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城市版戶主大會開進小區樓棟

作者:爛柯時評

“連續幾天下大雨,樓道連廊就很濕滑,走路很危險。”“小區裡很多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電瓶車充電樁最好設定幾處投币的。”3月3日下午,信安街道鬥潭家園5幢1單元樓道業主“潭”心會很是熱鬧。

城市版戶主大會開進小區樓棟

鬥潭家園小區是一個回遷安置小區,2017年鬥潭片區危舊房征收後,相熟的“老鬥潭”們被“打散”了。2021年鬥潭家園建成傳遞,大家陸續搬回了“新鬥潭”。為進一步促進居民交流,增進鄰裡感情,信安街道、鬥潭社群黨委召開了鬥潭家園東區5幢1單元樓道業主“潭”心會,把戶主大會開進了樓棟。

城市版戶主大會開進小區樓棟
城市版戶主大會開進小區樓棟

“你也住這單元?搬來快一月了竟然一次沒碰上!”“一轉眼5年沒碰過面了,還記得以前一起在東區吃大排檔呢。”66歲“老鬥潭”徐師傅和老戰友蔡師傅一見面就聊開了,老鄰居們聚在一起憶過往、話家常,但大家更關心的還是“潭”心會。小到小區人車管理、大到未來社群發展,都成了“潭”心會的“話題”,20餘位業主暢所欲言,說訴求、談建議,齊心協力共謀小區發展。鬥潭社群黨委書記李雯、民欣物業公司負責人劉亨則一一記錄,耐心解答。

城市版戶主大會開進小區樓棟
城市版戶主大會開進小區樓棟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次‘潭’心會加深了對‘新’鄰居們的認識,陌鄰又變成睦鄰。”居民郦美英笑說,她還找到了志同道合的鄰居,以後還能一起參加志願活動。

樓道是小區治理的基本機關,鬥潭社群還以樓道長為橋梁,推廣“紅色樓道”服務,以“紅色密碼”解決基層治理難題。“大家陸續搬進了新家,我們也借此機會推選一位樓道長,建一個樓道群。大家有問題可以和樓道長反映,鄰裡之間互相幫助。”在李雯的提議下,居民們推選出了樓道長,并建起了樓道微信群。

城市版戶主大會開進小區樓棟

“這麼多鄰居聚在一起還是第一次,太難得了。”新新街道三衢藍天苑小區1幢、2幢也紛紛召開首屆戶主大會。由于三衢藍天苑居民中不少是榮民,相同的經曆讓大家倍感親切,溝通也更為順暢。戶主大會上,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小區的建設和發展,“黨員要帶頭在小區群内散發正能量,我們擰成一根繩,彙聚一股勁,凝聚一顆心,小區的未來就會越來越好。”小區黨員陳家林感慨道。

城市版戶主大會開進小區樓棟
城市版戶主大會開進小區樓棟
城市版戶主大會開進小區樓棟

據悉,3月以來,柯城總結村民戶主大會有效經驗,在全區各街道積極召開城市版戶主大會,開進樓棟、開到居民心裡,通過打造熟人社會,着力建構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做到“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進一步推動黨建統領城市治理,以實際行動回答好鄉街治理大比拼中提出的黨建統領基層治理“七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