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範學道報師恩尋荀玫 王員外叙鄉情幫葬母

作者:潇灑士大夫

範進欽點山東學道,官憑文書均已帶齊,準備去山東任職。臨行前去叩見他的恩師周進,周進已由學道升任國子監司業了,二人叙禮已畢,周司業對範進說:“我雖然是山東人,但家裡都挺好的,也沒有什麼事需要幫忙的,隻是我在汶上縣薛家集當老師的時候,有一個叫荀玫的小孩,七八歲的樣子,父母都是種地的,不知道堅持讀書了沒有,現在十來年了,如果也參加考試,就關照關照,也了卻我一番心願。”範進牢記在心,就去山東赴任了。

範學道報師恩尋荀玫 王員外叙鄉情幫葬母

沒想到縣試、府試、進學一下子考了大半年,把這件事給忘了。直到第二天要發榜了,才想起來,心想:“這辦的啥事,老師托我汶上縣荀玫,我怎麼并不照應?太大意了。”慌忙在生員等次卷子裡查,沒有;又把落榜的童生卷子,名字、座号,一個一個對着查,還是沒有;範進心裡發急:“難道他沒有考,不行,要是考了我沒找到,将來怎麼見老師?”手下從業人員也跟着他發急。你說範進怎麼不發急?沒有中進士前,周進是給他又找關系又出錢,範進曾這樣和他老師說:“門生終身皆頂戴老師高厚栽培。”也就是說老師的大恩大德、終生難忘。老師交代的事辦不了,他能不急。正在這時,一個年老的從業人員牛布衣告訴範進:“為何不在前日錄取的十幾張卷子上查查?說不定文采好,已經錄取了。”範進恍然大悟,忙把已經錄取的十幾張卷子拿來,對一對名字,頭一個就是荀玫。範進看罷,不覺喜逐顔開,一天的愁都沒有了。

第二天,發榜了,範學道一一點評生童,一等、二等、三等都過了,四等第一名汶上縣梅玖,這個梅玖就是周進在汶上縣薛家集當老師時取笑他的梅進學。範進發怒道:“做秀才的人,文章寫到如此地步,可見不守本分。”梅玖說道:“考試那天我生病了,糊裡糊塗的。”範進正要按律責罰他,梅玖急了:“國子監周進也是我的老師,望大老爺看在老師的份上,開恩罷。”範進一聽,趕緊免打,對梅玖說:“你既然是周老師的門下,就應該用心讀書,你寫這樣的文章,豈不丢老師的人?下次科舉時還是這樣,一定要責罰你。”喝道:“趕緊出去”。接着傳新進儒童進來,汶上縣頭一名荀玫,隻見荀玫眉清目秀、意氣風發。範進就問:“你可是周蒉軒老師的學生?”荀玫回答:“那是我開蒙的老師,”範進說:“那就對了,我也是周老師的學生,出京時,老師讓我關照你,沒想到你考了個第一。以後一定要用心讀書,繼續上進啊。”荀玫跪着謝了。

範學道報師恩尋荀玫 王員外叙鄉情幫葬母

次年錄科,荀玫又考了個第一,果然英雄出少年,到省試,又考上了,進京會試,中了第三名進士。此時荀玫的父親荀老爹已經去世,他這一路走來,路費、學費、報名費,又是拜恩師,拜同科,答謝鄉民花費不少錢,中了進士也隻能租房居住。明朝規定,舉人中了進士,必須在住處擺起公座讓下級來磕頭拜見。這一日正磕着頭,聽見外邊喊:“同年同鄉王老爺來拜。”荀玫站起身迎了出去,王老爺正是周進在薛家集教學時吐了一地雞骨頭、瓜子皮的王舉人,大号王惠。此人家境富饒,過得很是滋潤自在,五十多歲才考中進士。隻見他胡須皆白,走進門一把拉着荀玫的手說:“年兄,我和你可不是一般的同年兄弟啊!”說着話,兩人平磕了頭,坐下,就說起了多年前的一個夢,夢見自己和一個叫荀玫的同年進士,當時覺得你年齡那麼小,怎麼可能?沒想到我們都是“天榜有名”啊!”荀玫說:“我年齡小,你我即是同年又是同鄉,很多事你得多指點指點。”王進士道:“這是你租的房子,這麼小,搬我那住行了,我自己買的房,離朝綱又近,将來殿試,一切事都友善。”不由分說,讓下人搬了行李就走。公布名次那天,荀玫殿在二甲,王惠殿在三甲。都授了工部主事,不久轉為員外郎。

範學道報師恩尋荀玫 王員外叙鄉情幫葬母

這一天,兩人閑來無事,正在客廳閑談,王員外的家人來報,說是荀玫的老母親去世了,荀玫當場哭倒在地,稍後醒來,兩人商量,馬上就要安排工作,去任縣官,太守、知府去了,這可怎麼辦,于是兩人決定去找周進、範進兩位老師,兩位老師也沒有辦法。荀玫隻得回家丁憂。

範學道報師恩尋荀玫 王員外叙鄉情幫葬母

王員外說道:“你是個寒士,也沒有錢,不如我也告個假,和你一塊給老太太發喪”。荀玫拗他不過,隻得聽他的,一塊回去給老母親治喪。一連七日,司、道、府、縣都來吊唁,百十裡外的人,男男女女、扶老攜幼都來看,很是風光。整整鬧了兩個月才結束。王員外前前後後共借了上千兩銀子給荀玫,才回京城。正趕上報錄人來叩喜,授南昌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