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斯卡四項提名,《駕駛我的車》究竟好在哪裡?

奧斯卡四項提名,《駕駛我的車》究竟好在哪裡?

作者|吳佳芮

在第74界戛納電影節中,新人導演濱口龍介憑借《駕駛我的車》獲得最佳編劇獎,又在今年1月斬獲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在内的多項大獎,入圍了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名單。

《駕駛我的車》也成為了今年讨論度較高的亞洲電影。其實劇情本身并不複雜,粗略來講就是一個舞台劇導演在妻子去世後,與他的司機推心置腹的一個故事,改編于村上春樹的短篇《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原著隻有40頁,影視化後卻長達3個小時。可見,這并不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翻拍。

奧斯卡四項提名,《駕駛我的車》究竟好在哪裡?

作為風格化的新人導演,濱口龍介十分擅長在平淡生活中挖掘人性。将内容“樸實化”,即通過弱化一定的劇情來深化情感。這也是大多數亞洲導演都擅長使用“紀實性”手法,把平時司空見慣的事物打碎再重建,進而誘發觀衆更深層次的思考。

奧斯卡四項提名,《駕駛我的車》究竟好在哪裡?

在《駕駛我的車》中,最出彩的地方莫過于對于結構的掌握。以車為載體拉出一張具細化的網,片中大多數對話和情節的推進都是在這個狹小閉塞的空間内完成的。

大緻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與妻子之間的,一直以來,家福與妻子都過着貌合神離的生活,即便是目睹了妻子和話劇演員出軌,家福也能當無事發生過,二人為數不多的對話在這輛車内圍繞戲劇所展開,除此之外二人的交流少之又少。

奧斯卡四項提名,《駕駛我的車》究竟好在哪裡?

直到妻子去世,全片開啟另一部分,即情感上的深化,但對象卻是另一位女性——家福的司機渡利。起初,家福與司機渡利沒有任何對話,二人唯一的連結就是車内循環播放的已故妻子的錄音帶。

但是,兩個人具備同樣破碎的靈魂,渡利凄慘的人生經曆在某種程度上和家福進行了互通。随着劇情的推進,兩個人最終都接納了自己,也實作了解脫。

《萬尼亞的舅舅》這出舞台劇占據了很大一部分片長,這裡就涉及到了另一個角色——高槻。他是插足于家福與妻子之間的重要人物,也是《萬尼亞的舅舅》中的演員。家福帶着審視和報複的心理給高槻安排了一個“自毀”式角色,這也是這部舞台劇在亦真亦假間來回切換的部分。

奧斯卡四項提名,《駕駛我的車》究竟好在哪裡?

這種嵌套式戲中戲反複使用,恰到好處地将人物和戲劇放到同一個空間内進行探讨和驗證,在舞台劇《萬尼亞的舅舅》中演員們使用不同國家的語言進行演繹,甚至還用到了手語,看上去像是自說自話,但實際上是建立了一種介于表演和真實之間“臨界狀态”,把戲内戲外的人物心理進行了“偷梁換柱”,以男主畫外音的方式呈現出來。

而舞台劇在推進的過程中,家福的心境也被潛移默化地改變,從和高槻的幾次交流中,妻子的形象逐漸變得豐滿,也讓家福漸漸意識到自己與妻子的症結所在,是他一味地逃避才拉長了自己與妻子情感的間隙。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碎片穿插在整部片子中,如同夢境與現實的龐雜交織。

奧斯卡四項提名,《駕駛我的車》究竟好在哪裡?

濱口龍介所構造出的角色大多都是面無表情且木讷的,往往不會将真實的情感外露,這也是非常值得玩味的一點,觀衆可以根據導演所給出的意象來推測主人公的心理狀态,這種半主觀的方式往往更具說服力。

換言之,把線索隐匿于細節中,讓觀衆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進而推動電影走向。這要比适時地注入音樂和台詞等元素更具意趣。

奧斯卡四項提名,《駕駛我的車》究竟好在哪裡?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成功的翻拍,既保證了村上春樹簡潔的叙事風格,也進行了大膽的創新。雖然長達180分鐘,但内容上散而不松,文學與影像在某種層面上實作了共存。

不妨預測一下,未來幾年裡,濱口龍介大機率會成為日本新一代“符号化“導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