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同義縣政協委員充分發揮了廣交往和人才的獨特優勢,以咨詢、産業幫扶、項目助學等實際行動,展現了委員們在農業現代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方面的精神和貢獻。
做農業現代化的先行者和糧食安全的守護者。以1萬畝節水灌溉為核心,2012年,政協委員王建福成立了建福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自成立以來,以服務農民為宗旨,與科研院所(研究所)密切合作,在新技術的實驗推廣中,通過管理管理,探索農業規模經營模式,走出小農與現代農業有機聯系的發展道路,引領推進當地農業現代化的程序。自2013年以來,先後為國家灌溉排水中心、中國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吉林省水資源科學研究院、省農業科學院、省農業機械研究所、同義縣農業技術推廣站提供試驗用地,并全程開展科研和技術合作。面對十年幹旱的嚴酷現實,依托7個科研機關,節水灌溉技術與智慧農業、數字化農業融合,從田間管理環節,嘗試玉米規模管理模式,從2019年1500畝規模起步,1500畝起步,1020年到5000畝,2021年達到16500畝, 使玉米每公頃平均産量從2500公斤增加到5000公斤,托管運作3年,累計增加糧食産量将超過500萬公斤。
- 中心工作的貢獻者,政策和法規的捍衛者。政協組長、商會會長趙晟帶領政協成員充分發揮政協組織的優勢,将政協工作延伸到基層,緻力于脫貧攻堅,熱心做好公益事業,促進民生改善,最大限度地發揮政協組織和政協成員為人民履行職責的作用。組織農民參觀赤峰等地藥材種植基地後,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入華北藥業集團,176名農民簽訂合同,種植6種中藥材120.6公頃,以抗貧困和鄉村振興開辟産業發展之路;協調供熱企業解決問題,協助鎮政府平息供熱價格上漲引發的沖突,為1500人減輕負擔2億餘元;動員其他六名難客提前10天拆除街道"封閉子"。為開展"愛老、助老、敬老"送人熱情活動,會員帶頭帶動商戶參與,從2017年5月起,堅持會員商輪換,以平均每周标準不低于300元,為鎮安老院養老院改善食品調整, 募集捐款8000元,為每位環衛勞工購買一套環衛服裝,捐贈13000元,購買10輛環衛車,春節期間,組織商家聚焦煙花,豐富群衆文化生活;"學生夢讓愛過去"愛心助學活動,捐贈21600元幫助同義二期貧困學生,獎勵學生品行與優并進,在群衆中樹立了政協委員的模範形象,得到了黨委、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評價。
——做好産業振興的模式和建設者的生活環境。郭寶全,住新華鎮政協委員,注冊專業合作社,通過創新經營,開拓域外市場,引領農村發展,轉讓300多公頃土地,建設特色農産品基地,認證7個品種綠色農産品,建立同義縣傻綠康農副加工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産品打入深圳市場,并在深圳設立了代表處,帶動貧困黨員9人、貧困家庭26人就業。成立農資有限公司,經營化肥、種子、農藥、農用薄膜、滴灌裝置等農業生産物資,成立18年,堅持全年傳遞貧困戶上門、賒銷或零利潤銷售,公司現有銷售人員88人,在群衆中信譽度高,信譽良好。生态宜居性是鄉村振興的另一個硬名額,按照通榆縣委統一部署,在新華鎮拆遷不工作的情況下,郭寶泉沖到前面,不僅自己的家人和親戚帶頭拆除違法建築,還承擔了138項拆遷任務;
(劉德龍、李正福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