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元綜合體、特色節會、文創IP呈現春日新意,鄉村旅遊率先加快複蘇

作者:掌上青島

春至青始,日色晴明。萬物向陽蓬勃,鄉村的土地最早聆聽到了季節的回響。親近自然、全家共享的鄉村遊,成為春日裡全家酣暢的廣闊天地。城居山海之間,青島人對鄉村旅遊品質的要求無需多言。攜程資料顯示,今年1至2月,山東鄉村遊訂單攀升明顯,近4成使用者為“90後”。公式峪,上榜去哪兒平台國内賞花推薦目的地。從單一采摘到多元綜合體驗,青島鄉村遊的内涵與外延,充滿着時尚城市的摩登新意。

突出市場導向,聚力推陳出新,作為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青島鄉村旅遊産品逐漸串珠成鍊,串線成片,成為都市遊的有益補充,有效提振了淡季旅遊消費市場。匠心營造之下,推動文旅資源在鄉村的創造性轉化,實作鄉村旅遊的提質增效,青島鄉村遊“跨界出圈”指日可待。

鄉約好時節:

從單一采摘到多元體驗

都說時令裡藏着最鮮美的生活,青島鄉村遊的熱度,從一個個采摘園裡開始激活。

走進位于城陽區的鄉缦草莓樂園采摘大棚,空氣裡都是馥郁的香甜。草莓一茬接一茬成熟,熱情的遊客從四面八方趕來。每到周末,一天的接待量能夠達到3000至4000人次。春節期間,這裡的遊客接待量一度攀升至7000人,還登上了央視。紅顔、甜寶、白雪公主……成熟的果實低垂,白色的草莓花星星點點,全家人的親子時光,在溫暖的室内悠然流淌。“現在一共有6個采摘大棚,2個是立體棚,4個地面棚,現在散客比較多,除了在棚内采摘,樂園還有不少遊樂項目,遊玩需求一站式都解決了。”鄉缦草莓樂園營運經理張娜介紹,雖然項目今年1月份才正式營業,但已經收獲了不少好口碑。

多元綜合體、特色節會、文創IP呈現春日新意,鄉村旅遊率先加快複蘇

鄉缦草莓樂園的采摘棚裡,草莓正在成熟。 賢峰 攝

不過,要說最吸引遊客眼球的,還要數這裡的特色草莓樂園。作為集鄉村休閑、生态采摘、親子遊樂、團建拓展、餐飲住宿、篝火露營、青少年研學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普遊樂園區,特色活動正在帶動這裡成為青島鄉村旅遊的新地标。“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園區推出的烘焙、插花、布藝等活動,吸引了不少親子家庭報名。

在萊西雙龍泉家庭農場采摘園,前來體驗采摘的遊客絡繹不絕,在棚内精心挑選着成熟的草莓、桑葚。雙龍泉家庭農場負責人張志強介紹,“目前有5個桑葚棚,3個草莓棚可供采摘,桑葚采摘80元一位,草莓采摘68元一位,後續還有小番茄等時令蔬果批量上新,室内采摘可延續到6月份。”據了解,雙龍泉家庭農場采摘園分為室内采摘和露天采摘。室内采摘主要作物有草莓、桑葚、油桃、小番茄、葡萄;露天采摘作物有桃子、蘋果、梨、桑葚、杏、無花果等,全部農作物共60多個品種,可實作一年四季采摘。2021年,共有遊客3.2萬餘人次來農場采摘,直接創造收益160餘萬元。采摘之餘,遊客還可以參與到具有鄉村特色的遊戲活動中,萌寵喂養、體能拓展等項目,都深受遊客喜愛。

在周邊遊、短途遊趨勢明顯的情況下,青島鄉村旅遊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近郊,不僅新場景、新玩法變多了。在更為傳統的鄉村旅遊領域,一些變化也正在發生,“農業+旅遊”的結合,成為一種常态。記者從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今年,青島的鄉村旅遊活動亮點紛呈。櫻桃、茶葉、油桃、葡萄、大白菜、蘋果、胡蘿蔔等特産,都将作為文旅媒介,以不同形式呈現鄉村旅遊的多樣性。在這個過程中,音樂、繪畫等藝術形式,充分展現出文化對鄉村旅遊的賦能。

平度市新河鎮今年計劃舉行花香音樂節。通過民謠、流行、搖滾等音樂,以及魔術、兒童劇、花海、煙花、美食、潮玩市集、文創打卡等,吸引遊客來一場放松之旅;平度市蓼蘭鎮則計劃舉行油桃文化節,舉辦攝影秀、兒童繪畫比賽等活動。

以需求為導向

實作鄉村旅遊提質更新

近期,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好客山東·鄉村好時節”年度優秀案例,青島市阿朵小鎮入圍年度網紅打卡地,青島市海青鎮茶山梯田入圍年度大地景觀。

通過梳理全省入圍案例可以發現,近郊遊、周邊遊、周末遊、微度假等市場轉向影響下,提供高品質旅遊産品已經成為行業風向。“打造極具特色的高品質旅遊産品對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全新的旅遊産品、百變度假模式的出現,在打破固有思維的同時,也讓旅遊行業煥發出新的活力。”阿朵花嶼負責人餘愛軍說。

順應更高品質的市場需求,從合作社起家的鄉缦草莓樂園開始打造自己的文創。“最初做農業,就是帶領社員共同緻富。但現在我們意識到,把農業與科普、旅遊相結合,擁有廣闊的前景。我們把當地的特色果蔬IP化,草莓查爾德、櫻桃泰克、蕃茄麥吉克等形象漸漸被遊客熟悉,文創目前推出了保溫杯、鑰匙扣、本子、筆、防丢失手環等。”張娜介紹,園區還推出了繪本故事,将其植入遊樂項目,在這個故事中,小遊客坐着小火車可以觀看蘑菇種植過程,實作寓教于樂。

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和現代農業的重要功能,鄉村旅遊是有效途徑,更是市場需求。通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讓其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産業,一些成果讓人欣喜。以雙龍泉家庭農場為例,農場常年用工30餘人,季節性用工1000多人次,帶動周邊100餘戶農民增加了收入。與此同時,這裡還是新型職業農民教育訓練基地、田間學校。張志強說:“農場田間學校能一次容納200人同時上課,實訓場地充足,設施齊全,已助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0餘人。”

有親和溫厚、時尚摩登,更有節氣裡和土地上揮之不去的文化鄉愁,青島鄉村遊的嶄新畫卷,正在鋪就。(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曉婷 張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