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卷有益”?繪本這樣挑更有意義

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啦。

“愛閱讀的孩子,運氣都不會太差。”這話有點誇張,但道理不假。閱讀習慣的培養,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親子閱讀的過程中,除了能加深爸爸媽媽和孩子的親密感情,還能幫助孩子精緻化其語言發展、增加他的了解力、欣賞力,甚至幫助孩子認字。

更重要的是,蒙台梭利說年幼的孩子具備吸收性心智,每天堅持親子閱讀,孩子不僅僅吸收的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吸收到這種生活的方式——閱讀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麼,在浩瀚的“繪本海洋”中,爸爸媽媽應該選什麼樣的書來給孩子讀呢?是不是所有的書都是适合孩子的呢?掌握這3個原則,爸媽就有主意啦!

1.優先建議“非虛構類”繪本

建議選擇内容真實的、貼近日常生活的内容。内容可以有三個層次,先從家庭環境開始,比如說我們的家庭生活、我們的家庭成員等等;再到戶外環境,比如說家庭以外會有公園、超市、醫院等,在這些特定的場景中,發生了哪些事;最後是我們文化環境中的内容,比如,動物、植物、各個不同的國家、風土人情等等。

這些内容往往存在于孩子的實際經驗當中,真實可見,因而最容易被孩子了解和吸收。

“開卷有益”?繪本這樣挑更有意義

需要注意的是,不太建議幻想類的繪本内容:比如怪獸、仙女等等。

如果繪本的主人公是動物,建議這樣來判斷:它們之間可以有語言,但是它們最好不要像人那樣穿衣服、上學、坐校車。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真實世界的認知還不穩定,還不能完全區分真假。當孩子從書本中接受了這些資訊,但是又無法在現實生活中落地和實踐,這些資訊就會懸浮在孩子的腦海裡,吸引孩子不斷去揣摩和回溯,占據他寶貴的時間和精力,也阻礙他去體驗真實的生活。

另外有一種内容也要注意,不必太早讓孩子接觸。它們真實但是并不存在于我們真實接觸的時間和空間,比如恐龍、宇宙這樣的話題。這些話題更适合6歲以上的孩子,因為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已經相對穩定,可以基于現實的基礎展開合理的想象。而太小的孩子接觸這些無法落地的資訊,也容易掉到思維的黑洞中去。

“開卷有益”?繪本這樣挑更有意義

2.圖案精美、比對内容

我們要選擇配圖圖案精美、符合内容的繪本。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去選多種藝術手法來表現的插圖,比如照片、水墨畫、水粉畫等,帶給孩子審美的熏陶。需要注意,圖案盡量不要太卡通,比如汽車上長了鼻子眼睛,原因上文已經論及。

3.語言豐富優美,字型偏大

最後,爸爸媽媽記得,給孩子選擇繪本的文字需要語言豐富,辭藻優美,字型偏大。有些娃娃體的字(設計成圓圓的卡通字型)我們成人看起來很可愛,但是其實不适合孩子去吸收漢字的形象,最好還是中規中矩的漢字。需要注意文字的量,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段逐漸增加,比如,3歲的孩子可以從每頁一句話開始,到了6歲左右就可以是每頁一段話。

這樣看下來,以後爸爸媽媽在給孩子挑繪本的時候就更有想法啦。願大家都能和孩子一起,享受珍貴的、美妙的閱讀時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