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教你怎麼樣買筆記本電腦。

 當購買筆記本電腦時,要根據用途對機器配置進行選擇。比如說想用筆記本電腦來做圖形的話,那就要求筆記本電腦的處理器速度要快、顯示卡要好、顯存要高而且液晶顯示器的分辨率也要高。如果經常外出攜帶,建議選擇一些超輕超薄的機型。如果隻是作一些文檔處理的話,機器整體的速度可以要求不要太高。

    總之,要根據用途來選擇一款适合你的筆記本電腦。

    2.筆記本電腦的結構選擇

    選擇筆記本電腦除了考慮它的用途外,再就需要考慮它的結構性。

    這裡講的結構是指它的外形結構。在前一章我們講過筆記本電腦大緻可分為四個系列:即全内置型、光驅—軟驅互換型、全外挂型(超輕超薄型)及軟驅外挂型。

    如果你經常出差攜帶的話,建議你選擇一款全外挂型(超輕超薄型)或軟驅外挂型的,這樣可以減輕您的負擔。如果經常在野外工作的話,建議您選擇一款全内置的機型,雖然這樣的機型很重,但卻很實用。對于年輕漂亮的女士,當然要選擇一款輕巧又漂亮的機型。

    3.筆記本電腦外殼的選擇

    筆記本電腦的外殼對于保護筆記本電腦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使筆記本電腦在受到外力沖擊時得到有效的保護。在對筆記本電腦提出更輕、更薄、更佳的移動性能時,筆記本電腦内部器件也同時發生了質的變化。

    為了保護好内部那些嬌貴的器件,在外殼使用的材料上也有了一些轉變。已曆經了三代的變化,分别是:硬度塑膠外殼、鎂鋁合金外殼、碳纖維加強型钛複合材料。

    傳統的筆記本電腦多采用硬度塑膠外殼,其重量大、強度低且散熱性差,在受到外力沖擊時外殼很容易破裂,進而造成了内部元器件的損傷,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筆記本電腦不同于台式電腦,它的內建度高、内部空間狹小,采用塑膠外殼的筆記本電腦,内部的熱量無法及時散發出去,筆記本電腦内部長時間處于高溫狀态,對内部元器件的壽命有很大的影響。是以,絕大部分廠商已經棄用了這種材料。

    目前,很多廠商已經采用了散熱性較好、抗壓性較強的鋁鎂合金材料。鎂鋁合金質堅量輕,其硬度比傳統的塑膠機殼強,而且外觀比較精美,并能比較好地解決散熱問題,因而成為了目前便攜型筆記本電腦的首選外殼材料。鎂鋁合金在強度上的獨特優點可以有效地保護液晶顯示器在外力擠壓時免受損傷。它的散熱性也非常好,但是有利必有弊,散熱性能好了機器内部的溫度下來了,但散發出來的熱量常常造成使用者不舒服的感覺。

    另外,鋁鎂合金在嶄新的時候光彩照人,但使用過一段時間後,邊邊角角的地方會出現明顯的退色現象。

    基于鋁鎂合金不足之處,IBM公司研發了一種更有效更優質的材質——碳纖維加強型钛複合材料,造價昂貴的金屬钛是太空時代的産物,以前它主要是用于那些要求高強度、低重量應用的特殊場合而已,現在卻應用在了筆記本電腦上。

    在“無線”技術逐漸成為筆記本電腦标準配置的今天,超強外殼材料也應該理所當然地成為無線應用環境下的最佳選擇。钛複合材料在筆記本電腦上的應用,也有效地防止了惡劣環境給無線連接配接帶來的隐患。

    4.筆記本電腦CPU的選擇

    CPU作為電腦發展的标志,一直倍受人們的關注。

    無論是台式電腦還是筆記本電腦,人們選擇時首先要考慮CPU是什麼類型的。由于Intel猛烈的廣告宣傳,國人心目中的電腦标志就是Intel的CPU。

    在以前,CPU的速度對整台電腦的性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随着技術的發展,整機性能的瓶頸已不再是CPU了。同一個檔次的CPU在性能上不會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說Intel的1.6GHz的CPU與1.7GHz的CPU對于一個普通的使用者來說它展現的性能差别不會很大,或許根本感覺不到它的變化,還不如多加一條記憶體來提高整機性能的效果好。

    0.1GHz對于使用者整機的性能不會有很大的提高,但廠家商家會把它作為一個很大的賣點,往往在整機價格上,會多出百元或幾百元甚至近千元。在整機選擇時,CPU隻作為選擇的一項标準,對于CPU的速度無須要求過高,在同一個檔次内夠用就行。因為仍需考慮整機的成本效益。避免造成“大馬拉小車”的資源浪費。

    在我們的印象中,無論是台式電腦還是筆記本電腦,在CPU的選擇上,毫無疑問Intel是首選。的确,Intel在這些方面做得很優秀,也正因為它的優秀遮住了我們的雙眼,隻看到了它的閃光點。

    其實,我們忽略了很多優秀的産品,比如說AMD的CPU、全美達的CPU、VIA的CPU。它們各有特色,與Intel一起共同分享着處理器這個巨大的市場。

    AMD是業界第一個為筆記本電腦推出64位的CPU,而且AMD的CPU具有較高的成本效益。全美達雖然推出不久,但因它獨特的處理方式和低電壓低功耗低熱量的性能很快被應用于超輕超薄型筆記本電腦。SONY的C1系列是最經典的應用。VIA的“中國芯”——漢騰處理器,雖然沒有像Intel、AMD那麼強大的處理功能,但它的低發熱量是低端筆記本電腦最佳的選擇。

    除了專用CPU應用于筆記本電腦以外,還有些廠商會采用台式電腦上的CPU。對于目前的技術這樣做是可行的,因為筆記本電腦與台式電腦的差別在于散熱和功耗的問題。如果能解決散熱和功耗的問題,整機的價格會與使用專用CPU的筆記本電腦略有不同,對于使用者是有益的。最重要的是不要被非法經銷商所欺騙,把采用台式CPU的筆記本當專用CPU的筆記本。

    采用台式CPU的筆記本無論哪個廠家生産,共同點就是有點厚、有點重,片面地說隻有這樣才能保證系統的穩定。再一個特點就是它的工作電流大,就以COMPAQ的EVO N1000V來說,它用的是台式Pentium 4 2.0的CPU,電源擴充卡的輸出額定工作電壓為18.5V(屬于正常),額定工作電流為4.9A(屬于較高)。這樣看來,一台采用台式電腦CPU的筆記本電腦的額定功率近100W,而采用專用CPU的筆記本電腦的額定功率才60W多。

    5.筆記本電腦主機闆的選擇

    筆記本電腦的主機闆是整台筆記本電腦的核心,而一般使用者在購買時是看不到其内部的。普通使用者需要了解的是主機闆的主晶片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北橋晶片組,因為晶片組又是主機闆的核心。晶片組的不同,決定了CPU類型的不同,對記憶體的最大支援的不同,以及是否支援USB 2.0功能等。比如說,Intel的Pentium 3采用的是Intel 830晶片組;Pentium 4采用的是 Intel 845 和Intel 852 晶片組,迅馳采用的是Intel 855晶片組。

    Intel的晶片組一般應用在高端筆記本電腦上,如VIA、SIS、ALI、ATI等晶片組廠商的産品應用于中低端筆記本電腦上。晶片組的價格也會對筆記本電腦的成本産生不小的影響。

    在晶片組領域,Intel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同于别的廠家的晶片組,Intel有專門移動版本的晶片組。如Intel 855,而有些廠家是從台式晶片組改裝過來的,在功耗和性能上達不到最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