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文知識之金星-簡單篇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作者:天文線上

第二章 太陽系的行星成員

我們太陽系的行星成員目前主要由: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八大行星組成,冥王星早期已經降級為一系列矮行星。至于海王星外軌道中是否有符合行星定義的物體,目前尚未被發現。

這些行星成員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類地行星(岩石行星),主要由矽酸鹽岩石組成,它們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第二個是木本行星(氣态巨行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分别是木星和土星。第三個是冰巨行星,主要由水,氨和甲烷,天王星和海王星分别組成的冰狀固體組成。

我們通過與太陽的距離介紹八顆行星

第一節 類地行星

類地行星主要是由岩石和矽酸鹽,汞,金星,地球和火星組成的固體行星。它被稱為類地球,因為其他行星與地球相似,是岩石固體行星。

2.1.1 汞

參見文章水星的天文學知識 - 簡單

2.1.2 金星

金星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軌道在地球和水星之間。它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也是夜空中除月球外最亮的物體(除非在特殊情況下,如超新星和衛星)。

天文知識之金星-簡單篇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圖2.1.2 水手10号拍攝的金星真彩色圖像,其表面被厚厚的硫酸雲遮擋

2.1.2.1 金星上真的有金嗎?

答案是否定的,金星上沒有黃金。金星大氣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氮氣,以及少量其他元素。在岩體中,金星的地殼主要由矽酸鹽礦物組成,核心可能由半固體組成,主要是鐵和鎳。

2.1.2.2 金星名字的起源

金星,中文術語,在古代以水星命名。漢代以前,叫太白,星光或大喧嚣,又有一個早晨出現在東方叫啟明,晚上出現在西方叫昌禹。直到西漢時期,天文學家司馬遷才觀測到金星,發現它的顔色是白黃色,是以與當時的"五線"學說聯系在一起,正式命名為金星。

在西羅馬神話中,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愛與美女神維納斯的起源。它也是夜空中的"女神",因為它明亮且易于看到。

2.1.2.3 金星有多大?

金星的大小與地球差不多,其他大小與地球相似,是以它通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金星的平均大小約為6051.8公裡,地球約為6,371公裡。

天文知識之金星-簡單篇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圖2.1.2.3 金星(雷達圖像表面)與地球的大小比較

2.1.2.4 金星離太陽有多遠?它離地球有多遠?

金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約為1.08億公裡,幾乎是水星的兩倍。因為金星的離心速率比水星小得多,是以它的軌道大約是圓形的。金星和火星一樣,是地球最近的鄰居,距離地球約5000萬公裡。

天文知識之金星-簡單篇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圖2.1.2.4 模拟金星和地球的動畫

2.1.2.5 金星的自轉和自轉

從地球的北極往下看,你可以看到所有的行星都逆時針繞着太陽轉。大多數行星逆時針旋轉,但金星在自轉方面卻相反。但金星并不是我們所知道的唯一一顆順時針旋轉的行星,另一顆順時針旋轉的行星是天王星。金星的自轉是太陽系已知最慢的行星,每周大約需要243.025天。因為它的旋轉速度太慢,是以它非常接近球體。如果你在金星上看日出和日落,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一天,它将是向西和向東的日落。(PS:我們經常說,"太陽從西方出來",這是不可能的,這顯然是可能的,前提是你應該說從地球上觀察。

金星和地球一樣,逆時針繞太陽公轉。金星每周大約需要224.701天,而地球上大約需要365.256天。由于這個天數與自轉周期沒有太大差別,是以金星上的一天就像金星上的一年。(PS:這類似于"像歲月一樣的歲月")。

2.1.2.6 金星的特征

金星與地球相似,因為它有一個固體表面和一個大氣層。金星的一些表面與地球相似,例如帶有平原的撞擊坑的火山等等,但其表面的其他特征差異很大。簡而言之,金星表面的環境比地球惡劣得多。例如,大氣壓力大約是地球表面壓力的92倍,即使它沒有變平,它也無法生存。

