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局勢持續緊張,美國滞脹幽靈将重制,1016噸黃金已運抵中國

作者:BWC中文網

3月7日,有新消息稱歐盟和美國考慮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而使得俄烏局勢持續緊張,全球市場開始大規模避險,油價大幅逼漲至每桶130美元,現貨黃金更是直接跳漲一度刺穿2000美元/盎司關口,IMF在3月5日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目前俄烏沖突局勢仍處在快速緊張變化中,對全球經濟前景充滿不确定性。

俄烏局勢持續緊張,美國滞脹幽靈将重制,1016噸黃金已運抵中國

世界黃金協會在3月2日發表的報告也認為,随着俄羅斯烏克蘭局勢持續更新引發全球關注,曆史資料表明,在與重大地緣危機相關的尾部事件中,黃金往往能夠有積極反應,盡管金價會出現明顯波動,但往往會在事件發生後的幾個月内仍維持高位。

俄烏局勢持續緊張,美國滞脹幽靈将重制,1016噸黃金已運抵中國

同時,華爾街更是擔心1970年代的美國滞脹幽靈将重制。根據MSCI風險管理團隊提供的壓力測試模型,如果出現滞脹,那麼,美國的股票、美債組成的多元化投資組合最終可能虧損13%,巴裡克黃金公司CEO也表示,如果俄烏沖突持續,歐美金融市場将面臨“崩潰的風險”,這有利于黃金,同時,美聯儲在3月的加息力度料也将不足以将美債實際利率推高至正值。

而從長期來看,作為黃金主要買家的全球央行對黃金的需求仍将受到供應鍊短缺、新冠疫情、高通脹、地緣戰略風險和高估值資産回調等外部因素的支撐,而以上這些都将對黃金有利,因為配置黃金可以作為一種風險對沖手段。

俄烏局勢持續緊張,美國滞脹幽靈将重制,1016噸黃金已運抵中國

世上最大實心金磚重達220公斤儲存于中國的一家黃金博物館中

世界黃金協會調查顯示,21%的全球央行将在2022年會繼續購買黃金,仍将作為國際儲備的關鍵組成部分。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央行大幅購買463噸黃金,增長82%,比最近五年的平均水準高出39%,截止1月的5年内,全球央行的購買量高達2285噸,創下美元與黃金脫鈎那年以來的最快購買速度紀錄。

俄烏局勢持續緊張,美國滞脹幽靈将重制,1016噸黃金已運抵中國

全球央行購買黃金速度加快

比如,據IMI國際委員在3月6日公布的資料,截止3月1日的18個月内,22個位于歐洲東部的央行購買了英鎊危機以來最大數量的黃金,再比如,俄羅斯和土耳其多年來一直是全球央行中主要的黃金買家,并把黃金當成了一種重要的貨币資産和抵禦歐美金融限制的盾牌,一種獨立于美元強權之外的力量。

正如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所說,黃金作為市場緊急時需要的戰略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它更好的東西可以替代。比如,俄财政部建議俄羅斯居民在目前不穩定的形勢下,可以選擇投資黃金,用黃金完全可以替代美元。

俄烏局勢持續緊張,美國滞脹幽靈将重制,1016噸黃金已運抵中國

截至2月4日,俄羅斯黃金儲備約為2300噸

世界黃金協會在3月3日釋出的資料顯示,黃金正在成為搶手的避險資産,1月,全球黃金ETF在亞洲和北美基金的主導下流入46.3噸,創下10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而中國市場就占到亞洲黃金ETF總流入量的60%以上。該協會公布的《2022年中國黃金市場展望報告》中稱,在中國人的投資組合中,黃金或能夠扮演重要的戰略角色,在财富保值上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的黃金進口量和消費有望維持其強勁勢頭。

據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在3月2日援引瑞士和迪拜海關資料顯示,随着中國這個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市場的複蘇,截至3月1日的12個月内,瑞士和迪拜對中國市場的黃金出口量增長至四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其中最近的一批約有198噸黃金已經在1至2月份期間從歐美運抵中國市場,另據海關資料顯示,中國在2021年進口了高達818噸黃金(大幅高于2020年的128噸,具體資料細節請參考下圖)。

以上這些市場統計資料表明,自2021年以來,至少有1016噸黃金已經運抵中國。不過,中國市場從瑞士和迪拜進口的黃金并不總是每次被申報,但據該美媒分析稱,自2000年以來,僅通過境外市場就有超過6700噸黃金進入該國。因為,無論是進口、開采還是回收黃金,大部分進入中國的黃金都經過上海黃金交易所(SGE),因SGE是中國黃金市場的核心,是以,對SGE黃金提取的分析将為中國的真實黃金規模和需求提供了一個觀察視窗(具體資料細節請參考下圖)。

以上這些展現了那些聰明的全球央行對貨币的真正價值有了清晰的認識,因為當地區沖突風險增加、滞漲和通脹壓力及不确定性增加後,這時的黃金将重新呈現金融屬性,已經不是邊緣資産,這也使得黃金的流動方式出現逆轉,更多可能是作為戰略資源向非美元國家的央行和新興市場投資者流動。

華爾街老兵,資深經濟學家Jim Rickards進一步解釋稱,由黃金或本币支援的數字貨币或數字黃金錢包的發展料将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和使用份額,且比大多數人預期得更快結束。因為當美國自2020年以來開啟無底線的印鈔放水政策使得通脹肆虐時,美聯儲可能會失去對通脹的控制,這也使得外國央行開始抛售以美元計價的資産,以置換黃金等非美元資産,以尋求多元化的國際儲備(具體資料細節請參考下圖),正如下面這張由IMF和世界黃金協會為我們提供的資料圖表所示,目前全球央行去美債化的趨勢仍在繼續。

據美國财政部在2月16日最新釋出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2021年12月,包括中國和日本等在内的至少有20大美債持有者大幅抛售了480億美元的美債,且為去年5月以來最大規模的美債資金外流(具體資料細節請參考下圖),同時,這股抛售美債的趨勢到此并沒有結束。

因為美債官方資料會有兩個月的延遲,随着2022年1月以來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在1.8%至2.03%區間震蕩,今年前兩個月料将會看到有更多的央行抛售美債,交易員們堅信美債收益率勢将攀升至3%,債券收益率與價格成反比,收益率上升代表抛售大于購買量,最新的消息正在回報這個趨勢。

據美國石英網站援引的一些經濟學家的最新觀點分析認為,雖然,美聯儲主席3月2日在國會金融委員會作證時認為現在加息是合适的,但仍無法使得美債實際收益率轉化成為正資料值,随着美債實際收益率長期處在負值區間(扣除通脹後),這也意味着處于40年以來的高位通脹已經對沖了美國的利息成本,存在隐性違約的可能性,這也使得包括日本、中國、英國、俄羅斯、土耳其、德國等在内的全球央行級别的美債投資者很有可能會在2022年繼續大幅度抛售美債,如果随着通脹風險增加和美國濫用SWIFT制裁工具,也存在在清零美債的可能性。

俄烏局勢持續緊張,美國滞脹幽靈将重制,1016噸黃金已運抵中國

因為,現在美國的宏觀環境是将其數萬億債務赤字進行貨币化,而BWC中文網财經研究團隊也在不同的場合強調,在任何重大金融市場危機中,都需要有着冷靜的頭腦,這也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黃金可能将再次恢複支援貨币或特别提款權。甚至,荷蘭央行還在其網站上暗示黃金可以再次作為建立金融貨币系統的基礎,似乎正在贊成金本位,更是出乎市場的意外。(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