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日遲遲再出發》:未能像大S那樣灑脫,不是你的錯

曾于裡

現如今,戀綜成為内娛綜藝的新風口,各種形式的戀綜紮堆上線,也找到了各種新由頭。

比如有針對單身人士的戀綜《心動的信号》(未限制年齡、無婚史),有針對30+熟男熟女的戀綜《半熟戀人》(嘉賓可能有婚史),有全員20歲人群的戀綜《怦然心動20歲》,有處于婚姻不同階段的couple在節目中決定是否走下去的《再見夫妻》,有全員沒談過戀愛的單身青年的戀綜《沒談過戀愛的我》……

這其中,《再見夫妻》堪稱戀綜裡的天花闆,口碑最好,也最具社會學意義。由《再見夫妻》同一班底打造的新戀綜《春日遲遲再出發》,聚焦離異人士的戀愛再出發。

《春日遲遲再出發》:未能像大S那樣灑脫,不是你的錯

《春日遲遲再出發》海報

節目與此前的《怦然再心動》倒有明顯的區分度。《怦然再心動》的五名女嘉賓是離異的女明星,節目的模式是請來素人男嘉賓與女明星展開約會戀愛,多少還是帶有“拉郎配”的屬性,主要功能還是“嗑糖”,女藝人王子文也經由這個節目結識了新伴侶。

《春日遲遲再出發》請來三個男嘉賓、四個女嘉賓。除了吳雅婷(前夫為明星)、脫口秀演員楊磊(大家更熟悉他的藝名Rock)屬于娛樂圈人士外,其餘的六個嘉賓都是素人,有設計師、HR、大學教師、舞蹈老師等等。

《春日遲遲再出發》:未能像大S那樣灑脫,不是你的錯

七個嘉賓

七個已經離婚的單身男女,展開五個周末的“限定旅行”。但節目并未要求嘉賓們必須戀愛——這個非常關鍵。隻有當超過半數的人選擇按下心動按鈕,才會開啟心動之旅;假若嘉賓們沒心動,那麼它就隻是一檔離婚人士的治愈之旅。

不為嗑糖,《春日遲遲再出發》首先将重點放在離異人士的“傷疤”上。一方面,可以經由失敗的婚姻案例,引發公衆對于婚姻關系的更多讨論。另一方面,嘉賓們的失敗婚姻本身也是一重“看點”。這聽起來是有些“殘忍”——把别人的傷痛當八卦,但觀衆其實并無惡意,愛聽八卦的确是凡夫俗子的共同特點。

《春日遲遲再出發》:未能像大S那樣灑脫,不是你的錯

演播室的常駐嘉賓:李松蔚、王霏霏、吳昕、大張偉、吳克群、傅首爾

節目一上來,就讓每個嘉賓自揭傷疤,陳述離婚的緣由。有個跳芭蕾舞的女孩,結婚半年就離婚了。她婚後查出腎炎,這會影響生育,在做完手術後,前夫就跟她提出離婚。女孩覺得委屈得不得了,前夫原來隻是把她當作生育工具。

《春日遲遲再出發》:未能像大S那樣灑脫,不是你的錯

女嘉賓因為生病被離婚

有個大學女教師,她生完孩子出了月子,就發現前夫出軌了。前夫堪稱時間管理大師,經常前後帶着不同的第三者和她看同一部電影,有時候兩場電影之間相隔隻有半小時。前夫的出軌行為持續了四年,女嘉賓一直在他人的勸說中試圖原諒前夫,直到前夫越玩越大,才擊穿了她的底線。

《春日遲遲再出發》:未能像大S那樣灑脫,不是你的錯

女嘉賓的婚姻中始終有不同的第三者出現。

有個投行HR,前夫賭博欠債,要求她幫忙還錢。她拒絕了,前夫埋怨她竟然不幫自己還錢,還威脅她說:如果不幫他還錢的話,他隻能讓他媽媽幫忙,而告訴他媽媽的後果是,他們必須離婚。女嘉賓選擇了離婚……

觀衆聽了這些講述,是不是拳頭都硬了?當觀衆的情緒被調動起來,節目的意圖就達到了。當然,這個環節其實也存在争議,即它隻是嘉賓們的單方面陳述,沒辦法像《再見夫妻》那樣,給雙方充分的發聲機會。是以觀衆姑且當案例一看,倒不必入戲太深。

節目也沒有停留在對嘉賓“傷疤”的消費上。呈現傷疤,是為了說明離婚中傷痛的存在,說明離婚這道坎兒沒有那麼容易跨過去。這是節目立意上值得表揚的一點,它并沒有迎合如今社交媒體上刻意淡化離婚的副作用、把離婚當“喜事”辦這樣一個傾向。

如今如果是哪個女明星官宣離婚了,微網誌底下都是祝賀的聲音;而一句大家都認同的流行語是,“結婚是為了幸福,離婚也是”。這些都沒有錯,脫離一段錯誤的婚姻的确可喜可賀,也是奔向幸福的必要步驟。然而,這種聲音可能帶有一種“簡單化”的傾向。網友常常會忽略了,從離婚抵達幸福,中間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對于很多離異人士來說,并非離婚了就天然獲得幸福了,相反,離婚本身是一個巨大的痛苦,不是因為對前夫/前妻有留戀,而是它會衍生出一系列“次生傷害”,比如巨大的消耗(累覺不愛),自我的懷疑(TA為什麼不愛我了),對一段新的愛情的畏懼(會不會重蹈覆轍)。是以就像楊磊說:“離婚如同經曆了一次摧毀,一個人站在一片廢墟裡,經曆了一次感情觀的重新洗禮。”

《春日遲遲再出發》:未能像大S那樣灑脫,不是你的錯

離婚後的感情觀重建,并沒有那麼容易。

這讓人聯想到大S離異後,迅速再婚、敢于幸福的新聞。像大S這樣飒爽灑脫的,值得祝賀,但做不到像她那樣,也不是你的錯。我們應該正視并尊重人性的弱點,不要拿一兩句雞湯、拿一個模闆套在每個人身上,并形成一種外部壓力,讓那些因為離婚而痛苦的人被迫灑脫,被迫裝作一副“我很好,我沒事”的樣子,仿佛自己痛苦了就對不起網友的期待似的。

現實生活中,的确有很多離異人士很痛苦,卻要壓抑這份情緒。節目中嘉賓們對着山水大聲喊出“我很好”後,他們哭了,楊磊一語中的:“我們真的太壓抑自己了,就是簡簡單單喊一句,就會有這麼大的情緒波動。”

《春日遲遲再出發》:未能像大S那樣灑脫,不是你的錯

成年人太壓抑自我了

我們可以承認:經曆一段失敗的婚姻後,我非常受傷;我知道離婚是為了追求幸福,但離婚本身是一次坍塌,重建了自我才有幸福可言,可重建對我來說又非常困難。承認自己沒跨過那道坎,然後找朋友訴說,找心理醫生開導,想哭就哭出來。堵不如疏,隻有郁積的情緒宣洩出來,我們才能真正放下過去,隻有跨越懷疑自我、懷疑婚姻那道坎,我們才會心無旁骛地開始。

《春日遲遲再出發》能夠傳遞出這樣一個理念,是以值得一看。節目目前并不強制“拉郎配”(後期千萬也不要硬來這一套),它更多聚焦的是每個嘉賓的“重建”:他們同病相憐,也更能互相了解,是以他們互相傾訴,互相開導,互相慰藉。當重建過程完成後,春日遲遲,春暖花開,他們在愛情的路上再出發。

本期編輯 周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