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作者:婚姻與家庭親子營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作者:翟立華 編輯:付洋

出品:婚姻與家庭雜志

id:hunyinyujiating99

長相甜美,笑容燦爛。

她,看起來與大學校園裡的其他女生并沒有什麼差別。

但是,她卻隻能用眼睛去“傾聽”這個世界,因為,她是一位失聰女孩。

她就是2021年感動中國人物年度人物之一的江夢南。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這個美麗的瑤族姑娘生于1992年,她的名字成為感動中國晚會裡最青春的名字。

朗朗讀書、莺啼蟬鳴……這些對于普通人來說再熟悉不過的聲音,對江夢南來說,是陌生甚至可怕的。因為在3年前裝上人工耳蝸之前,她什麼也聽不見。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從小幾乎完全喪失聽力的姑娘,在父母的幫助下,通過讀唇語學會了“聽”和“說”,不僅沒有失學,而且一路考出了偏遠的瑤族鄉鎮,直到考上了清華的博士。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這份殊榮也屬于台下的一對平凡的夫妻,他們就是江夢南的父母。

因為,有了他們28年的堅持不懈,有了他們的拼盡全力,有了他們的不抛棄,不放棄,才鑄就了江夢南不平凡的人生。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01

為女兒,他們成了瘋狂的“賭徒”

1992年2月,夢南出生。按照瑤族習俗,趙長軍讓女兒随母姓江,并且給她起了一個詩意的名字——江夢南。

夢南6個月大時,高燒不退引發肺炎。奶奶帶着她在當地診所用藥治療。20天後,燒退了,她的反應卻變得遲鈍了。江文革抱着女兒在她耳邊呼喚:“夢南,南南——”孩子一臉茫然。江文革的眼淚一下湧了出來:“孩子是不是聽不見了?”趙長軍的心一沉。

夫妻倆帶着女兒前往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第一附屬醫院和第二附屬醫院求醫,診斷結果是:夢南的左耳聽力損失大于105分貝,右耳聽力完全喪失,是極重度神經性耳聾,等同于失聰。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原本健康、聰明的女兒,卻因為發燒再也聽不見聲音,以後隻能孤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江文革愧疚得痛不欲生,如果自己好好照看女兒,就不會發生這種悲劇!她抱着女兒号啕大哭。

之後很長時間,江文革始終走不出痛苦。和女兒同齡的小孩發出的吵鬧尖叫都讓她羨慕不已。有一天下班,一隻小狗遠遠地跟着她。江文革喊了一聲“過來這裡”,它真的跑了過來。她蹲下來摸摸小狗的頭,忽然悲從中來:老天太不公平了,連一隻小狗都能聽到聲音,為什麼自己的女兒聽不見?

趙長軍的痛苦一點兒不比妻子少,卻不敢在她面前落淚。自己是妻子的精神支柱,要照顧她已經崩潰的情緒。夢南因為聽不見,極度缺乏安全感,總是抓着爸爸媽媽的褲管不放。洗澡的時候,趙長軍常常用毛巾使勁兒裹住頭,堵住耳朵,體會女兒的感受。那種孤獨無助的痛苦,讓他的眼淚随着淋浴的水花一起流淌。趙長軍決定做一個随時出現在女兒身邊的“老趙”,讓陽光照進她的生命。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雖然每天被痛苦和愧疚折磨,但他們并沒有放棄希望。趙長軍固執地認為如果女兒進入聾啞學校就讀,就會被打上“不正常”的烙印,是以不想讓她學手語。盡管女兒對聲音毫無反應,他和妻子還是日複一日地對她說話,不停地說!

他們就像失去理智的“賭徒”,賭注是女兒的未來,賭資是夫妻倆全部的時間和精力。

02

永不放棄,教女兒用眼睛“聆聽”世界

1994年,趙長軍夫婦從電視上得知,中國語言康複中心教育訓練部主任萬選榮的兒子梁小坤和夢南的情況差不多。在她的努力下,梁小坤不僅學會了說話,還考上了大學。他們欣喜若狂,帶着女兒來北京求醫。

等待就診期間,其他聾啞兒父母都一臉愁容、一聲不吭,趙長軍和江文革卻一直和女兒小聲說話。他們給她講牆上展闆裡的知識,告訴她這裡是語言康複中心,穿白衣服的是康複老師……這一幕恰巧被萬選榮看到。她對趙長軍說:“你們現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辦法,堅持下去别放棄!”這句話,讓夫妻倆精神一振。

回到住所,夢南的玩具掉在地上,爸爸媽媽沒看見,自己又拿不到,她急得發出一聲類似“媽媽”的聲音。這聲含糊不清的“媽媽”像一聲春雷,讓趙長軍和江文革的心冰雪融化。女兒知道通過聲音求助,就會有表達的需求和欲望。他們喜極而泣,摟着女兒又哭又笑!

