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淺析兒童産業未來發展狀況的論文

淺析兒童産業未來發展狀況的論文

  兒童産業主要是服務業于0到12歲的兒童,産品涵蓋的範圍非常廣,産品種類也異常豐富,涵蓋了兒童的“吃、穿、用、住”等方方面面。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再者我國人口衆多,兒童群體也非常龐大,因而兒童産業有着巨大的發展空間,家庭消費在兒童支出上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同時,因為兒童生理特點的特殊性,兒童消費品産業的産品在設計和功能上和其他行業的消費品相比,有着很大的差異性。筆者通過分析研究,對兒童産業提出以下幾點認識和思考。

  一、兒童産業不是朝陽産業,而是常青産業

  國内媒體把兒童産業稱為朝陽産業,兒童産業是一座“儲量”驚人的巨大“金礦”,蘊藏着無限商機,這種價值正在逐漸釋放。一個重要依據是據國家統計局統計,随着80後逐漸進入生育高峰期,2007年至2011年年末,我國迎來了一波嬰兒潮,每年出生新生兒1600萬人左右,特别是2014年放開“單獨二胎”政策後,2015年中國新增人口預計将達到約2000萬人,未來三至五年中國或将迎來第四次新生兒出生高峰期。會迎來新一輪“嬰兒潮”。随着消費意識、收入水準和對子女養育投入的提高,孕、嬰、童行業将是一個營利行業,兒童消費支出在整個家庭的消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将越來越大。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00年至2010年期間,中國人口年均增長率為0.57%,遠遠低于上一個10年的1.07%,增長速度明顯放緩;與此同時,人口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2010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達到1.78億,所占比例從1982年的7.62%增至13.26%,0-14歲人口2.22億,所占比重則由1982年的33.59%減至16.60%。著有《大國空巢》的民間人口學者、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婦産科醫生易富賢介紹,0-14歲人口比例在世界平均是26.8%,發達國家為16.5%;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高達8.87%,而世界平均隻有7.6%。是以,僅以人口規模和增長不能判定兒童産業是朝陽産業,若按此,養老産業更是朝陽産業,但事實上,養老産業叫好不叫座。從産業生命周期角度看,兒童産業更傾向于常青産業,相當于其他産業(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生命周期而言,常青産業的産業生命周期波動較小,支撐其長期處于成長與成熟期的是家庭收入增加後,引緻型消費更願意投在子女養育消費上,兒童在服裝、食品、藥品、保健品等方面的消費屬于剛性需求,為市場提供了持久動力。這一特征決定了兒童産業不是速生速滅的“快閃”産業,而是持續投資、長期回報的産業。

  二、兒童産業的市場規模有多大?

  我國嬰、幼童産業創造了9000多億元的産值,2011年中國0-12歲的兒童市場總規模約為1.15萬億元,兒童市場将保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長,有專家推測,到2015年兒童市場可能會達到2萬億元,遠景規模則可達3萬億元(次貸危機4萬億,水污染治理2萬億)。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我區0—14歲人口348萬,占全區人口的14.1%,按照每名兒童每年花費1萬元計劃,市場規模将達348億元。市場如此巨大,引無數企業競折腰,進軍兒童産業,比如森馬、萬達(萬達寶貝王,創新型動漫親子樂園,每個樂園面積3000-5000平米,一站式滿足兒童遊樂、教育、攝影、零售、美食等多種需求,到2020年,萬達寶貝王将在全國開業200家樂園,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兒童娛樂品牌,首家東莞樂園于9月開業,11月寶貝王品牌負責人便離職,萬達宣布對寶貝王定位進行調整),但也有不成功的,如娃哈哈進軍兒童服裝。2002年,娃哈哈集團進軍童裝業,開始了它跨行業的發展之路。娃哈哈”定位于“高中檔服裝,中低檔價格”,實行OEM(貼牌生産),并采取零加盟費的方式吸引全國客商加盟,首批在全國建立了800家童裝專賣店,一舉成為我國最大的童裝品牌之一。按照“娃哈哈”最初設定的目标,三個月内要在全國達到2000家分店的規模。

