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背景職能部門應該如何考核?

中背景職能部門應該如何考核?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 穆勝

在《中台建設:不隻是IT工具,更是組織布局》一文中,我提到了業務中台的主要定位是提供支援前台作戰的“彈藥”。

但僅僅是将傳統職能部門(如研發、生産、采購等)改稱業務中台,并強調上述定位,并不會讓傳統的金字塔組織産生任何變化。為了讓業務中台發揮相應的作用,應該在考核上下功夫,隻有通過考核才能讓他們的立場和行動方式轉變。

這引出了一個問題——“業務中台部門應該如何考核?”進一步看,這個問題可以擴充為“不直接打糧食的中背景職能部門應該如何考核?”

01 中背景不考核效能就是耍流氓

在一般的認知裡,不直接打糧食的部門統稱為職能部門。其中,供應鍊、生産、采購部門等成本中心一般被視為中台,而人力、财務、法務等費用中心一般被視為背景。由于職能部門不打糧食,如何對其考核成為了千古難題。

在所有老闆心中,最理想的狀态肯定是能考核中背景部門的經營價值,說白了,就是能考核出這些部門對于打糧食有多少貢獻。有的企業甚至為此把中背景部門推到前台去打仗,但這顯然是不合理的。于是,企業隻能尋找一種替代名額,将經營目标拆分為戰略目标,将戰略目标下沉到每個中背景部門。

但是,這形成了“各管一段”的效果,導緻中背景部門對于前台部門的支援大大衰減,甚至導緻中背景部門形成了一種“緊盯KPI、管理一刀切”的官僚化。而且,無論戰略目标的分解如何科學,沒有挂上前台經營結果的KPI,實在缺乏說服力,更像是這些部門的自說自話。

于是,我們可以确定,要相對精準地考核中背景,應該遵循的第一個原則:

原則1——應該與前台經營結果有明确的數學關聯關系,而非邏輯關聯關系(傳統戰略分解方法)。

業務中台甚至背景的兩大職能是“落地規則”和“輸送資源”,兩者互相交融成為了支援前台作戰的“彈藥”。傳統中背景喜歡強調自己的主要功能是“落地規則”,因為這個定位不好考核,自由空間極大。

為了讓中背景實實在在地提供“彈藥”,應該把考核倒過來,從主要考核“落地規則”,到主要考核“輸送資源”的效果。隻有如此,掌握權力的業務中台部門才會以經營資源為前提,考慮如何彈性地适配規則而不是用剛性政策“一刀切”,為前台找到經營空間。

于是,我們可以确定,要相對精準地考核中背景,應該遵循的第二個原則:

原則2——應該重點考核本部門“輸送資源”的結果,而非“落地規則”的結果。

原則1意味着要從前台經營業績中以數學邏輯拆分出中背景的貢獻,原則2則意味着應該明确中背景部門的資源運作方式,并将其量化。兩者結合不難發現,中背景部門的考核就應該隻有一個主題——效能(Efficiency,即效率)。這是中背景的結果名額,而其他名額都是過程名額。沒有結果名額,過程名額是空中樓閣,毫無意義。

02 中背景效能考核的兩個視角

以前,曾經有過一個考核中背景的誤區。如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經營”和海爾在1999年實施的“市場鍊”,這類模式讓企業内部進行上下遊交易,力圖以“下道工序就是使用者”的邏輯來傳遞市場壓力。但由于上下遊都隻有一個角色,沒有交易的替代者,價格根本議不清楚。而且,這種考核方式必然導緻各個部門“各管一段”,無法“以市場為中心”或“以使用者為中心”進行協作。

後來,又出現了另一種誤區,即讓這類中背景部門變小,讓中背景部門的人更多進入前台。如此一來,前台變成了很多小經營單元,但企業卻因為“掏空”中背景而導緻這些看似靈活的小經營單元失去了“重型火力”的支援,隻能打點“小遊擊戰”。另外,這種向前台極度授權的方式,還會導緻管理上的失控。