為了更好地和女兒溝通,夫妻倆買回特殊教育書籍挑燈夜讀,研究怎麼教聾啞兒發音。江文革還特地去特教機構學習,并獲得特殊教育教師資格證。她心裡很清楚,教一個聾啞兒發音沒有捷徑,一個簡單的音節都要重複成百上千次。

一歲多的夢南,在父母的輔助下開始學習說話。女兒聽不到,趙長軍和江文革就輪流拉着她的小手摸自己的喉嚨,讓她感受聲帶的震動。每句話,他們都要用明顯甚至誇張的表情和動作,讓女兒看清口形變化。就這樣,小夢南模仿爸爸媽媽的口形,開始能發出簡單的“啊”“媽”“爸”……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光會發聲不行,還要教會女兒聲調。江文革隻要捕捉到女兒發出一次對的聲調,就會熱烈地鼓掌叫好。得到媽媽的鼓勵,夢南學習動力十足。從最簡單的“啊”開始,她記住了一聲、二聲、三聲和四聲,漸漸掌握了聲調。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為了讓女兒的國語發音準确,江文革陪着女兒一起看電視,讀播音員的唇語。夢南上幼稚園的時候,順利學會了拼音,通過拼音認字變得簡單起來。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7歲時,夢南已經熟練掌握讀唇語,進入普通公立國小就讀。但是上課時,老師總有背對學生寫闆書的時候,聽不到聲音又看不見口型的夢南學習很吃力。趙長軍和江文革就利用晚上和周末,提前教女兒學習課本知識。讀完國小四年級,夢南經過學校測試,破格直升六年級。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除了幫助女兒學習以外,趙長軍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他經常陪伴女兒接觸大自然,做一個随時出現在她身邊的“老趙”。

有一次,趙長軍帶着女兒去山上挖蕨菜種到田裡。他用黑色的紙把一部分蕨菜的頂端包住,把另一部分整棵包住。小夢南好奇地問:“爸爸,我們要和蕨菜捉迷藏嗎?”趙長軍說:“對,我們要騙一騙蕨菜。”

幾天後,隻包住頂端的蕨菜長得又細又長,而整棵包住的蕨菜長得又粗又壯。夢南好奇得不行,搖着爸爸的手求他:“爸爸,給我講講這是為什麼?”趙長軍告訴女兒,植物有向光性,包住頂端的蕨菜以為自己還沒有出土,就使勁兒往上長,是以又細又長;被全部包住的蕨菜向四周尋找陽光,是以長得又粗又壯。他之前故意不說出答案,是想讓女兒親身體驗做實驗的樂趣。小夢南崇拜地看着他,說:“爸爸,你真厲害!”

趙長軍還帶着女兒在茶園旁種豆角。豆角架子搭好的第二天,豆角秧就像長了眼睛一樣攀爬到架子上。他問夢南:“你說,豆角秧為什麼會爬架?”“向光性呗!”夢南不假思索地回答。“對喽,是向光性讓它們向着高處攀爬,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父女倆一個認真講,一個用心聽,陽光暖暖地照在他們的身上。

每到周末,趙長軍就帶着女兒去茶園玩。他對夢南說:“你看,茶樹苗也聽不見聲音,但是它能看見陽光。強光時,它會保護自己不被曬傷;弱光時,它能利用漫射光進行光合作用。無論是強光還是弱光,它都能生長得很好,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小夢南小心翼翼地摸着茶樹苗,靜靜地感受着它蓬勃的生命力。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03

因為淋過雨,是以想為别人撐起傘

小升初時,夢南想讀郴州市重點中學六中,爸爸媽媽齊聲反對:“你還小,不會照顧自己。六中離家100多公裡,太遠了!”其實,他們擔心女兒聽不見,一個人去外地求學受委屈。

