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幫80多歲奶奶重置手機密碼後 11歲男孩給網遊充值3萬餘元 曾10分鐘連續充值9筆648元

作者:華商報
幫80多歲奶奶重置手機密碼後 11歲男孩給網遊充值3萬餘元 曾10分鐘連續充值9筆648元

短短10分鐘,這個11歲孩子向網絡遊戲充值了9筆648元。

男孩幾個月向三款網遊充值3萬餘元

今年2月3日,西安市民李先生的親戚來家中拜年,親戚家23歲的女兒在和他家11歲的兒子森森(化名)聊天時,發現森森用他奶奶的手機玩一款名為“原神”的遊戲。李先生說,“親戚家孩子說原神挺花錢,我就起了疑心。”2月4日淩晨,他接到親戚的電話,對方稱無意間查了森森奶奶手機的微信支付記錄,發現森森用奶奶的手機給多款網絡遊戲充值了3萬餘元。2月6日,他找朋友幫忙查詢充值記錄,同時聯系遊戲公司進行退款,“除了原神和心動網絡,朋友聯系的遊戲公司均稱‘遊戲是從華為商城充值的,退款需要聯系華為商城’。”根據李先生提供的支付明細顯示,2021年9月11日至10月16日,森森先後在華為商城充值了忍者必須死3、迷你世界、葫蘆娃3款遊戲,花費17479.2元;2021年9月11日至2021年11月27日,向心動網絡的香腸派對遊戲充值6788元;2022年1月29日至30日,向米哈遊的原神遊戲充值6068元,合計30335.2元。

李先生說,2月8日,他向米哈遊申請了“未成年人消費申訴”,但始終沒有回複。2月16日,心動網絡在核實充值行為确實是未成年人消費後,分21筆退款6638元。2月中旬,華為平台聯系他,稱可以退8000餘元,被他拒絕,“孩子在華為平台充值了3款遊戲,花了1.7萬餘元,他們隻退8000餘元,我肯定無法接受。”

支付記錄顯示遊戲充值共支付119筆

3月8日上午,華商報記者見到了李先生和森森。李先生拿出了森森奶奶的手機,記者發現,該手機個人資訊中的昵稱為“老教授”,綁定的實名認證資訊為森森爺爺的身份證。微信轉賬記錄中,除了遊戲充值,沒有其他付款記錄,2021年9月支出84筆,共計19214.2元;2021年10月支出22筆,共計4405元;2021年11月支出1筆,共計648元;2022年1月支出12筆,共計6068元。其中2022年1月29日下午5時26分至37分,賬戶連續充值了9個648元。

“我也沒想到會充值了這麼多錢,怕爸爸知道後會打我。”森森說,去年八九月,他在奶奶家時,奶奶忘記了手機支付密碼,便讓他幫忙重新設定,“那時我記住了奶奶的密碼。”9月11日,他隻是想試着看能不能充值,沒想到輸入支付密碼後,很輕易便完成了支付,之後他越來越大膽。他玩的幾款遊戲都是同學、朋友推薦的,充值比較多的是原神、忍者必須死3,“原神是為了抽SSR的角色,忍者必須死是為了買角色、買道具……”今年1月29日下午5時30分許,他想在原神裡抽張SSR角色,就一直在充值,“具體也不知道充了多錢。抽一次沒抽到,就想再抽一次……”回憶遊戲充值的經曆,森森直言,“很後悔,奶奶、爸爸一直教導我不要玩遊戲,但我沒管住自己。”

李先生說,森森平日很乖,他一直不允許森森玩遊戲,是以孩子一般都是到奶奶家,用老人的手機玩。此前,他每次看到電視上講關于遊戲充值的新聞,都會提醒森森不要“玩遊戲充值”,孩子也一直回複“不會充值”。今年2月4日淩晨1時,他得知森森先後充值3萬餘元後,感到非常意外,“我給他強調了太多次不要充值遊戲,不要玩遊戲,沒想到……”

華為客服:手機認定為成年人

退還8490元是出于人文關懷

3月8日中午,李先生當記者面撥打了華為客服電話,客服人員說,森森是用成年人的賬号進行的充值,華為方面願意與家長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經過華為方面的從業人員與遊戲方核實并多次協商,他們願意退還消費金額8490元,“李先生當時拒絕了提議。背景顯示,2月11日,李先生的申訴結果為‘退款申訴不通過’。”随後,記者表明身份,客服人員說,“因為您的問題比較重要,這邊會嘗試回報,由專人進行處理。”

李先生随後撥打了米哈遊客服電話,客服人員說,米哈遊的問題處置是需要預約時間的,李先生預約了3月8日下午4時許,隻需等待專員回複即可,“問題該如何解決,會由專員和您談。”随後,記者表明身份,客服人員說,具體處置意見将由專員進行回電,記者的采訪要求他們已經登記,後續也由專員進行回複。

