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電視劇《尚食》正在熱播。有不出意料,又有南韓網友挑出來指責,這是抄襲韓劇《大長今》。說實話,南韓網友不但格局小,曆史知識也相當匮乏,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自己隻會追劇的本質。在真實的曆史上,明成祖朱棣還是相當喜歡來自南韓的佳人。一起跟白羽了解一下

一、來自北韓的佳麗--權賢妃
在朱棣的後宮中,出身北韓的權賢妃可能是長得最漂亮的一位。在《明史·後妃傳》這種官方資料中,一般很少記錄妃子們的長相和興趣愛好。在權賢妃的傳記中出現了“資質秾粹,善吹玉箫”的說法。
有野史記載:來自李氏王朝的美女之是以如此受寵,完全是因為朱棣曾經一度想立徐皇後的四妹徐妙錦為後,遭到拒絕。恰好來自北韓的權賢妃長相酷似徐妙錦,是以一度得寵。
相傳,靖難之役中立下大功的甯王朱權曾經有幸聽到過權賢妃吹奏的一曲,心中泛酸,寫下了“忽聞天外玉蕭聲,花底徐聽獨自行。三十六宮秋一色,不知何處月偏明”的詩句。這首詩由女官司彩王氏紀錄,經得住考證。
權賢妃天生麗質,多才多藝,加之出身北韓官宦世家之家,自帶一身的文藝細菌,自然深受朱棣喜愛。永樂八年,跟權賢妃一起作為“貢女”入宮的北韓佳麗,任順妃、韓麗妃、崔惠妃、李昭儀、呂婕妤等佳麗都獲得了封賞。
朱棣對權賢妃的喜愛,已經有了愛屋及烏的趨勢。李氏北韓編寫的《李朝實錄》記載,朱棣曾授予權貴妃的老爸權執中“嘉善大夫工曹典書”的職位,月薪為二十六石。
權執中去世後,權賢妃的哥哥權永均不但繼承了父親的爵位,還接到了“彩鍛六十匹、彩絹三百匹、錦十匹、黃金二錠、白銀十錠,鈔三千張”的厚賜。
請注意,以上提到的俸祿和各種禮物,均由李氏王朝财政負擔。朱棣一代明君,北伐大元,南讨越南;下西洋,修《永樂大典》,還得抽時間“雨露均沾”,忙得不亦樂乎。
讓南韓的國庫幫自己養一幫老丈人,不得不說,這“便宜國丈”當地實在是太劃算了。權妃等人受到封賞的同時,朱棣再次向北韓下旨,索要美女。
權賢妃深受皇帝喜愛,卻死于朱棣北征的途中,葬于山東峄縣,贈谥号“恭獻”。這封号起的,十分符合南韓當時的國際地位。
二、呂魚之亂
權賢妃年輕貌美,突然不明不白地死了,自然引發了皇帝的懷疑。等到皇帝出征歸來,一名呂氏宮女向朱棣告發:說北韓的呂婕妤嫉妒權賢妃,在她的茶中下毒,導緻美人香消玉殒。《李朝實錄-世宗實錄》記載:(砒霜研造末子,胡桃茶裡頭碶殺了)。
聽聞此事,皇帝大為光火,不問青紅皂白用烙鐵折磨了呂婕妤一個多月之後才将其殺掉。不巧的是,負責調查的人又查出了告發的呂氏宮女和魚氏宮女,都有私通宦官的确切證據。
宮女與太監做“對食”,是近幾年電視劇屢見不鮮的話題,在當時卻是“穢亂宮廷”的大罪。迫于無奈和恐懼,呂氏和魚氏雙雙自殺。
這邊還沒有找出兇手,卻曝出了新的醜聞,脾氣本就火爆的朱棣,更是暴跳如雷。于是,在沒有查清此事的前提下,盛怒之下的朱棣,下令誅殺了跟呂姓宮人有關的宮女、宦官數百人。
之前的氛圍有多溫馨,後面的結局就有多碎心。朱棣下令李氏北韓國王,将呂婕妤之父以及全族統統處決。
呂魚之亂的第一階段宣告結束,事情還遠遠沒有完結。
