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冼東妹的三重身份和一個信念

中國新聞社太原4月9日電:《姐姐的三重身份與信仰》

中國通訊社記者 胡健

從競技場搬到看台後,作為中國唯一赢得奧運會的柔道運動員,俞冬梅将柔道的受歡迎程度提升為三人組。面對即将到來的東京奧運會,她唯一的信念就是兩屆女子柔道奧運金牌将回歸中國。

在山西省太原舉行的全國柔道錦标賽上,于冬梅以中國柔道協會主席的身份亮相。展望東京,嫂子的話之間有很多自信。

馬振钊、楊俊霞、徐世軒、王豔都是被俞冬梅脫口而出的中國女子柔道隊員,而奧運冠軍燕東嫂子的輕量級則不同,目前中國女子柔和的運動員表現出了較大的水準優勢。

"大水準一直是中國女子柔道的主導運動,多年來,以馬振钊、徐世璇為代表的78公斤級隊伍,仍有望在東京奧運會上奪得金銀,但仍存在較大挑戰。"餘冬梅說。從曆史上看,莊曉燕、尹文和楊秀麗都是重大賽事的奧運冠軍。

在一周前結束的2021年世界柔道大滿貫上,徐世軒在女子78公斤級比賽中獲得了一枚銀牌。馬振钊3月在格魯吉亞第比利斯舉行的世界柔道大滿貫比賽中完成了78公斤級的成績。

作為廣東省重磅競技體育訓練中心的主任,俞冬梅一直緻力于将柔道帶入校園。廣東省開平市翠山湖實驗學校是當地的一所柔道專科學校,餘冬梅曾多次通路過這樣的專校,在青少年人群中推廣柔道運動。

目前,中國大約有70或80所柔道專業學校,還有近300個各種柔道俱樂部,餘冬梅說。"這比2008年多了十幾倍。作為平台,各級柔道協會應該培養更多的教練,這不僅解決了專業化的問題,也解決了退役運動員的再就業問題。

2018年9月,國際柔道聯合會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了名人堂入選儀式,她成為第一位入選國際柔道聯合會名人堂的中國人。2019年4月,她當選為亞洲柔道聯合會副主席,面對這第三個身份,她承認負擔更重。

"柔道教會了我謙卑,讓我不斷挑戰自己,相信自己。它造就了我,教育了我,是以它今天也會有我的今天。未來,我願意為中國柔道和世界柔道做出更大的貢獻。"我不知道,"嫂子說。

出生于1975年的餘冬梅是中國第一位奧運柔道冠軍,她不僅在雅典奧運會上獲得了52公斤級金牌,複出後還成功衛冕了北京奧運冠軍,成為中國奧運史上第一位冠軍母親。2009年,餘冬梅在第五屆全運會上再次登頂,之後正式宣布退役。(完整)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