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合院逐漸融入現代的居民生活

作者:東方晨光四合院設計

北京四合院是中國傳統民居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北京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生活方式的風俗習慣的綜合展現。曆經朝代更疊,滄桑變幻,四合院成了老北京傳統生活形态和社會的一種縮影,在高速發展的今天,四合院逐漸融入現代的居民生活。

四合院逐漸融入現代的居民生活

大到北京城,小到四合院,都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以北京傳統四合院為例,即使建築層數有高低,院落有大小,間數有多少,全院房屋均以中軸線為中心,東西對稱的方式展開。

這種中軸線概念性很強的布局暗合了儒家“用中為常道”的中庸思想,以“取中”的方式調和了左右、高低、大小的差别,使“聚而不亂、分而不散”,規整中富有變化,變化中持有秩序,充滿整體的和諧與平衡。

四合院逐漸融入現代的居民生活

嚴整的軸線更是一種象征意義的布局,不論院落如何延伸,在衆多的建築和房間中,正房的體量永遠是最大的,裝飾也是級别最高的建築,凸顯出正房在整個院落中最中心的位置,自然就區分出一種主次分明的秩序感,也暗合了傳統禮教尊卑有序的思想。

有意思的是,北京四合院不論正房還是廂房,在間架上都選取了單數,這與中國長久以來喜歡成雙成對的傳統相悖。放眼看去,北京四合院在建設當中,即使有四間的空間也要改為三大間,在每邊對稱的房屋再加蓋半間,美其名曰:“四破五”。目的是通過建築的組合産生整個院落的脊梁。并将這條中軸線作為院落中的風水源頭,“四六不成才”的布局俗語就是由此而來。

四合院逐漸融入現代的居民生活

有時候通過有意識地安排一些不對稱的設定,也能達到均衡視覺效果,處理好建築的展現與位置、細節的虛實比例等關系,也可能在形制不對稱中求得量的平衡。這種手法更具有生動性和變化性。更有情趣的感染力,大多數用在四合院花園的布置中。

四合院如同一幅畫有虛實、主次;一篇文要有起、承、轉、合;一首樂曲要有高潮與過渡,四合院也要有節奏與序列。将房、廊、路、牆等串聯起來,形成不斷變化有序列的空間,來展現建築的觀賞性。能在動态或靜态中實作所到達之處産生移步換景的效果。

四合院逐漸融入現代的居民生活

以标準的四合院為例,穿過東南角的大門,來到狹長的外院,經轉折到内院的垂花門入口,經過影壁,展現出方闊軒敞的主院空間,半開場的遊廊環繞院落,遊廊作為連接配接院落和每間房屋的紐帶,也是由院落轉為私密的過渡空間。房屋按照級别高低有所不同,正房以它的體量最大,形制等級最高,成為整個四合院建築最突出的重點。後面一系列的類似尾音的延續,在比較次要的空間,例如後罩房和後罩樓作為整個院落序列的收場。

四合院逐漸融入現代的居民生活

四合院院落的空間大小不同,建築布局的疏密相間,還有房屋的高低起伏,表現出交錯和跳躍的韻律感。規劃的整體空間序列,給人一種端莊、嚴肅的印象,從大門到内院曲折的路線賦予韻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