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克龍與普京達成交易,俄軍再次靜默,法國或說服澤連斯基投降?

在俄烏沖突進入第十一天的僵持之際,馬克龍與普京的一通電話卻是打破了戰場上的“甯靜”。

根據中新網援引俄羅斯衛星網的報道,在當地時間3月6日,馬克龍與普京通過電話再次就俄烏沖突問題交換了意見。在通話過程中馬克龍表示希望普京能夠再次開放人道主義走廊,為被困在戰區的烏克蘭群眾撤離提供便利。

經過多方考慮之後,日前俄羅斯人道主義反應指揮部表示,自當地時間3月7日10時起,烏克蘭境内的俄軍将會再一次進入“靜默狀态”,并在包括馬裡烏波爾、基輔、哈爾科夫以及蘇梅四大烏克蘭城市周邊建立人道主義走廊,幫助當地居民撤離。

馬克龍與普京達成交易,俄軍再次靜默,法國或說服澤連斯基投降?

這也是俄軍自3月5日10時進入“靜默狀态”并在8個小時之後因烏方未能幫助當地群眾撤離而再度重新組織進攻之後,第二次“停火”,為烏克蘭群眾提供人道主義幫助。同時這一次建立人道主義通道的範圍相較于第一次停火也有了不小的拓展。

實際上第一次停火為群眾提供撤離通道的區域隻有馬裡烏波爾一座城市,而這一次直接拓展到了四個地區,顯然俄方此次“停火”還是十分具有“誠意”的。

同時相較于第一次停火,俄軍也是“吃一塹長一智”,增派無人機對當地居民的撤離過程進行監控,徹底消滅了烏克蘭軍方借着“撤離”拖時間的可能。

同時這樣的監控也能夠進一步為烏軍施加壓力,但凡能夠拍攝到烏軍阻攔當地居民撤離的情況,都将成為俄方重新奪回國際輿論高地的有力證據。

馬克龍與普京達成交易,俄軍再次靜默,法國或說服澤連斯基投降?

而能夠實施這樣的監控,也從側面證明了目前俄軍還是能夠掌控目前戰場局勢的。畢竟若是俄軍真如烏克蘭政府宣傳中的那麼不堪,恐怕也根本沒有心力去監控群眾撤離的過程。

而普京之是以願意建立“人道主義通道”,除了老生常談的休整部隊、交換戰俘、等待物資援助之外,更多的恐怕還是出于外交層面的考量。

畢竟這一請求最先是由馬克龍提出,而在俄烏戰争爆發之前,馬克龍還曾到訪俄羅斯,顯然普京與馬克龍之間還是存在着一定共識的。而普京之是以願意賣馬克龍“一個面子”暫時停火,其背後恐怕還藏着更大的一筆交易。

目前俄烏沖突對歐洲能夠産生的現實影響之中,最大的問題便是源自于烏克蘭難民。根據環球時報報道,自戰争爆發伊始,已經有超過150萬難民逃離烏克蘭。而這些難民的去處隻有一個,那便是借道波蘭湧入歐洲。

馬克龍與普京達成交易,俄軍再次靜默,法國或說服澤連斯基投降?

同時随着戰事發展,這樣的難民規模還将繼續增長。這顯然是歐洲無法接受的。因而馬克龍乃至于整個歐洲都十分迫切地希望戰争能夠早日結束。

而解決難題的鑰匙顯然揣在普京身上,因而馬克龍才會在戰争爆發之後三番五次地尋求與普京進行對話。普京在開戰之後自然也不會善罷甘休,但在戰争中途突然停火,則是意味着馬克龍與普京之間已經達成了某種交易。而馬克龍手中握着的唯一籌碼便是對澤連斯基的影響力。

這一停火的視窗期,很有可能就是普京留給馬克龍勸阻澤連斯基“放棄抵抗”的最後機會。同時對于澤連斯基來說,戰争進行到這一步,他比任何人都更為清楚,烏克蘭軍方能否撐得住俄軍的進攻。

馬克龍與普京達成交易,俄軍再次靜默,法國或說服澤連斯基投降?

在目前受不得傷害當地居民的限制而畏手畏腳的俄軍進攻之下,烏克蘭都已經徹底喪失了制空權,其地面部隊的生存空間也遭到積壓,倘若俄軍放開手腳,烏克蘭軍方根本沒有組織有效抵抗的可能。同時北約也已經數度明确不會“下場”,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澤連斯基恐怕早就已經無力繼續支撐。

若是俄方能夠借着馬克龍為澤連斯基留一道梯子下台,對于戰争雙方來說都是最好的結果。如今普京已經率先表态願意“收手”,接下來就要看澤連斯基是否願意“接戲”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