三、黃妃的廁所奇聞
永樂八年十月,李氏北韓進貢給朱棣的第二批貢女抵達京師。這次以鄭妃為首的佳麗,相貌十分平庸,實在讓皇帝提不起“深入了解”的興趣。
于是為了防止北韓國王敷衍了事,永樂十五年,朱棣派太監黃俨到北韓挑選美女。這次的入選的是以容貌出衆的韓麗妃與黃妃。
太監黃俨的工作作風充分證明了: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真谛。因為他隻顧着為皇帝選美女,卻忽略了最重要的“處級”問題。
黃俨帶着入選的一衆美女班師回朝,臨近京城時黃妃就出了狀況。史籍記載“到一夜小便時,陰出一物,大如茄子許,皮裹肉塊”。原來,黃妃容貌豔麗,生活作風卻不甚檢點。雖然沒有結婚,卻與姐夫金德章有私情。
史官真是厲害,雖然沒有明說這條“廁所奇聞”但是詳細記錄了黃妃上廁所時,拉出這條“茄鲞”的尺寸、大小,以及組織構成,帶給後人無數遐想。
到了京城之後,黃氏的美貌果然讓朱棣龍顔大悅,于是賞賜黃氏家人許多财物(還是由李氏北韓國庫提供)。宮中哪有不透風的牆,黃妃得寵後,她的廁所小産“新鮮事”被人曝光,以前的私生活也被一一扒出。
朱棣得知真相後大怒,诘問李氏北韓“曾與姊父金德章、鄰人皂禁通”。。。好家夥,就連鄰居老王也參與進來了。
朱棣一聽這還了得,為了戴綠帽子這件事,差點打算提兵滅了李氏北韓。“帝怒,将責本國”。最後,還是北韓的韓麗妃苦苦求情,朱棣才勉強壓下火氣。
黃妃臉上被刺字,發配冷宮,幸免一死。
四、呂魚之亂的餘波
呂魚之亂事後經過多方查證,終于水落石出。當初,呂宮人隻是利用朱棣對權賢妃的感情,除掉自己的政敵呂婕妤而已。
得知自己被蒙蔽的朱棣咬牙切齒,下令将此事徹查到底。于是,已經平靜的事件再次掀起滔天巨浪。在辦案人員的大刑伺候下,宮裡的人開始胡亂攀咬。
特别是已經臉上刺字,心理嚴重扭曲的黃妃“援引他人甚多”。這一冤案事發地在北京,在株連的情況下大批南京宮女也受到牽連。
任順妃被迫自缢身亡,崔惠妃因病滞留南京,反而逃過一劫。
李昭儀在被處斬之前沒有誣陷過任何一人“等死耳,何引他人為!我當獨死”。于是,香消玉殒。
值得一提的是韓麗妃,她受到牽連之後被幽禁,她平素對人非常溫和,守門太監悄悄給她送飯,才幸免于難。《李朝實錄》記載“其國諸女皆被誅”,最終皇帝誅殺了兩千八百多名宮人。
朱棣死後,韓麗妃以及所有皇帝生前的妃子全部殉葬。韓麗妃的奶娘金黑,一直到英宗朝時才回到北韓。是以,《李朝實錄》中才有了明朝殉葬的詳細記載。
《李朝實錄》畢竟是高麗棒子的一家之言,其中記載有極度誇張的成分:“凡連坐二千八百人,皇帝皆親臨剮之”。
老白大緻算了一下,剮一個人需要3600刀,按照每天一個人的進度,朱棣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不批奏折,不上朝,總共要剮出10080000刀,曆時将近10年,幾乎就是無稽之談。
朱棣肯定不知道後世的南韓人喜歡各種“文化侵占”,要南韓宮女陪葬,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防止國粹外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