前一種方式走偏了,而後一種方式則試圖“繞過”中背景的考核。無論是哪種方式,都沒有解決中背景經營價值的量化問題。而如果我們遵循前面的兩個原則,應該不難發現,考核效能就是最佳選擇。考慮下面的邏輯:

資源投入量效能=前台獲得的有效資源

一方面,這些資源作為“彈藥”進入了終端産品裡,自然與前台經營結果高度關聯,符合“原則1”。另一方面,效能顯然決定了“輸送資源”的結果,符合“原則2”。

前台可以考核經營業績,但也有必要考核效能,這樣才能避免前台部門用“大資源”換“小業績”,表面風風光光,實則表現不佳。中背景沒有顯性的經營業績,隻能考核效能,說穿了,他們的定位就是把資源盡量無損耗地輸送到前台。兩個資源量級沒有明顯差別的企業中,哪個企業中背景的效能更高,前台就更能打到糧食。這裡,拼的就是組織能力了,而我之是以強調“效能是組織能力的最佳代言”,就是這個道理。

任何一門生意,都是投入資源追求結果,都可以用效能來衡量。而企業的所有資源投入都可以用兩個大口徑來衡量——人效和财效。要提升人效,需要遵循“選用育留職能隊伍(組織+人才)人效”的人力資源經營(人效)價值鍊;而要提升财效,則需要遵循“業務職能業務賽道财效”的業務經營(财效)價值鍊。更有意思的是,兩條價值鍊之間還有明顯的協同性,人效的提升可以撬動财效,财效對于人效也有回報作用。

中背景職能部門應該如何考核?

圖:人效和财效的價值鍊

資料來源:穆勝咨詢

事實上,人效和财效就像是生意的任督二脈,打通兩者,一門生意就可以豁然開朗。正因如此,我們也提倡中背景部門負責人從這兩個視角思考部門工作,成為做生意的“小老闆”。如果他們認可這個觀點,人效和财效兩條價值鍊交疊形成的名額體系,就可以牽引他們走向正确的方向,并量化出這些部門的經營價值。

例如,我們将中背景的研發部門想象為一個“研發外包公司”,那麼,對其效能的考核就應該是兩個:一是人效,即投入多少研發和周邊人員,或投入多少相應的人工成本,産生了多少收益(工作量、營收、利潤等);二是财效,即投入各類研發資源,分别産生了多少收益。兩者交疊在一起,應該可以形成幾個典型的效能名額,簡單量化出研發部門“輸送資源”的效果。當然,為了更加立體地實作這個方向的量化,企業更可以将考核延伸到兩條價值鍊上的驅動名額,形成一種類似“記分卡”的名額體系。

03 中背景效能儀表盤的應用

如果我們認可中背景部門應該考核效能,如何将效能考核落地實操呢?

第一步,找到關鍵的效能名額。

效能名額組内的名額存在關聯關系:從宏觀上說,人效名額對于财效名額有明确的驅動作用。根據穆勝咨詢2020年的研究,在有網際網路屬性的企業裡,人效每變動一個機關,财效同向變動4.33個機關。從微觀上說,人效名額内部或财效名額内部也有明确的關聯關系。總之,我們可以在效能名額之間形成因果鍊條,并且找到最關鍵的效能名額,作為主考核名額。

其實,這一步就是在把每個中背景部門作為一家公司,來解構他們的生意邏輯。這裡很奇妙,如果你把一個中背景部門看做“公司”,就會發現他們在經營上的諸多規律,進而有可能找到支撐前台作戰的關鍵效能名額。

第二步,找到關鍵效能名額的MID(Most Important Drivers,關鍵驅動因素),摸索出因果鍊。

這一步把每個中背景看做一家公司,開始深入了業務細節,而不僅是停留在生意層面了。隻有基于業務邏輯的幹預動作,才能提升效能,或者說,效能隻是一個結果,隻有在業務場景中考慮效能的價值鍊,才能逆向溯源,找到MID。

根據穆勝咨詢的經驗,每個中背景部門的人效幾乎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間。隻要投對人,投對資源(錢),瞄準主要的業績産出目标,高效能是必然的。換句話說,任何一個“打法”上的調整,都可以帶來效能提升上的收獲。

