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雕刻技藝刻出美麗新生活

近日,記者在桓仁滿族自治縣普樂堡鎮的版畫創作基地看到,手工藝人辛志秋正在專心地制作版畫。“我現在刻的是《欣欣向榮》,一把刻刀、一塊木闆,這手藝看起來簡單,其實大有學問,講究心手合一、眼到手到。就拿這幅《欣欣向榮》來說,我不用描樣子,隻用一把刻刀就能一氣呵成。”說話時,辛志秋手中的刻刀依舊一刻不停,如行雲流水般自然。

雕刻技藝刻出美麗新生活

據介紹,1988年,桓仁版畫藝術傳承人陳東明回鄉創辦了桓仁版畫創作基地,多次舉辦農民版畫教育訓練班,先後共教育訓練了百餘名版畫愛好者,辛志秋就是其中一位。後來,随着《春》、《磨房》《富》等多幅版畫被中國美術館、中國民間美術博物館、民族文化宮等收藏,版畫這一技藝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漸提升。1994年,陳東明以版畫藝術為基礎,對木制工藝品進行研發與創作,使版畫藝術與木雕工藝得到完美結合。創作素材多取自桓仁地區常見的花鳥魚蟲、山川河流等,融入高句麗、滿族和山地文化,地域生活氣息濃郁。這樣一來,作品便順理成章地成了很多身處外地遊子們寄托鄉愁的載體,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産品先後打入了北京、山東、河北等市場,憑借版畫這一傳統技藝,辛志秋的年收入可達3萬多元。

當記者走進遼甯東明工藝品有限公司的木雕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十幾位農民師傅正在一絲不苟地加工各式木雕産品。“現在這裡已經成為省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一共有20 多個木雕技術工,他們原來都隻是鎮裡普普通通的農民,這些年他們都靠着木雕手藝過上了好日子。”鎮黨委的同志說。

如今,遼甯東明工藝品有限公司已在全國建立了30多個銷售管道,吸收百名農民就業。公司依靠版畫、木雕工藝品等七大系列1000 多個品種,實作年産值300多萬元。農民在農忙時打理農田,在農閑時到工廠雕刻版畫、木雕工藝品,人均年收入3萬多元。

“版畫技藝代代傳承,材料和技法不變,内容得創新。老一輩兒手裡,都是些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的内容,到了俺們這兒,版畫得緊跟時代變化,得有新表達、新内涵。”陳東明激動地說。

本報記者 肖乙瑾

詳見《本溪日報》3月8日 二版

雕刻技藝刻出美麗新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