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完《養育你内心的小孩》,我找到了改變低價值感的方法

作者:永晴說

你是不是也和曾經的我一樣,總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别人随口的一句評價,就能輕易攪動自己的情緒;

因為害怕别人不開心,不喜歡自己,是以總是忽略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

總是想要證明自己,是以逼迫自己去做很多自己根本不願意做的事;

不敢對别人提要求,而對自己的要求卻很苛刻;

總是害怕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沒有辦法接受不好的結果。

我曾經是一個價值感非常低的人,是以總是活得很累,很不開心,喜歡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歸因到自己身上。

最糟糕的是,我很清楚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内心的價值感過低造成的,但是不管别人怎麼鼓勵,我依舊沒有辦法改變原來的思維模式。

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長期成為日常心理活動。

直到最近讀了《養育你内心的小孩》這本書,我才弄明白自己價值感為什麼會這麼低,然後跟着書裡的方法去做,發現這種狀态确實有所改善。是以把自己從書中學習到的知識分享出來,希望對有同樣困擾的朋友有所幫助。

讀完《養育你内心的小孩》,我找到了改變低價值感的方法

人為什麼會低價值感?

以前的我,知道自己價值感低,但是卻從來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應。

在看完《養育你内心的小孩》這本書關于價值感這一章的描述後,我才發現,人之是以會價值感低,甚至缺失,主要是因為我們做錯了兩件事,一件是把他人的話當作事實,另一件是很少給自己正向回報。

把他人的話當作事實會讓我們失去對自我的判斷,覺得别人說的都是對的,尤其是當别人說出一些對我們自己不好的話語時,我們更容易放在心裡,并以此來不斷進行自我攻擊。

而很少給自己正向回報,則是很難讓自己有成就感,會有種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的感覺。長此以往,我們就會變得不夠自信,覺得自己沒能力做好一件事。

其實,别人的評價隻代表給出評價的那個人,那些言論根本代表不了我們。而隻要我們及時給予自己正面的回報,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每天都有進步,都有成就。

讀完《養育你内心的小孩》,我找到了改變低價值感的方法

低價值感的危害

對于低價值感的人來說,他們的思維邏輯一般是這樣的:凡是糟糕的表現或結果,都是因為我不夠好;所有好的表現或結果,都是因為運氣、偶然。

這樣的邏輯,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非常多不好的影響,最典型的就是以下三種:

1、認為自己配不上、得不到好的東西

低價值感的人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覺得自己不配,不配得到别人的關心,不配得到最好的東西,不配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事。

因為覺得自己不配,是以完全不敢對外界提出要求,甚至很多時候明明自己花了錢購買某種服務,也一樣不敢提要求,生怕自己一提要求,對方就不高興,或者直接不配合。

讀完《養育你内心的小孩》,我找到了改變低價值感的方法

2、容易受他人影響,失去自己的判斷

低價值感的人特别容易受到别人的影響,比如身邊有人心情不好,他可能會覺得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是以導緻對方不開心;又比如自己明明想去做一件事,但因為别人說他不适合,他就不敢去做了。

低價值感的人很少自己做決定,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做出正确的決定,久而久之,他們也就失去了自我判斷的能力。

3、對孩子的性格形成不好,讓他們也價值感低

低價值感的人不僅讓自己生活得不開心,而且還會對孩子也造成很不好的影響,在低價值感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孩子也往往會變得低價值感。

比如他們會變得不自信,會特别害怕犯錯,會特别在意來自外界的評價等等。

是以,如果你發現自己是低價值感的人,一定要想辦法去改變,否則不僅自己深受其擾,就連孩子也會成為低價值感的人。

讀完《養育你内心的小孩》,我找到了改變低價值感的方法

3種提升價值感的方法

低價值感就像一種慢性疾病,它不會讓人馬上斃命,但是卻讓人一直生活在不舒适當中,是以改變自己的低價值感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情,它直接決定着我們的幸福感。

《養育你内心的小孩》的作者叢非從對如何提升價值感也在書中有所提及,他認為,提升價值感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1、以整體的眼光看待自己

叢非從認為,建立價值感的方式不是發現“我很好”,而是發現“我整體很好”,也就是“我有的地方好,有的地方不夠好”。

用整體的眼光去看待自己,既能避免自己陷入自我懷疑、自我恐慌中,也能讓我不妄自菲薄,不卑不亢。

2、由自己定義自己

我們要學會給自己下定義,不要被别人的評論打亂自我評價的秩序。外人的評論隻能代表他自己,并不能代表你。

我們應該像奧運冠軍谷愛淩那樣,面對他人不友好的評價,隻把那當作是别人的價值觀,并不能代表真實的自己,甚至跟自己沒有任何關系。我們不必為此難過,自我懷疑。

3、用小目标代替大目标

小目标可以提升價值感,因為小目标更容易達成,有利于增強我們的信心。

是以,當我們做事的時候,可以把我們希望的結果分解,比如今年要存10萬塊,那麼我們把這10萬塊分解到每個月,每個星期,分解後的目标就相對容易達成了。

千萬不要随便給自己設立過于宏大的目标,這樣不但很難達成,而且還會打擊自己的自信,覺得自己沒有用。

讀完《養育你内心的小孩》,我找到了改變低價值感的方法

幸福的關鍵,是陪内心的小孩長大

擁有價值感隻是我們衆多需求中的一個,此外還有安全感、自由感、意義感、親密感,隻有當這些都滿足了,我們的内心才會做到真正的豐盈,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

而想要獲得安全感、自由感、意義感、親密感、價值感,最關鍵的就是要養育我們自己。

養育自己分為五步,分别是回到内在、尋找期待、尋找邏輯,找到匮乏所在、追問來源。

在實作這五個步驟之前,需要我們對安全感、自由感、意義感、親密感、價值感由全面的了解,這一點《養育你内心的小孩》裡有詳細地介紹。

是以,如果你想增加自己的安全感、自由感、意義感、親密感、價值感,想要養育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幸福,建議讀一讀這本書。

本書的作者叢非從是應用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有多年心理學從業經驗,嘗試療愈了上萬人,曾出版過《原來,懂比愛更重要》、《自我成長的力量》、《了解憤怒》等作品,專業知識非常充足。相信這本書的内容同樣會讓你受益匪淺。

---END---

作者:永-Sunshine,用簡單的言語,道情感的道理。我願用文字陪你看懂世間的各種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