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國墓中出土“水晶杯”,并非盜墓賊遺落,其實古代早就有玻璃了

20世紀90年代,戰國墓中出土了一個“水晶杯”,當我的朋友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忍不住說道:“這不是我超市買奶贈的杯子嗎?”盡管這個說法讓人忍俊不禁,卻還是讓很多人對此懷有質疑,“會不會是現代的盜墓賊帶進去的杯子,遺落在了戰國墓葬中呢?”這種說法說服力很強,圍觀群衆深以為然。

後經專家鑒定,戰國墓中的“水晶杯”确實是水晶制作,并非現代玻璃杯,這才讓大家深信,這“水晶杯”确實是戰國時期的文物。其實,在戰國墓中出現玻璃杯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兒,因為在戰國末期,大陸就已經有玻璃了,而且很有可能還是自制玻璃;如果追溯玻璃的起源,更是早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已經有玻璃出現,是以,在公元前4000前之後,中國出現進口玻璃也就并不稀奇了。

戰國墓中出土“水晶杯”,并非盜墓賊遺落,其實古代早就有玻璃了

從文物尋找玻璃起源

1975年,陝西寶雞曾出土多件西周時期的玻璃管與玻璃珠,證明大陸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有玻璃出現。

同時,在全國很多地方的戰國墓葬中,都出現了大量的玻璃,例如湖北地區随縣曾侯乙墓、江陵雨台山第3号與第278号墓等等,不僅這些貴族大型墓葬有玻璃出土,在戰國的一些小型墓葬中,也有玻璃出現。足以證明,在戰國時期,大陸對玻璃的制作和使用已經具備一定的廣泛性,并不僅限于貴族群體。

戰國墓中出土“水晶杯”,并非盜墓賊遺落,其實古代早就有玻璃了

在一些著名的墓葬文物中,我們也不難發現玻璃的身影,例如越王勾踐與吳王夫差的寶劍上都有玻璃鑲嵌,尤其是在勾踐的寶劍上,可以看到鑲嵌的玻璃有明顯的人工變形工藝,勾踐寶劍上的玻璃花紋,有明顯的模具造型,這樣的痕迹讓我們不難看出,當時的玻璃已經了自己加工的能力,可見,在當時已經具備了一些工藝加工技術。

那麼,這些墓葬中的玻璃,究竟是我們自制玻璃,還是以進口的方式從外國進口而來呢?想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最早出現玻璃的西亞入手,看看大陸玻璃與西亞玻璃是否是相同之物。

戰國墓中出土“水晶杯”,并非盜墓賊遺落,其實古代早就有玻璃了

進口與自制之争

大陸最早發現玻璃的區域是新疆地區,由于新疆地裡位置特殊,難免讓人聯想到新疆從西亞進口玻璃,這個猜測也并非無稽之談,畢竟在史料中有進口玻璃的記載,在古代時,最早的玻璃被稱為琉璃,是玻璃的一種。

“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凡外國諸珍異皆出焉。”——《後漢書》

在漢代,這種進口琉璃的情況已經有所記載,從文中可以看出,最早的琉璃與珊瑚、琥珀等物品并列記載,可見,早期的玻璃是以奢侈品形式存在,并非應用到千家萬戶。而戰國墓葬中大量發現的玻璃都是小型玻璃珠的形式出現,當時普及的應該是工藝最簡單的玻璃珠,而非大量的玻璃工藝制品。

戰國墓中出土“水晶杯”,并非盜墓賊遺落,其實古代早就有玻璃了

由此可知,新疆的琉璃極有可能是進口自西亞,而戰國墓葬中發現的玻璃則未必是來自西藏或者進口。

為了更準确的弄清新疆琉璃與戰國琉璃是否進口自西亞這一問題,我們換一個視角,從兩種玻璃的化學成分進行着手分析。

經過化驗分析,我們得知西亞的玻璃普遍為鈉鈣玻璃,新疆的玻璃也是鈉鈣玻璃,可見新疆的玻璃确實有非常高的可能是進口自西亞。而戰國墓中的玻璃卻并非是鈉鈣玻璃,而是鉛鋇玻璃。

這個結果讓很多專家學者眼前一亮,這戰國墓玻璃成分明顯不同于西亞玻璃,也就是說戰國墓玻璃極有可能不是進口而來。經過專家學者的多方研究和全方面慎重的考察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觀點——玻璃自創說。