下午5時,華為平台宋姓負責人回複稱,李先生孩子森森充值遊戲用的是成年人認證的手機,他們無法判斷充值行為是否為未成年人所為。談及“華為商城如何研判充值行為為未成年人消費”,宋姓負責人說,他們隻能通過華為的手機認證系統判斷,“如果家長可以提供相關的支付記錄,他們可以進一步申請,無法保證是否可以全額退款。”

3月9日下午5時許,宋姓負責人回複稱,盡管李先生提供了完整的微信支付記錄,但上級并沒有通過進一步申請,“我們判斷充值行為非未成年人消費的依據是使用手機的認證是成年人,退還8490元是出于對未成年人的人文關懷。”

随後,記者将情況回報給李先生。他說,他的父母今年80多歲,根本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一個連買菜都不用微信支付的80歲老人,怎麼可能通過微信進行連續的大額充值?”他補充說,“華為單純以手機認證是成年人,就判斷充值行為不是未成年所為,非常不合理。我認為華為這種态度、行為非常沒有社會責任感。”

另外,據李先生說,3月8日下午4時許,米哈遊客服聯系了李先生,并和森森溝通了情況,但依然沒有提供解決方案,“他們讓我等專員回複,我都等了1個月……”截至發稿,米哈遊未向記者回複。 華商報記者 張鵬康/文 趙彬/圖

買來闆材還未裝修就脫膠

客戶:要求退一賠三 廠商:免費更換,可适當補償

市場監管局:如果是産品品質問題,我們就立案調查

本想着購買大品牌的闆材裝修能夠環保可靠,可讓榆林的侯先生沒有想到的是,闆材送來還沒有開始裝修,就出現了脫膠情況。

上萬元買的闆材

還沒安裝就出現脫膠

“日前,我在網上搜尋發現大王椰闆材的宣傳,主打綠色環保,也是知名闆材。”侯先生說,之後他在榆林麻地灣建材市場大王椰品牌經銷商處實地走訪後,決定購買廠家一批闆材,通過微信轉賬付款1.32萬元。

随後木材廠按照侯先生家的尺寸對闆材進行裁切并送到侯先生家。

侯先生偶然間發現其中一塊闆材出現脫膠現象。“我之後仔細檢查發現,出現脫膠的不止一塊闆材。”侯先生發現問題後便和經銷商溝通協商解決,但對方隻承諾将出現問題的闆材進行更換。“如果櫃子等都做好了再出現脫膠問題,誰來承擔?”

3月8日上午,華商報記者來到侯先生家看到,因闆材出現脫膠問題,侯先生家的裝修進度已經被迫中止。“我當時把情況投訴至榆林市市場監管局。要求經銷商退貨并對耽誤工期的情況進行處理,但事情已經過了20多天仍然沒能處理。”

據了解,大王椰隸屬于杭州大王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品牌家居建材連鎖企業。

大王椰闆材榆林總代理:與客戶協調過但沒有成功

3月8日,記者緻電大王椰闆材麻地灣經銷商負責人陳侯林,他表示之前這個事情協調過,但沒有協調成功。“大王椰廠家也承認這個事情,承諾把脫膠的給換了,但是雙方沒有協調成功。”陳侯林說,。

大王椰闆材榆林總代理負責人王林慧表示,剛開始出現脫膠的闆材隻有三塊,他們安排人員把這三塊給客戶換了,但是客戶提出退一賠三的要求,他們沒有辦法答應。“最後客戶投訴到榆林市市場監管局,我們也提供了營業執照、檢驗報告、合格證、産品批次等證明。”

“出現這種情況是正常情況,我還提出客戶出現脫膠的闆材我給客戶更換,也可以适當地給客戶補償一點,但是客戶不同意。”王林慧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闆材切割之後送到客戶家,木工師傅就應該盡快安裝,安裝後螺絲固定就不會出現脫膠情況,侯先生的闆材在房間内放置的時間越長,闆材出現脫膠的情況就會越多,後續如果通過法院判決,無論判決結果是啥,他都會承擔,但不會再和客戶私了。

對此,榆林市市場監管局一從業人員表示,他們确實接到了投訴,現在正在等待廠家安排人員過來鑒定。“如果是産品品質問題,我們就立案調查。” 華商報記者 楊虎元

電費太貴業主拒交物業費

物業限制購買水電

近日,洛南縣保安鎮元扈小區數名業主被物業限制購買水電,原因是他們拖欠了物業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業主們為什麼不願意交納物業服務費?

