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閉症家長需要盡早注意孩子的這項能力,為長大做準備

本文首發于公衆号:暖星社群

暖星社群面向孤獨症(即自閉症)群體的綜合平台——彙集各地孤獨症康複機構資訊,孤獨症知識,資深康複師資訊及相關學習資源。讓孤獨症群體生活得更好~

———————————————————

孩子長大了,身材也變大了,以前小的時候還能控制住,現在他比我都高,有的時候拉都拉不住;

孩子愛發脾氣,大吵大鬧,面對孩子的情緒,身為父母及老師真的頭痛,常常隻能用責備和抑制孩子怒氣的方式。

......

在調查了很多大齡孩子的家長後,他們一緻認為,孩子成年後,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情緒行為問題。

那麼,怎樣了解孩子的情緒?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時,我們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些參考。

孩子也有需要了解的困難

語言表達能力不佳、因果概念差、同理心弱、沖動性強都是引起孩子産生情緒問題的根因。他們無法了解自己的行為會給别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進而導緻被責備繼而會引發負面情緒。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做父母的可以怎樣引導呢?

情緒是自然産生的感覺,是個人對環境裡所發生的事的主觀感受,并沒有對與錯。

父母應該在當下先同理孩子和傾聽,但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同理孩子的情緒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緒當成工具來對父母予取予求,要讓孩子明白,所有他的感覺都可以被接納,但不當的行為必須被規範。

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被父母接受了,他們自然會慢慢的把心情沉澱下來,然後借機會适度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并以适當的方式釋放情緒,給他們時間實際練習面對和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的機會。

自閉症家長需要盡早注意孩子的這項能力,為長大做準備

應對孩子當下情緒父母 “可以” 做的幾件事

1、協助孩子覺察自己的情緒并表達出來

情緒管理的基礎是自我覺察,有時孩子并沒覺察到自己在發脾氣,我們可以說:「你哭的很傷心,看起來很難過,發生什麼事了嗎?」,這個的表述代表我們同理孩子的感覺,并願意陪他一起解決問題。引導孩子當下把情緒說出來,也是讓孩子覺察自己情緒的好方法。

2、察覺原因并思考解決方案

等孩子情緒穏定後,和孩子讨論解決的辦法,比如:

孩子的玩具被别人搶走了,他很生氣,他以為别人再也不會還他了——這是他的想法

他出手打了别人——這是他的行為

是以行為其實是受想法影響的,玩具被搶走會生氣是正常的,但不代表别人不會還給你,是以可以引導孩子用不同角度或思維思考這件事,例如“他可能隻是好奇拿去看看,等一會兒就還給你了,那你可以怎麼解決呢?告訴對方要用借的,或者你們交換玩具玩呢?”,這都是彈性的問題解決政策。

自閉症家長需要盡早注意孩子的這項能力,為長大做準備

3、減少生活中的壓力及管理挫折感

當孩子長期處于壓力的況狀下,會變的更難控制怒氣,跟孩子談談怎麼樣可以減少壓力,比如:做自己喜歡的事,吃喜歡吃的食物,聽音樂來舒解自己的壓力。

有些怒氣也來自于挫折感,而挫折感又來自不同的地方,比如:沒有得到想要的;事情太難了,完成不了;或沒有達到别人的期待,甚至沒有達到自己所期待的,都會産生挫折感,當孩子學會如何處理他的挫折感,他發怒的頻率也會降低。

幫助孩子處理挫折感的方法有:

1、降低任務的難度

2、接受現況并告訴自己會更好的正向思維,這些都可以在孩子出現挫折時與他一起讨論

4、和孩子一起讀繪本

故事是生活的縮影,透過故事幫助孩子辨識不同的情緒,了解别人如何處理生氣、害怕、傷心等不同的情緒。從旁觀者的角色學習從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尊重自己及他人的感受。也可以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現出來,從扮演對方的角色中可以體驗别人的感受,這些練習也能幫助孩子提升換位思考的能力。

自閉症家長需要盡早注意孩子的這項能力,為長大做準備

5、父母的“身教”重于“言教”,并給予正向的情緒教育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們的情緒不是與生俱來的,通常會透過觀察,模仿,吸收父母或兄弟姊妹應對情緒的反應,是以父母應特别做模範,即便有時情緒失控,也會跟孩子道歉,說明自己願意修正。

正向的情緒可以拓展孩子的認知,提升他們問題解決的能力,正向情緒并不是教孩子盲目的樂觀。平時多給予孩子肯定,充足的安全感,溫暖的家庭氣氛,無條件的愛孩子,都有助于孩子發展正向的情緒。

應對孩子當下情緒父母 “不可以” 做的幾件事

1、威脅、暴力、賄賂

父母常因為無法處理孩子的情緒而對孩子進行恐吓、威脅,比如:「不聽話就叫警察來抓你,再哭就把你趕出家門......」,家長可能覺得這樣的語言對小孩來說無所謂,反正他們也聽不懂。殊不知,這樣的語言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不能用這樣的方式來威脅孩子。

當然也不要用賄賂的方式,「你快把飯吃完,等等給你糖果吃」,這樣容易養成孩子對父母的情緒勒索,造成不良的影響。

自閉症家長需要盡早注意孩子的這項能力,為長大做準備

2、斥責及否定孩子的情緒,為情緒貼标簽

告訴孩子男孩子不能愛哭,會變成愛哭鬼;不能愛發脾氣,會變讨厭鬼,不受人喜歡…...這樣的說法會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高壓的方式責備或孤立孩子,也會讓他們變的防備并且心腸堅硬。

情緒的宣洩隻要是适當的,就不需要過度壓抑孩子的負面情緒。

3、把錯誤都歸咎到别人身上

有些父母太過寵愛孩子,不忍看到孩子傷心或生氣,總會告訴孩子,那是别人不對,安慰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無法在錯誤中檢討自己,也無法學會為自己負責任,養成孩子隻要不順,都怪罪到别人身上的習慣,對孩子成長是不利的。

父母應協助孩子承認并接受錯誤,告訴孩子犯錯可以當成是從錯誤中學習經驗,幫助孩子成長。

自閉症家長需要盡早注意孩子的這項能力,為長大做準備

4、勿太急或太快介入孩子和同伴的沖突,充當孩子的救星

有些父母很擔心孩子忍受不了挫折,被欺負,會要讓對方讓讓自己的孩子,或急着教他應對,并沒有給孩子機會嘗試自己解決問題。這樣的方式也會讓他們過度依賴成人。

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問題點,并試着想辦法解決,當孩子真正需要成人介入時,再适時給予協助。

情緒管理需要一段時間的練習,它是個持續的過程,隻要父母投入時間和耐心,運用好的技巧,就能調整孩子情緒的體質,讓孩子學會做情緒的主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