戰國墓中出土“水晶杯”,并非盜墓賊遺落,其實古代早就有玻璃了

這一說法在20世紀70年代問世後,得到了廣泛的關注,有聲音表示,你無法證明戰國墓玻璃是自創;也有另外一個聲音表示,證明了并非進口,那自然就是自創。兩種觀點争論不休,卻都不能說服對方。于是,這戰國墓中玻璃究竟是自制還是進口,一直都沒有定論。

古代玻璃制作

盡管不能确定是自制玻璃,但是勾踐寶劍上鑲嵌的玻璃成分與西亞玻璃成分明顯不同也是事實。随着出土文物越來越多,發現湖北出土的玻璃制品與江西地區出土的瓷釉化學成分極為相似,難道大陸最早的玻璃制作技術來自瓷釉制造技術嗎?

從瓷釉制造技術和玻璃制作技術來看,他們制作的工藝隻是差在制作玻璃需要容器,如果真是如此的話,在商朝我們就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技術。

戰國墓中出土“水晶杯”,并非盜墓賊遺落,其實古代早就有玻璃了

既然有技術,那麼是否能夠增進玻璃的透明性呢?這是人們在戰國時期考慮的問題,他們想起了春秋時期有人利用鉛丹與硝石助熔的特性制作藥材,是不是鉛丹與硝石在制作玻璃的時候,一樣有助熔的作用呢?經研究,這種想法被證明,一種叫做“蜻蜓眼”的半透明玻璃被制作出來,這也是大陸現今探索到最早的鉛鋇矽酸鹽玻璃。

到漢代的時候,已經能夠制作一些面積比較大的玻璃了,例如在山東即墨存有32.5厘米×14.8厘米×3.5厘米、重量為5.25千克的鉛鋇矽酸鹽玻璃。而鉛鋇矽酸鹽玻璃正是在大陸春秋到漢代時期逐漸普及,技術也逐漸提升,除了使用鉛降低其溫度,提高其 流動性外,還逐漸嘗試使用硝石精進玻璃制作工藝。到漢代,已經有鉀矽酸鹽玻璃出現,這一點在廣東、廣西出土的玻璃文物即可證明。

戰國墓中出土“水晶杯”,并非盜墓賊遺落,其實古代早就有玻璃了

到了唐朝時期,得益于“吹玻璃”技術的傳入,鈉鈣矽酸鹽玻璃的制作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改進。宋代逐漸開始用氧化鈣替代氧化鉛,此時的爐溫已經能夠達到1400度高溫。

到了元明清時期,玻璃的制作得到大力發展,元朝開始,基本上都是鉀 鈣矽酸鹽玻璃了。早期的玻璃制作廠也開始出現,主要的玻璃廠有兩個:故宮皇室玻璃廠、 淄博琉璃廠。

盡管如此,在當時的玻璃制品一般都是發簪、鼻煙壺等小件居多。

玻璃從“珍寶”到“普及”

玻璃在古代一直被視為珍寶,也一直都是貴族才能擁有的物件,這一點從勾踐寶劍上鑲嵌的玻璃就能看出來,玻璃在古代價值不菲,一直到唐朝才有所改觀,即便如此,唐朝的玻璃制品價格仍然居高不下。

戰國墓中出土“水晶杯”,并非盜墓賊遺落,其實古代早就有玻璃了

扶南大舶從西天竺國來賣頗黎鏡,面廣一尺五寸,重四十斤,内外皎潔,置五色物于其上,向明視之,不見其質。問其價,值錢百萬貫。——《梁四公記》

從《梁四公記》中可以看出來,唐朝時一面外來的“頗黎鏡”,仍然要價動則“百萬貫”。

直到民國初年,玻璃才真正從“奢侈品”走到民間普及,當時的玻璃廠發展迅速,僅湖南省就有300多家,江蘇省也有200多家。

一直發展到今天,玻璃制品花樣繁多,品質極高,價格實惠,走進了千家萬戶,正如我朋友所說的那樣,即使在超市購買一箱牛奶,都會贈送一隻品質上佳的玻璃杯,而這樣的一個玻璃杯,如果拿到古代,則無異于絕世珍寶!

綜上,大家可以看出,其實“玻璃”在大陸古代戰國時期之前就已經出現了,是以在戰國墓中看到“水晶杯”也大可不必驚呼,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戰國墓中出土的“水晶杯”确實是以水晶材質制作,并非我們了解的“玻璃”。玻璃在古代深受追捧,主要作為裝飾品和工藝品為主,并未得到廣泛領域應用,實為憾事。

△文/野史日記

參考文獻:《梁四公記》、《後漢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