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個醫學上100%正确的遊戲,“食南瓜者”:原版故事更黑暗

作者:蹦了個蹦噔噔

大家好我是蹦蹦,作為一個恐怖遊戲的愛好者,看到“食南瓜者”這款遊戲出現的時候,懷着極大的好奇和興奮,抱着一包爆米花去玩了這款遊戲,一邊吃一邊看,好快樂!

那個醫學上100%正确的遊戲,“食南瓜者”:原版故事更黑暗

哈哈,雖然本人重口,面對這類遊戲内心隻有興奮毫無恐懼,但不得不說這款遊戲的作者真是下了功夫,網友評價這款遊戲“在醫學上100%正确”一點也不誇張。美中不足的是這款遊戲毫無互動,沒有任何選項,更像是一個以遊戲為媒介的短篇小說。

在這個故事中,一家四口本來隻是出行,卻無意間發生車禍,兒子的腦袋掉了,孩子媽媽接受不了這個現實瞬間瘋掉,用南瓜代替兒子的頭,帶兒子回家,強行認為孩子隻是受傷了,在家休息、治療就會好,逼着全家人配合她的做法。

那個醫學上100%正确的遊戲,“食南瓜者”:原版故事更黑暗

南瓜爛掉了,男孩的身體必然也會爛掉,面對這一切,孩子媽媽更是瘋狂,逼着丈夫抓來隔壁家的孩子,砍掉他的腦袋再次裝上一個新的南瓜,于是“兒子”擁有了一個新的身體和新的南瓜頭,她把自己真正的兒子的身體和舊的南瓜頭丢在一邊當做垃圾。

這一幕極具戲劇性,新的頭和新的身體,這一切都不屬于兒子,新拼出來的這個“兒子”,又算是什麼呢?

這個故事最後女兒獲救,父母入獄,女孩在福利院中和老修女的對話也是意味深長,有的玩家認為女兒根本沒有逃出那個瘋狂的家,老修女其實就是媽媽,也有人認為女孩瘋了,将來會做出和媽媽一樣的行為,這些猜測讓這個故事的開放式結局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那個醫學上100%正确的遊戲,“食南瓜者”:原版故事更黑暗

不過有趣的是,蹦蹦好奇去查閱“食南瓜者”的英文名“Pumpkin Eater”時,卻意外地看到這個詞原本的含義:吃南瓜的人,也有養不起老婆的人的意思。

原來,“Pumpkin Eater”又是一個出自鵝媽媽童謠的故事,原本歌謠的内容是:“Peter, Peter,pumpkin eater,彼得彼得,吃南瓜的人,Had a wife but couldn’t keep her;他有個妻子可是他不能留着她;He put her in a pumpkin shell,他把她放進了南瓜殼裡,And there he kept her very well.他把她放在那裡儲存好啦。”

那個醫學上100%正确的遊戲,“食南瓜者”:原版故事更黑暗

原版故事中,妻子對皮特不忠,于是他把妻子殺害後放在了南瓜裡,于是這個故事就顯得非常詭異,聯想到遊戲中的那些腐爛的情節,說鵝媽媽童謠是兒童邪典真是恰如其分。

不過後來也有電影、小說非常牽強地改變這個故事的原意,原版的女性出軌、對丈夫不忠在新的故事裡卻變成了男人無用、養不起老婆,導緻女的生活悲慘。

那個醫學上100%正确的遊戲,“食南瓜者”:原版故事更黑暗

有一部是以故事改編的電影裡,為了凸顯女的痛苦,還讓她帶着5個孩子遇到新的男人,戀愛帶給她新的痛苦。這樣的改編者真會做生意,隻是相比較故事裡的男人,這個給了女主角5個拖油瓶的導演恐怕更殘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