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平生最難忘的一本書

作者:百荷書房
讀書|平生最難忘的一本書

文/蹤影 圖/網絡

關于讀書,季羨林先生說:“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季先生之是以如此看重讀書,其觀點是:

“人類之是以能夠進步,永遠不停地向前邁進,靠的就是能讀書又能寫書的本領。……人類向前發展,猶如接力賽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過棒來,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遠跑下去,永無窮盡,這樣智慧的傳承也永無窮盡。這樣的傳承靠的主要就是書,書是事關人類智慧傳承的大事,這樣一來,讀書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麼呢?’”

季先生列舉了他年少時的讀書:

“經、史、子、集都涉獵過一點,但極膚淺,國小中學階段最愛讀的是‘閑書’(沒有用的書),比如《彭公案》《施公案》《洪公傳》《三俠五義》《小五義》《東周列國志》《說嶽》《說唐》等,讀得如醉如癡。《紅樓夢》等古典小說是以後才讀的。”

季先生認為,那些讀過的書,雖然都是些閑書,但至少對于寫作方面是有幫助的。

季先生還提到了印度兩大史詩之一《摩诃波羅多》,以及《古印度國文論叢》等書,是他一生受影響最大的著作;在中國,季先生列舉了陳寅恪先生的著作,特别是《寒柳堂集》《金明館叢稿》等。季先生所列舉的書目,對于我這個半瓶子醋也沒有的愛讀書者而言,那是天上的太陽與塵埃裡的沙粒兒之間的差别。也許人生所接受的影響取決于某一個時代。時代的烙印必将是一個人終生都難以抖落地黏貼在身上,生長在肉裡心裡骨髓裡的一個印記吧!從小熱愛讀書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卻是《漢語成語小詞典》。

讀書|平生最難忘的一本書

“小詞典”是我國小期間,僅有的一個五年級同學李進喜幫我從牛武鎮買來的。那時候,我唯一能夠讀到的書就是領袖“語錄”和“詩詞”。除此,幾乎沒見過所謂的課外書籍長什麼樣兒。我和進喜同桌讀了一年五年制國小的五年級,畢業後,他繼續升學讀書,國中、高中,一路讀過去,而我卻因為出身不好,沒能進入國中大門。我們居住的是一個極其偏僻的山林荒村,沒有特别大的事,一年也不會到距離村裡三四十裡的鎮上去一次。

一次,進喜星期天回家,參加隊裡的勞動,說起了學校的事情,我再一次因為沒能上學而哭泣。可能是我的淚水和傷心感動了同學進喜,他不無遺憾地說:“你沒能上學,也不是你的錯啊!你要是也能上學,來回這麼遠的路,我們還可以做個伴兒呢。”

我終于平靜下來,不再哭泣,隻是歎息自己不能上學的不幸。進喜欣悅地告訴我說:“我買了一本《漢語成語小詞典》,上面全是成語,還帶了拼音,你想要了,下星期回來,我給你帶一本?”

讀書|平生最難忘的一本書

不記得那一個星期的時間裡,我是怎樣地等待着“成語小詞典”的到來?隻知道那樣一本64開本的小書,從此成為了我精神的寶庫。白天下田勞動,我帶它在身邊,勞動間歇的時候,我捧它在手上;晚上睡覺,睡之前,我都會捧着它翻上幾頁,與之對話一般地念念自語,瞌睡了,就放它在枕邊,讓其陪我入睡。讀“成語小詞典”成了我下田幹活之外,唯一的精神追求,在沒其他書籍的年代,“成語小詞典”滿足了我閱讀的精神需求,豐富了我貧乏的靈魂。

上班以後,第一個月的工資,我買了青年讀本《辛亥革命》和幾個關于農民起義的小冊子,我捧着那些書籍,内心的激動,如今用文字是難以形容的了。我摸索着書的封面,心想:這麼厚的一本,這麼多的字兒,我由衷地贊歎:這世間最劃算的一件事,就是買書了。

讀書|平生最難忘的一本書

随着時代的變遷,衆多的圖書豐滿了我的書架,比如:陳忠實的《白鹿原》、王安憶的《長恨歌》、阿來的《塵埃落定》、徐貴祥的《曆史的天空》……,這個書單實在是太長、太長了,這裡是好省略千百字,以省略書寫,更讓讀此文的朋友節儉些時間。

如今,實體書,電子書,可謂是汗牛充棟,浩如煙海。愛書的我,每每得到一本自己心怡的書,依然會欣喜得像久别的親人重逢,迫不及待地翻開書頁,與之親切對望,與之溫語閑話。然而,相比于當年的那本“成語小詞典”,如今家裡那些繁多,且備受我青睐的書籍,前者是為靈魂,後者隻能是身體裡的骨骼和血肉。它們雖然誰都不可或缺,但我依然懷念那本如今看來極不起眼,卻是給過我極大精神慰藉“成語小詞典”。

“成語小詞典”——我平生最難忘的一本書,已經住進了我的靈魂。試想,強壯的身體,豐滿的血肉,若沒有了靈魂,會是怎樣的一個存在?我不敢想象!

人生難得讀書時,讀書使我們從愚鈍走向智慧,有緣在此路過的您,可有最難忘懷的一本書?期待您的留言分享。問好!

蹤影 2022/2/27

讀書|平生最難忘的一本書

#原創散文随筆#

散文|我為父親擦拭眼淚

感謝浏覽,感謝關注;歡迎留言讨論,我們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