“爸爸、媽媽,我知道你們不放心,但我早晚是要走出去的。我想早點兒融入社會,不然等上高中時,課程那麼緊張,我再去适應外面會更加忙亂!”12歲的女兒竟然能有條有理地說出這番話,讓夫妻倆很驚訝。趙長軍先被說服了,二比一,江文革隻能答應女兒。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但她始終不放心女兒,在郴州陪了夢南一周。車來車往的郴州街頭,她怕女兒聽不到汽車鳴笛聲,萬一發生危險追悔莫及。夢南知道媽媽在擔心什麼,逛街時,把媽媽護在自己的左邊;看着紅綠燈,牽着媽媽的手引導她過馬路。江文革很感動:原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女兒已悄悄做好了獨立的準備,确定了自己将來要走的路。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母女分别時,夢南把媽媽送到學校門口。風很大,她下意識地一把抱住媽媽,把媽媽的衣扣扣好:“媽媽,别凍着,你回家吧。你和爸爸别擔心我,我能管好自己!”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讀國中和高中時,夢南從不向父母訴苦。多年之後,江文革才知道,因為聽不見起床鈴聲,女兒每晚睡覺,都緊緊地攥着手機。第二天早上,通過手機振動把自己喚醒。面對困難,她展現出超出尋常的韌性和毅力,像茶樹苗一樣生機勃勃。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2010年,夢南第一次聯考考了573分。這個分數遠遠沒達到她的預期,但是媽媽卻不同意她複讀。女兒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江文革覺得已經很滿足了。夢南卻一再勸媽媽,說:“讓我再試一次!我能考得更好!”江文革歎了口氣,說:“女兒,我隻是不想讓你太辛苦了。”

那年暑假,夢南開啟了複讀模式。茶園裡的猕猴桃熟了,前來采摘的遊客常常看到一個穿着連衣裙的小姑娘坐在樹蔭下低頭看書。

2011年,夢南以615分的成績考上吉林大學。3年後,她又考上吉林大學的碩士研究所學生。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2018年,夢南碩士研究所學生畢業,決定報考清華大學的博士生。趙長軍和江文革面面相觑,覺得女兒好像有點兒“飄”。考博本來就難,何況是人才濟濟的清華大學?但女兒有夢想總是好事,不能打擊她的積極性,夫妻倆還是表示支援和鼓勵。

夢南自己反而胸有成竹,讀研期間,她就發表了全英文的影響因子為3.123的SCI論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向她伸出橄榄枝,澳洲的名校也有意邀請她去深造。但是,她最想去清華大學讀博。清華,是所有中國孩子的夢校。她不僅向往清華大學,而且想通過親身經曆證明:失聰的孩子也可以上清華!她想點燃聾啞兒的希望!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果然,夢南順利通過了清華大學博士研究所學生的面試。經過慎重考慮,她決定拜在藍勳導師門下學習。夢南參加面試的時候,恰好藍勳是她的評委老師。這個堅強的女孩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當即同意收下她。

夢南選擇了藥學專業,“我希望幫幫孩子們,再也不要發生藥物緻聾的悲劇。”一位網友評論說:因為淋過雨,是以她想為别人撐起傘。

得到女兒被清華大學錄取的喜訊,一向穩重的趙長軍激動得和妻子相擁而泣。女兒一步步地超越自己,完成了人生的逆襲。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自助者,天助之。夢南考上清華大學後,吉林大學特邀中國工程院院士、耳鼻咽喉學專家韓德民親自主刀,免費為她植入人工耳蝸,讓她重獲聽力。母校把她扶上馬又送一程,這讓夢南異常感動。

夢南小時候,趙長軍夫妻曾經考慮過給她植入人工耳蝸,但是一方面,手術相關費用高昂;另一方面,當時手術還不成熟,萬一損壞神經得不償失,他們不敢冒險。夢南高中畢業時,全國人大有一個公益行動,給7歲以下兒童免費植入人工耳蝸。郴州市教育局為了嘉獎品學兼優的夢南,破例給她一個名額。夢南考慮到自己通過發聲和讀唇語基本可以和人正常交流,把這個寶貴的名額讓了出去,“孩子們比我更需要聽一聽世界的聲音。”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人工耳蝸開機的前三個月對聽力非常重要,清華大學上司提出給夢南提供一個單間宿舍,友善江文革輔助她适應聽力。可是夢南謝絕了:“媽媽,我不想搞特殊化。我自己能行,你就放心地回家吧!”這一次,江文革放心地走了。她知道,女兒說可以,那就真的可以!

半歲失聰,一路逆襲成清華博士,“感動中國”背後有神一樣的父母

在别人眼裡,這對夫妻是神一樣的存在,竟然把失聰女兒培養得如此優秀。

但是他們卻認為,夢南才是自己生命裡的天使,是她的蓬勃生機帶着他們披荊斬棘,向陽而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