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打卡的人,将來會變成怎麼樣?讓我們拭目以待。我組織了一個打卡活動,希望大家踴躍參加。
有一個勵志故事:
在中國的最東邊生長着一種竹子,名叫“毛竹”。那裡的農民到處播種,每天精心培養,等待着種子萌芽,即使農民幾年來一直精心照顧,毛竹4年也隻不過長3厘米。别的地方的人看到這種情景,搖着頭表示完全不能了解。會這樣想:花這麼長時間種它做什麼,浪費時間和精力。
但是,竹子5年後以每天足足30厘米的速度生長着。這樣隻用6周就可以長到15米,這裡瞬時間就可以變成郁郁蔥蔥的竹林。雖然4年間隻長了3厘米,但從第5年開始了暴風成長,6周時間好像發生了不可思議的變化。
但之前的4年間,毛竹将根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平米。
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即使拼了命去努力也看不到成果或者即使不被人知道也堅持到底的人們。
當我們看到他們的時候,也許會認為他們很不幸或認為他們是傻子,但他們并不是不在成長,而是在紮根,很深很結實的根。等到時機成熟,他們會登上别人遙不可及的巅峰。
也許你現在做的事情看不到成果,但不要害怕–你并不是沒有成長,而是在紮根。

學習不能一步登天,而在于積累,好多人就沒熬過那3厘米。
有一些同學想要入門機器學習,并且想要問我請教一些學習經驗,我給出的建議總是很樸素,就是持續不斷的學習,堅持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學會、掌握一點新知識。
堅持一定能成功嗎?我隻能說,堅持的人,成功的機率大一點,大部分人,應該做大機率的事情。
我分享下我讀博士的作息:
早上6點20起床,7點到達實驗室,中午休息半小時,下午5點到7點體育鍛煉(遊泳或者跑步),晚上10點離開實驗室,11點20睡覺,一周6天以上。
自律讓我學習和體質上有很大的進步。(我通常是跑步和遊泳,這是我的成果,當時年齡40周歲8個月)
當然,一個人孤獨的堅持是困難的,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和幾位朋友組織了每周學習打卡的項目。到現在,這麼項目已經啟動了一個多月了,我們把它放到了 Github 上面,來簡單看下大家其中一周的打卡情況。
這次的項目,本身也是一次關于堅持的嘗試,從啟動開始到現在,也不是所有的同學都堅持下來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能夠在業餘時間不斷給自己進行充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列出一個資料, ML 打卡:最初 13人,中途加入1 人,目前 8 人,減員 6 人;NLP 打卡:最初 6 人,目前 6 人,減員 0 人;CV 打卡:最初 8 人,中途加入 1 人,目前 5 人,減員 4 人。可以看出,表現最優秀的是 NLP 打卡的同學們,他們每周都按時完成學習心得分享,從未有人中途退出。在他們當中,也有 996 的程式員,繁忙工作之外的堅持更為不易。
由于這一次學習打卡的實踐很成功,很多知識星球裡的同學詢問如何參與進來。之前考慮到打卡的品質以及我個人的精力,隻是在小規模範圍内試行,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實踐,我決定将機器學習打卡推廣開來。
經過一些嘗試,發現「小打卡」這款小程式能夠提供很好的打卡體驗,開始對熱愛學習的同學免費開放。每天優秀的打卡主題,我也會同步到知識星球中。
打卡主題分為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