  2003年5月,在童裝上市一年後,“娃哈哈”起初設定的2000家分店的`拓展目标受挫,不得不全面調整童裝發展戰略。就市場營銷角度來看,“娃哈哈”想憑借其在飲品市場強大的分銷管道來迅速占領童裝市場,“娃哈哈”首批開發的800家連鎖店中,有一半左右是飲料管道的分銷商,此舉本意想借用飲料管道的資源,節省全面構築新銷售管道的費用,但管道分銷商們一手拿飲料、一手拿童裝,很明顯其童裝推銷經驗和推銷的專業化程度,在短時期内很難形成。童裝市場是一個品牌集中度很低的初級市場,利潤空間十分有限。就目前占領國内50%市場佔有率的外國品牌來看,在進入我國童裝市場之前都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美國“史努比”首先進入我國的兒童玩具市場,在兒童及其家長廣為接受的情況下,才進入童裝市場。兒童産業和養老産業(銀發經濟)一樣,以消費群體年齡劃分的産業,是整合性産業,涉及食品、服裝、文化、體育用品、娛樂、家具、家居飾品、醫藥、影視、遊戲、教育、教育訓練、金融等12個門類,60個行業。如果平均一下,全國範圍看,每個行業的市場規模大約330億,自治區看,每個行業的市場規模5.8億。從消費需求看,過去我國消費具有明顯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現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消費者對福特主義時代單一化産品審美疲勞,從大衆消費走向分衆消費。是以說,兒童産業總量上說規模很大,但是兒童市場面臨産業細分、外資品牌競争和市場細分的多重機遇與挑戰。落到每一個企業手裡有多大的份額,取決于産品開發、商業模式創新的程度。傳統國外兒童消費品品牌,迪士尼早已深入人心,一個公司就占據衣服、玩具、圖書、教育等用品市場的很大份額。

  三、兒童産業的消費群體特點

  兒童産業主要服務于0到12歲的消費群體,其消費特點最主要的特征是“代位消費”,也就是購買的群體和消費群體基本是互相分離的,在對消費品購買和使用時,兒童大多沒有獨立的消費意識,同時自主消費能力也不夠,是以兒童消費品的購買者很大部分是兒童的家庭成員或者是兒童的親友饋贈給其的禮品。根據相關調查資料顯示,在未來的5年内,80年代以後出生的獨生子女開始進入生育高峰期,開始成為年輕父母一代,因為這部分年輕人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收入水準也明顯提升,消費觀念也有很大改善,在購買力上較上一代也有很大的提升,同時他們也更注重孩子的教育,更加注重對孩子進行智力投資。因為自己的消費理念的提升,在為孩子消費上普遍舍得投入。

  同時,由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未來我國很多家庭結構是“4+2”模式,也就是家庭呈金字塔形式,一個孩子,父母二人,再加上祖輩四人。家中兒童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孩子的重點消費支出對象。為了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生長環境,這些消費群體但凡有一定的消費實力,第一就要對兒童産品的安全性進行考慮,同時在對産品選購時,會選擇品質有保證,品牌較好、有一定口碑的産品。在兒童産品消費市場中,除了一部分消費産品自己消費外,禮品市場也占據着很大的市場佔有率。

  在社交禮儀中,購買兒童産品用于饋贈親友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兒童禮品市場的發展。在對兒童禮品進行購買時,購買者大部分都對禮品的知名度和美觀度更加注重,相反對價格還不很看重。是以,開發兒童産品的企業中,要對兒童禮品市場高度重視,進一步拓寬兒童禮品市場領域,促進兒童禮品市場的發展,比如在開發兒童禮品産品中,對外包裝要特别注重,可以專門設計成不同的禮盒形式,進而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淺析兒童産業未來發展狀況的論文】相關文章:

1.淺析動漫産業下的數字産業發展的論文

2.淺析風險投資支援文化創意産業發展論文

3.産業叢集的發展論文

4.淺析青島市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對策論文

5.淺析國外發展文化創意産業的融資經驗及其啟示的論文

6.發展數字動漫産業論文

7.文化産業發展論文

8.外國蘋果産業發展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