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時期,新舊思潮碰撞,新思想一下子湧入,其中就包括備受封建思想鉗制的女性,開始提倡男女平等,當時的女權運動正如火如荼的展開。
這一思想解放運動,最終造就了許許多多有學識、有抱負、有思想的新女性,就比如有林徽因、張愛玲、陸小曼、宋慶齡等等,當然我們今天要說的孟小冬也是其中一位獨立又優秀的女性代表

孟小冬出生于1907年,孟家是梨園世家,孟小冬的祖父、父親、伯父等全是戲劇演員,是以孟小冬耳濡目染下對平劇有别樣的情懷,從小就跟着長輩學唱平劇。而孟小冬的平劇天賦也從小就嶄露頭角。
她5歲學藝、7歲登台、14歲時名滿上海,18歲時一炮而紅,獲得了“冬皇”美稱的她就像銀河上最亮的那顆星,光彩奪目。在當時,有人這樣評價孟小冬:“扮相俊秀,嗓音清亮,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勢。”
1925年,孟小冬不滿足于現在的成就,于是就前往北平去尋找新的突破,就是在北平,孟小冬認識了她的第一任丈夫,當時的國民偶像平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當時北京一公司總裁馮恕的母親八十大壽,打算舉辦一場盛大的堂會。本來是請梅蘭芳和餘叔岩合演《四郎探母》,不幸的是,餘叔岩患上便血症,無法出演。于是,他們便找了年僅十八歲的孟小冬來頂替餘叔岩。
雖是第一次合作,但強強聯手隻會更強。梅蘭芳和孟小冬出演的《四郎探母》不負衆望,赢得滿堂喝彩。
正是這次的演出,讓兩人相識,也讓雙方真真切切地領教到彼此的才華。此後,梅蘭芳總找孟小冬合演《四郎探母》。
孟小冬是個妥妥的“大叔控”。随着合作次數的增加,孟小冬對成熟穩重的梅蘭芳芳心暗許。
當時的孟小冬是有所猶豫的,畢竟梅蘭芳已有家室,而且還是兩個正妻。
也許是愛情的召喚,兩人到底還是因一些插曲走到了一起。
但是其實梅蘭芳在和孟小冬結婚之前,就已經有兩個老婆了,一個是王明華;一個是福芝芳。王明華在很早就嫁給了梅蘭芳,但是由于夭折了兩個孩子,打擊太大,精神就比較恍惚,已經多年不理世俗之事,家裡的事務都是福芝芳在管。
孟小冬嫁給梅蘭芳後,不僅放棄了自己是事業,還常常受到福芝芳的欺負,但是這些梅蘭芳都看在眼裡,卻沒有一次站出來幫助孟小冬,甚至就連福芝芳不讓孟小冬進家門,梅蘭芳都不敢多說幾句。
當時有個孟小冬的粉絲,來找梅蘭芳說理,但是到了梅家,在争執中,不小心意外身亡。梅蘭芳膽小怕事,當即選擇跑出去避一避,隻留下孟小冬一人面對這些。
最終孟小冬看清了梅蘭芳的真實面孔,于是決定和梅蘭芳離婚。而且性格剛烈的孟小冬選擇的方式也非常決絕。她在1933年9月5日,公開在《大公報》上刊登了她和梅蘭芳的離婚啟事,公開表明與梅蘭芳斷絕一切關系,兩人之後再無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