此,理想ONE還是獲得了G的評級。
在碰撞時,主氣囊和側氣囊都及時彈出,但是因為限制系統的原因,假人的身體出現較為明顯的位移,導緻氣囊的承托不夠到位,很有可能出現假人頭部與硬物發生接觸的後果,導緻一定程度傷害的發生。中保研評價結果:
從最嚴格的25%偏置碰撞這一環節來看,大部分車型都能扛得住考驗,個别車型在某些方面确實做的還有欠缺,未來希望在新車型中能看到這些品牌有更好的碰撞表現。
側面碰撞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這幾台車在50km/h的正側面碰撞結果,一般我們通過B柱與駕駛員座椅中心線之間的這個距離來判斷B柱的侵入量如何。
結果顯示,除了小鵬G3外,别的車型都獲得了G的評價。導緻G3側面碰撞失分的地方在于駕駛員和乘員的頭部運動保護。除了與25%偏置碰撞一樣出現限制系統限制不足的問題外,側面碰撞結果不太好的原因也是與該測試車型沒有配備側氣囊有關。
車頂強度測試
在這個項目中,model 3再次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載荷品質比超過“5”的還有漢EV,在特定工況下這兩台車安全性也會更高。而小鵬G3在這一個環節成績比較差,這或許與它的前擋玻璃上延有關,看來一些奇奇怪怪的設計,還是要付出代價的呀。
總結:從碰撞測試結果來看,電動車的被動安全性能表現相較燃油車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這裡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新能源車,中保研目前做過的測試主要還是在針對價格比較高的車型,價格最低的就是小鵬G3了,但是從測試結果中也能看出其表現相比之下還是差了這麼一點點。那麼價格更低的,那些幾萬元的電動車安全性又如何呢?目前國内市場上銷量最高的電動車是五菱宏光MINI EV,這也是一款可以走機動車道的車型,它在出現事故後真的能給駕駛員給予最後的那一層安全保障嗎?同樣在新能源車銷量前十的榜單裡,十萬内的還有比亞迪海豚、奔奔E-star、奇瑞小螞蟻、奇瑞冰淇淋,這些車在路上的可見度也是非常高的,未來我們更希望中保研或者中汽研能針對這些低價高銷量的車型做一些測試,不僅是給消費者做購車參考,也可以督促主機廠研發制造出更好更安全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