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談錢,會“腐蝕”孩子的幼小心靈?别鬧了

“媽媽,看看我的利息有多少了?夠買耳機了嗎?”兒子興奮地跑過了,要看我的手機。

打開餘某寶,給兒子看,收益有500多元了。兒子頓時興奮地說:“媽媽、媽媽,可以下單了。”兒子開心的就差當場飛起了。

兒子看的是他壓歲錢利息,因為一直想買一副耳機,在當初就和他說:這個不是你的必需品,是以爸爸媽媽,不會給你這個錢。如果真想買,那就用你的壓歲錢來買。

有兩種方法可以選擇,1、現在就買,直接花掉你的存款。2、存款留着,讓它生利息,等利息夠了,再買耳機。這樣本金不會少,還能白得一副耳機。

13歲的兒子,竟然把這話聽進去了,就忍耐着,一直等到利息夠了,這一等就是一年。不得不說,很佩服兒子的這種“延遲滿足”的耐性。

今天我們就一起聊一聊,孩子有了錢,應該怎麼處理呢?對于金錢的認知,父母又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金融學教授閻志鵬所著的《三個存錢罐》裡面,教會我們家長,要懂得和孩子談錢。不要覺得孩子還小,談錢不合适,孩子還小,長大了自然就懂得了。其實不然,當孩子小時候,沒有金錢的概念,長大了,依然不會懂。

現在經常爆出,青少年因為拜金,選擇貸款提前消費,最終無力償還,被逼無奈,跳樓自殺。還有參加工作了,每月收入也不少,但是掙得沒有花得多,隻能成為月光一族。

談錢,會“腐蝕”孩子的幼小心靈?别鬧了

《三個存錢罐》

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

《三個存錢罐》中提到,财商的培養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首先要學會和孩子談錢,其次,要注重孩子的教育,因為這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投資,最後培養孩子堅毅的品格,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積累巨大财富。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怎麼樣和孩子談錢

一. 和孩子談錢,這個話題合适嗎

曾幾何時,中國人愛用“銅臭”來形容金錢,總覺得和孩子談錢,就會“腐蝕”孩子幼小的心靈。其實這個說法非常片面,和孩子談錢,并不是教育孩子去一味地追逐金錢,而是讓孩子明白,如何管理好錢财,養成良好的使用金錢的習慣。

教會兒子存壓歲錢,生利息,是從國小六年級開始的。那時告訴他:壓歲錢就像他的雞,好好養着,雞就會下蛋,也就是生成利息。如果你想要直接吃雞,那麼就沒有雞蛋吃了,雞隻會越變越小。

隻要有雞存在,雞蛋就不缺。這樣積攢下來的雞蛋,可以買自己心儀的東西,可以孝順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這樣雞還在,拿雞蛋去滿足自己的心願,永遠源源不斷。

小小的人兒,當時還聽進去了,不僅壓歲錢存起來,平時的沒用完的零花錢,也存起來,這一堅持就是幾年。就這樣孩子看到自己的“雞”在不斷地長大,有時候本來想要買的非必需品,思慮一番,還能自我否定,決定不買。

一年到頭,最終拿出積攢的“雞蛋”,還給家人買些小禮品,表達心意。因為早早的,讓孩子了解了金錢知識,看到孩子的變化,真的是很欣慰。

是以,不要覺得孩子小,談錢不合适,其實孩子越早知道财商,對孩子越有好處。讓他明白隻有通過儲蓄,金錢才會慢慢長大。隻有他自己了解了“雞”是怎麼長大的,他才會更加懂得如何擋住誘惑。自己也明白了延遲享受的益處。

談錢,會“腐蝕”孩子的幼小心靈?别鬧了

孩子明白了儲存金錢的好處,家長不僅要教會他們财商知識,還需要注意孩子的教育學習問題。因為教育,才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投資。

二. 讓孩子知道,教育才會讓他終身受益

毫無疑問,無論在中國還在外國,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高學曆的人收入都要比低學曆的人收入要高。見識也更廣,思路也拓展得更寬。

像古時候,多少寒門學子,唯一的出路就是考秀才、考狀元,一朝成名天下知,不僅有高官俸祿可拿,還可以封妻蔭子。也是以有了孔夫子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說法。

雖然這句話用在現代,嚴重不合乎常理,但是在孔夫子生長的年代,這是真理。多少寒門學子,萬般艱難,也要參加會試。

那麼現代呢?多少人也享受了知識改變命運的紅利。雖然近些年來,聯考制度,為很多人诟病。但是,不可否認,這是寒門學子,同中産階層和富人,最公平的競争。

知識改變命運,在北大才女劉媛媛身上展現得淋漓盡緻。一場《寒門貴子》的演講比賽,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這位來自北大,自嘲自己是連門都沒有的“寒門學子”。

劉媛媛哪來的底氣,能在高手如雲的《超級演說家》中奪冠,因為她是北大才女。如果不是教育改變命運,她可能還在農村,到了年紀,找戶人家嫁人為人婦,相夫教子,重複父輩的貧窮。

如今做着網絡直播,也已身價過億。

是以教育,是孩子一生重要的投資,孩子知道得越早越好。

談錢,會“腐蝕”孩子的幼小心靈?别鬧了

教育可以增強孩子的認知,打開孩子的思路。然而堅毅的品格,才可以讓孩子的人生道路走得更長,更遠。

三. 讓孩子明白,堅毅的品格才是巨大财富的積累基石

為什麼說,堅毅的品格是巨大财富的積累基石呢?品格和财富又有什麼關系呢?

首先,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在财富的積累上,也是成功的。他們的成功,可不是随随便便,内在品格是絕大多數人成功的先決條件。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管理公司向來鐵血手腕,手段甚至可以用“冷血”來形容。因為公司有規定,空調調配都是按照嚴格規定來執行。武漢一位老總,想通過董明珠哥哥來走個後門,插隊拿到空調調配優先權,還承諾支付給董哥哥,3000萬好處費。

對于董明珠來說,這是舉手之勞的事,誰知董明珠一口拒絕了哥哥,絲毫面子都不給。哥哥的3000萬好處費,也泡湯了。為此,哥哥甚至和她絕交20年。這樣董明珠依然初心不改,照章辦事,也就有了現在格力電器的騰飛。

談錢,會“腐蝕”孩子的幼小心靈?别鬧了

其次,好的财商的培養,離不開高尚的品格,以及對科學的投資、消費習慣和勤儉習慣的堅持。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出門坐地鐵,吃飯在食堂,一輛二手的标緻車開十幾年不換。他是沒錢嗎?當然不是,樸素習慣的他,對這些外在絲毫不在意。别看他,對自己樸素,動辄開出年薪一、二百萬,來招攬人才。

格局如此之大,華為能有今日之成就,也就不奇怪了。

作為父母的我們,明白了這一切,要言傳身教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畢竟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世間萬物都有自己運作的軌迹。我們需要在孩子的成長路上,幫助他們樹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養孩子的品格與财商,讓孩子不走彎路。

談錢,會“腐蝕”孩子的幼小心靈?别鬧了

《三個存錢罐》是一本培養孩子财商的佳作,内容詳實、實用。書中不僅讓孩子對金錢有正确的認識,對孩子們良好習慣的形成和高尚品德的培育,起到非常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