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最熱的話題莫過于#如何提高三孩生育意願#,6.6億閱讀量,以及超10萬的讨論量,代表着社會各界對此事的關注。
有關催生三胎的各種建議,更是頻頻登上熱搜。
01
社會各界頭腦風暴催生三胎
近日,熱搜差點就被三孩承包了:

為了讓大家生三孩,建議一個比一個卷,有人提議生三孩的家庭每月補貼1000元,有人提議第三孩免費上幼稚園,還有人提議第三孩上高中免除三年教育費且聯考加10至20分……
從養育到教育,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相信代表們提建議之前是仔細做了很多功課的,知道現在大部分年輕人因為養娃負擔重+教育壓力大,不敢生,不想生。
是以,每項建議都直指大家的痛點,針對性地幫助大家解決養娃過程中的困難,免除大家的生育後顧之憂。
然而,這些建議似乎并沒有真正打動年輕人:
“三孩?現在都考慮到這個了嗎?結婚和二胎都還有很多人在糾結吧。”
“别說三胎,二胎都不可能。”
“我不生!一個都不生!”
給錢、聯考加分都不生?給如此用心良苦量身定制的“催生”計劃,終究還是錯付了?
02
“催生大禮包”隐藏的Bug
其實問題的症結不在年輕人身上,這些建議聽上去十分誘人,福利滿滿,誠意十足,但仔細一研究就會發現事情并不簡單。
目前所有的“催生大禮包”都是針對三孩的,而生三孩的前提是生一孩和二孩。
這就好比一家超市宣傳說買第三袋米送100元優惠券一樣,前提是你要原價購買前面兩袋米之後,買第三袋米時才能領取這個優惠券。
弄明白這個前提以後,再研究這些關于三胎的建議,你就能明白為何代表們整齊劃一地跳過催生一胎和二胎,直接跨入催生三胎這個主題。
因為要是想生三胎享受相關的福利,那就必須先完成生育一胎和二胎的任務,一個家庭3個孩子,這樣生育率不就上去了麼?這不比一胎一胎催生省事多了麼?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
現在的年輕人因為養娃壓力大,不少人連一個孩子都不想生,而你現在上來就告訴人家至少要生三個,這不直接把人勸退了嗎?
03
催生沒有捷徑可走
催三胎不能隻從第三胎談起,就像人吃三個餅就飽了,但不能隻吃第三個餅。提高三孩的生育意願,首先要提高生育一孩和二孩的意願,隻有前面兩步走好了,後面的路才會好走。
面對生育率不斷下滑的事實,着急的心态可以了解,但生育不是看電影,急就可以直接按快進鍵跳到自己想要的位置。
年輕人生育意願降低,是衆多因素綜合的結果,這裡面既有經濟壓力、教育焦慮的原因,還有女性意識覺醒的助力。
生育不再是現代女性生活中的必選項,而是反複權衡利弊後的可選項。鼓勵生育,不僅要給年輕人養娃減負,更要注重保障女性的權利。
而目前的建議,受益者要麼是家庭,要麼是孩子,唯一指向女性的政策就是延長産假,這等于變相将女性推向職場歧視的中心。
生育真不是一句生不生,生多少的事,而是人們綜合考量以後的決定。
人們隻有能從生育中獲得幸福感時,才會有意願生育更多子女,這或許才是各位代表們最該考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