舉例來說,供應鍊部門可能因為調整建隊思路,向若幹前台BU派出業務夥伴,導緻獲得更精準一線需求,形成更精準的一線傳遞,進而提升供應鍊支援的效能。

再舉個例子,研發部門可能因為調整研發排期,優先投入某個“成本效益”更高的研發項目,使得對前台BU的支援力度更大。當然,他們也可能選擇優先投入某個長期研發項目,來捕獲後期的價值井噴,同樣可以對前台BU的支援力度更大。這裡,就是一個生意視角的投資了,研發部門負責人如果做到這個水準,他就是一個“小老闆”。

當然,一般水準的中背景部門在現有組織模式下都有各種限制,做到這幾點調整并不容易,是以,我才會堅持認為中背景部門都有效能提升空間。

第三步,将“效能名額+驅動因素”放入效能儀表盤(Efficiency Dashboard),設定基線(Baseline)。

當我們找到了效能提升的因果鍊,就可以将因果鍊上的每個名額抓取出來,再配置設定權重和計量方式,形成一個效能儀表盤。當然,名額要能夠得以應用,必須要有Baseline。有了Baseline,才能判斷名額多少叫“高了”,多少叫“低了”,才能計量出名額的得分。這裡,我們先要明确Baseline設定的原則。

一是經營逆推法。設定Baseline,是為了確定這條以效能為終點的因果鍊能正常運轉。是以,每個名額的Baseline應該主要以下一環節的傳遞為标準。例如,為了達成公司經營業績,需要生産部門達成什麼樣的财效标準,這就形成了财效Baseline。再如,為了達成生産部門的财效Baseline,需要其達成什麼人效标準,這就形成了人效Baseline。而後,每個驅動因素也可以推導出Baseline。

二是趨勢外推法。在因果鍊逆推的基礎上,還應該考慮部門的實際情況,有的部門現有水準較低,根本無法達成按照經營目标設定的Baseline。此時,就需要更換思路。

三是标杆基準法。考慮企業是在競争環境中,基于經營目标逆推的效能Baseline,可能還要考慮對标競對。這本身是個難題,如果無法突破,可能會導緻Baseline不準,本文後面會介紹。

第四步,應用效能儀表盤的結果,進行中背景部門激勵。

最後一步最容易出錯,必須要提醒。一旦衡量出了中背景部門的效能結果,我們也絕不能粗暴劃撥獎金,再簡單按照效能高低來配置設定。

其一,中背景的獎金池不是預算劃撥的,而是來自公司盈利(處于戰略虧損期而盈利不佳的,可以考慮股票/股權增值收益、戰略損益等計量口徑)。

獎金作為薪酬的重要部分,其源頭應該還是來自前台經營單元打到的糧食。而形成中背景獎金池的方式,要麼是映射,要麼是嵌套、要麼是切割……這裡有若幹種技術處理方法。總之,中背景必須和前台目标一緻,前台沒有賺到錢,中背景表現再好也沒用,不能鼓勵大家“不在一條船上”。這一點,不少中背景的朋友可能會有質疑,但如果你是老闆視角,就根本不會出現争議。

其二,中背景部門之間的獎金配置設定,不應該僵化套用效能考核結果。

由于各個中背景部門的效能名額不同,也不能按照錦标賽的模式對貢獻進行排名,并依次發放獎金。至于如何衡量貢獻,效能結果肯定是重要因素,但又不是全部因素,對于效能結果的使用,應該經過有技術含量的資料處理。

04 中背景效能考核的三個死結

現實中,盡管絕大部分人會贊同為中背景考核效能這個觀點,但他們卻很難把效能儀表盤這個理念推入實施。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個:

一是前台業績模糊。

對于中背景來說,效能的考核是考核,但激勵卻是遠比考核更加複雜的事情。前面也談到了,對于獎金池的劃撥,一定是來自前台打到的糧食。不僅如此,如果不能量化出前台的業績,我們很難計算出他們使用了多少資源。是以,中背景的效能核算一定是建立在核算前台經營業績的基礎上,否則這種“輸送資源”的考核就又成了自說自話。