業主:

物業不賣電和水 催促業主交物業費

連日來,元扈小區數名業主在華商報-二三裡資訊釋出身邊稱,小區斷電斷水,居民無法生活。3月7日,業主劉先生告訴記者,小區物業電費收0.65元一度,别的小區隻收0.49元/度,大家覺得電費收得高,不願意交物業費。“應該有50戶業主沒交物業費,大概三年沒交了。現在物業不給業主買電買水,來催促業主交物業費。”劉先生說。

劉女士經常不在家,她父母在該小區居住生活,最近她聽母親說,好多家已經沒水沒電了,物業每次隻讓買一點點。

“我感覺我們小區的物業也沒有做任何服務,還有就是電費以前收一塊,後來收0.65元,但還是比其他小區貴。”劉女士說,自從入住小區後,她家就沒有交過物業費。

物業:

通過限制購買水電方式催交物業費

陝西金管家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從業人員闵強告訴記者,小區共有住房2000套,但目前隻入住了300多戶。小區物業費0.4元/平方米,大部分業主已經交了,現在沒有交費的大約有40多家,物業正常催交費用業主不配合,是以便采取限制購買水電的方式,讓他們補齊拖欠的物業費,不存在斷水斷電。

闵強稱,部分業主不交物業費是因為電費貴,由于小區沒有并入國家電網,電費由物業代為收取,每度電0.65元,其中包括了公攤電費,業主們所反映别的小區0.49元/度,是不包括公攤電費的。

保安鎮:

小區電價收費包括公攤電費在内

3月7日下午,記者聯系到了洛南縣保安鎮經濟辦幹部雷雷,自小區建成後,他便在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專門負責解答業主咨詢,處理群衆訴求。他告訴記者,元扈小區用電沒有統一納入國家電網,建成時戶表改造的政策已經過去了,是以業主們一直使用的是插卡的電表,小區目前電價實際收取為0.5元/度,多餘的0.15元/度為小區公共配套設施公攤和供電線路損耗,假如現在隻收取基本電價,那後期還是會額外收取公共區域公攤電費的。

那麼小區是否有可能納入國家電網呢?雷雷稱,鎮上已多次向上級機關申請,但一直沒有準許,是以暫時無法納入國家電網。他表示,如果業主對物業服務、收費等方面存在疑問,可随時前往小區黨群服務中心咨詢反映。

3月9日,記者再次聯系到了雷雷,他稱,鎮上已經要求物業停止給業主限制水電行為,要求其采取合理合法方式收取物業費,目前業主們均可自由購電購水。 華商報記者 程娟

已收到500條消費線索

涉及遊戲充值、預付式消費、購房購車、保險理财、電子消費券、餐飲外賣等

今年1月17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确定2022年全國消協組織消費維權年主題為“共促消費公平”,将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網絡遊戲、校外教育訓練、老年消費、未成年人消費、殘障人士消費、農村消費、個人資訊保護、預付式消費、公共服務消費等領域,同時積極引導“科技向善”、踐行綠色低碳消費。

自2月10日征集活動啟動以來,華商報新聞熱線 029-88880000目前已接到500條線索,涉及遊戲充值、預付式消費、購房購車、保險理财、電子消費券、餐飲外賣等。新車行駛中頻繁抖動,車主質疑發動機存品質問題;疫情隔離期間名下車輛在西安,咋在廣東出現理賠記錄;合同上顯示商鋪産權70年,房産證上變成了40年……接到消費中的投訴後,記者正陸續和反映人取得聯系并進行采訪報道,全力維護消費者權益。

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即将到來之際,華商全媒體9大平台向社會廣泛征集消費過程中遇到的不公和侵害。

如果您認為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可通過華商全媒體9大平台向我們爆料。如果您曾成功維權,或是資深維權人士,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中,和大家分享成功維權的經驗;如果您深谙消費“潛規則”、消費黑幕,掌握行業欺騙消費者的招數和内幕,也請您勇敢與我們分享。華商全媒體将全力出擊,發揮自身平台影響力和輿論監督力,協助消費者解決消費糾紛,以維護消費者權益、促進消費公平。 華商報記者 于震

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華商全媒體9大平台等您來爆料

1.華商報24小時新聞熱線:可撥打029-88880000直接舉報反映;

2.華商報官方微網誌:關注華商報官方微網誌,發送私信“3·15+具體反映問題+聯系電話”;

3.華商報官方微信:關注華商報官方微信(hsb88880000),在微信背景發送私信“3·15+具體反映問題+聯系電話”;

4.華商報小程式:進入微信小程式搜尋華商報,點選“爆料”即可發送線索或求助資訊,文字、圖檔、視訊皆可發送;

5.華商論壇:注冊登入華商網華商論壇(bbs.hsw.cn),您可在華商論壇“群衆呼聲”版塊發帖,反映您3·15遇到的問題,或直接私信“群衆呼聲”版主,留下您的聯系方式和問題;

6.華商網官方微網誌:關注“華商網”官方微網誌,發送私信“3·15+具體反映問題+聯系電話”;

7.華商網官方微信:

關注華商網官方微信(hsw_news),發送私信“3·15+具體反映問題+聯系電話”;

8.下載下傳“華商頭條”App點選首頁下方菜單“+”欄目,發送“3·15+具體反映問題+聯系電話”;

9.下載下傳“二三裡”App,登入賬号

A.點選頁面上方“身邊”欄目,在熱門話題中找到#3.15安心消費,幫您維權#,進入話題頁面即可立即參與釋出;

B.在頁面右上角搜尋欄輸入#3.15安心消費,幫您維權#話題,點選進入面;

C.添加全國小秘書微信17792001327,私信發送“城市+具體反映問題+聯系電話”;

D.撥打熱線電話 029-81203269或17792001327直接反映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