金星最引人注目和最吸引人的特征是其厚厚的大氣層。金星大氣品質約為地球品質的93倍,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CO2)和氮氣,其中二氧化碳約占96.5%。金星的大氣層厚約250公裡,而地球大氣層厚約1000多公裡。金星的底層(對流層)上方還有一層硫酸,由此産生的硫酸雨落到離地面25公裡處,并在高溫下蒸發形成網狀雲,是以金星的硫酸雨永遠不會到達金星表面。由于硫酸形成的不透明雲層,我們無法看到金星的表面,不得不使用雷達成像來了解金星的表面,盡管金星探測器降落在金星表面時拍攝了一些圖像。

天文知識之金星-簡單篇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圖 2.1.2.6 1990年至1994年全球麥哲倫光譜圖像(無雲)

金星厚厚的大氣層是由失控的溫室效應引起的,研究推測,它在大約40億年前擁有類似于我們現在地球的液态水。但随着随後的失控溫室效應導緻水蒸發并增加其他溫室氣體,這可能是未來數億年地球的命運。

金星強大的溫室效應使它達到了464度的溫度,高于更接近太陽的水星(452度),1000度,200度,200度,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

與地球不同,金星沒有由其核心産生的強磁場,這是由太陽風中的帶電粒子與金星大氣中的粒子互相作用産生的。

2.1.2.7 金星能活嗎?

金星表面的環境非常惡劣,不僅炎熱,而且壓力很大,是以幾乎不可能遷移。

然而,有趣的是,金星表面上方約52.5至54公裡的溫度在20至37度之間,而49.5公裡處的氣壓等于地球的海平面大氣壓力。其中一些條件意味着人類可以在這裡生存,但它靠近硫酸雲,是以考慮一下硫酸對我們的影響。

天文知識之金星-簡單篇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圖2.1.2.7 金星大氣層的結構、溫度、壓力和高度的變化

2.1.2.8 如何在地球上看到金星

從我們的地球上看,金星是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夜間的衛星,衛星和超新星爆發需要被移除)。它最亮的視覺恒星等,可以達到大約-4.9的亮度水準,即使在白天也可以在良好的空氣中看到,并且可以在夜間(當沒有其他光源時)像月亮一樣發光。

在古代,金星被稱為啟蒙之星或長星之星。星星的意思是在早晨日出之前在東方夜空中看到明亮的金星,而星星是指在晚上日落後在西方夜空中看到明亮的金星。

是以金星可以在早晨或傍晚靠近距離時看到,也就是遠離太陽的視角。金星可以在傍晚的日落後看到,因為它在太陽向東移動。金星可以在日出前的早晨看到它,因為它向太陽向西移動。

天文知識之金星-簡單篇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圖2.1.2.8a 金星大距離圖

天文知識之金星-簡單篇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天文知識之金星-簡單篇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圖2.1.2.8b 早晚看到的金星位置圖

金星的小型檔案

品質約為:48675000000000000000噸,48675億噸,48675x10 17倍平方噸(地球的0.815倍);

體積約為:92843000000立方公裡,9284.3億立方公裡,92843×10,7立方公裡(0.857倍地球);

直徑約12103.6公裡(地球的0.950倍);

輪換期約為:5832.6小時x 243.025天(約8個月);

自轉周期約為224.701天(圍繞太陽中心,約7個月);

表面壓力約為:91标準大氣壓;

平均表面溫度約為464攝氏度;

距太陽中心約1.08億公裡;

距地球中心約4144萬公裡;

從地球上看到的最大的視覺恒星大約是:4.9

2.1.3 地球

看下一篇文章: 天文知識的地球 - 簡單

資源

1.WJ百科全書

2. 所有資料參數均引用至NASA-Planetary情況說明書

作者:零度星系(Astro Online)

審稿人:小抽獎

最終評論:零度星系(Astro Online)

編輯時間:2018年7月02日 - 2018年7月6日

回顧時間:2018年7月8日~2018年7月16日

上次更新時間:2018 年 9 月 12 日,星期三

注:所有資訊資料量大,錯誤不可避免,也請注明錯誤要更正的地方。

天文知識之金星-簡單篇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感謝您<h1類"ql-align-center">結束的閱讀和關注</h1>

全文布局:天文線上(零度星系)

請獲得轉載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并注明其來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