在穆勝咨詢的方法論裡,所有的業務都分為利潤池和增長引擎,前者是賺錢的業務,有現實的經營價值;後者是未來的希望,有長遠的戰略價值。而利潤池也分一級、二級、三級,至于增長引擎,就更加複雜了。前台的業績,既包括經營損益,也包括戰略損益,是一種綜合的結果。

現實情況是,幾乎所有的企業對于前台業績的衡量都是模糊的,用利潤考核一刀切是常态。本質上,這是源于戰略上的不清晰,老闆沒有想清楚自己要什麼。不以戰略為基礎進行業績計量,結果就是一筆糊塗賬。前台業績不清晰,中背景的考核自然就無法形成驗證的閉環。

二是中背景的業務流程非标化。

如果中背景的業務流程是非标準化的,就很難計量他們的産出,自然也無法核算他們的效能。

我在授課時,每次幾乎都會遇到一個相同的問題——“研發部門的效能如何考核?”至今為止,這個問題我已經聽過幾十遍了,而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和學生們的回報,也很能說明這個難點所在。

我的回答是:“研發是一個流程,每個節點都應該是一個gate。正規的研發管理,要求了過gate的時間,而過了gate之後,産品也有定級,例如,過gate之前是A級,過了gate後,有可能就變成S級了。那麼,基于‘時間’和‘定級’兩個要素,我們就可以模拟出研發的價值點數。在此基礎上,基于研發的人财兩類資源投入,就可以得出他們的效能。”

聽到我的回複,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回答:“我們的研發流程可沒有這麼嚴謹,都是研發人員自己在埋頭做事。”

那麼問題來了,這種混沌的研發狀态是不是合理呢?至少在我視野裡的優秀公司都有自己嚴謹的研發流程,某些企業,他們在每個gate上不僅僅是評估産品級别,更是評估産品的“預期ROI(投産比)”。這複雜不複雜?太複雜了。但這卻是人家的競争力所在。

大量的企業,之是以沒有嚴謹的業務流程,并不意味着這是錯的或不可能實作的,而是這個領域的leader不願意把業務流程标準化。至于為什麼不願意,一種可能是,他們視野不夠,習慣了憑手感,怕麻煩;另一種可能是,他們害怕标準化導緻自己的權力空間被壓縮。是以,他們會找出各種理由來反對标準化,什麼“流程太僵化”“實際情況太複雜”都是他們的說辭。

三是考核名額效能化之後,缺乏baseline,名額用不起來。

前面談到了名額Baseline(基線)的重要性,在确定Baseline上,最難的方法是标杆基準法。但這一步又繞不過去,因為不基于效能優勢的經營業績優勢,隻是泡沫。如何解決呢?

首先,這可能需要去市場上尋找對标的企業。不是說一種主營業務的就是對标企業,大家商業模式不同,戰略打法不同,所處階段不同……舉例來說,阿裡和京東都是做電商的,但他們一個是平台模式,一個是自營模式,能放在一起比嗎?這種甄選需要技術。

其次,即使選出了合适的幾個或某類對标企業,也要對他們的資料進行清洗,確定同口徑比較。舉例來說,某個企業通過“外包”實作了輕營運,而另一個企業則依然是自己一站到底,那麼,兩個企業的人效資料就不能直接比較。如果要比較,也必須把外包企業包出去的人員用算法“還原”回來,或者把一站到底的企業的這部分人員用算法“剔除”出去。這種清洗自然需要技術。

最後,作為baseline的數字,極大可能不是來自某個标杆企業的資料,而是一個綜合指數或動态基線。想想,難道找到五家對标企業,把他們的效能資料簡單取個平均數就可以作為baseline?這裡面依然需要技術。

如果您想讓中背景職能部門創造經營價值,就必須解決他們的考核問題,就必須紮到資料裡去。自我摸索勇氣可嘉,但真要在這個未知領域走出一條康莊大道,太難了。難不要緊,慢不要緊,關鍵是有專業人士的賦能,一步一個腳印,别走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