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沒提房産稅,沒提共同富裕,政府工作報告的幾個信号

作者:米筐投資
沒提房産稅,沒提共同富裕,政府工作報告的幾個信号
沒提房産稅,沒提共同富裕,政府工作報告的幾個信号

3月5日上午,政府工作報告出爐了。

這種報告,好比是全國性、全年性的“商業計劃書”,對于我們參透未來的經濟形勢和政策調性,有着重大意義。

但一般人看原文會昏昏欲睡,是以我就來劃重點了。

01

先說一下這次報告中透露出來的總體精神:

報告中沒有提“共同富裕”(隻有一詞,沒詳述),沒有提“房地産稅”,也沒有提“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債務”——沒錯,這三點都是去年的熱點,但今年都沒提。

今年報告中反複提到的是什麼?是經濟下行壓力、是穩增長、是保就業。

這表露出來的意思,就是我們目前仍要以“效率優先”為大原則 。

報告中對今年形勢的判斷是: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必須爬坡過坎,頂住壓力。

相比之下,去年的說法是:“大陸發展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但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02

今年的GDP目标,設定在了5.5%左右。

5.5%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并不是一個很容易達到的目标。去年增長高是因為前年基數低,要按兩年平均的話,過去兩年的平均增速隻有5.2%。

GDP數字大家可能都聽疲了,以為高一點低一點都無所謂。但實際上,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就可以多帶動220萬人就業!

沒提房産稅,沒提共同富裕,政府工作報告的幾個信号

03

而今年的畢業生之多,創曆史新高,首次超過一千萬:

沒提房産稅,沒提共同富裕,政府工作報告的幾個信号

是以真的有點壓力山大。

報告中關于就業的說法,從去年的“穩就業壓力較大”變成了“穩就業任務更加艱巨”。目标是: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

04

具體怎麼穩就業?包括兩方面:

第一,财政發力。這是穩投資。

第二,減稅降費。這是減少企業壓力。

05

關于财政發力,報告中提到“要保證财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

今年的赤字率安排是2.8%,雖然表面上看比去年低了0.4個百分點,但其實今年的實際支出一定會遠遠超過去年。

去年赤字率定得挺高,但在實際中沒有用到,沒有上項目,沒有形成工作量。

是以去年結餘下了大量資金,轉到今年來花:僅中央一級财政調入的一般預算資金就達1.267萬億元,這個資金當量相當于提高赤字率一個百分點。

還有地方專項債額度,雖與去年持平,但加上去年結轉的專項債資金1.4萬億,合計超過了5萬億元,可使用資金是去年的兩倍!

06

錢往哪個地方花?主要抓手當然是基建。因為政府能直接控制的産業就是基建。

新基建還是老基建?新老都要上。光上新基建體量不夠,光上老基建沒有未來。

07

關于減稅降費,明确“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援政策。堅持階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減稅與退稅并舉”。

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這是一個相當高的數字。其中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相當于直接給企業補充現金流,也會變相增加就業和提高收入。

08

關于貨币政策,原文是“穩健的貨币政策要靈活适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推動降低利率”。

從這個表述本身來看,似乎并沒有什麼特别的。但從整個報告的語境當中,我能感受到“合理充裕”的意思,你呢?

09

上面各種政策發力,必然會對通脹有所影響。

是以報告中設定了2022年CPI目标是3%左右。相比目前明顯偏高,也比理論上經濟學家一緻認為的2%最合适的通脹水準要高,是以這意味着對未來通脹的明示:我早都說是3%了,到時候就别大驚小怪了各位。

10

将加大轉移支付力度。

所謂轉移支付,就是各地上交到中央财政的錢再重新配置設定,向困難地區傾斜。

而今年的轉移支付力度将比以往更大,重點向困難地區、欠發達地區和減稅降費減收比較多的地區傾斜。

中央财政将加大對地方财力支援,補助資金直達市縣。

11

今年報告對房地産的着墨不多,但着墨不多就是最多的内涵。

報告中提到,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相比去年的表述,删去了“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增加共有産權住房供給”。

增加了“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産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而關于房地産稅的試點和推進,隻字未提。

可能是對于目前冷清的樓市不忍再砍一刀了。

假如,我是說假如,今年房價再來一波大漲,剛松綁的政策又不好意思再加回去,是不是反而順理成章加快房地産稅的推進?

好繞的邏輯鍊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