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報 2020年5月8日 山東省"十大科技成果"濰坊高新區分兩席,位居全省高新區第一。成就的背後離不開高新區重點"發展高新技術,實作産業化"為主業主責任,發展科技企業"苗培林",研發平台"上級更新",成果轉化"質效"三項行動,以一流服務為科技型企業打造聚集地, 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動力源泉。
"幼苗培林"科技企業
為促進科技型企業發展,高新區科技局創新"特級站、專員服務"工作機制,開展"七分服務",積極上門施策,幫助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科技項目、争取科技資源, 促進高校合作,為企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保障。
"高新技術企業已經成為我們公司的黃金招牌。濰坊華光光電有限公司技術創新部負責人劉鵬高興地表示,高新技術企業已經成功讓企業對未來的發展更加有信心。
在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後,濰坊華光不僅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稅率降低10%、土地使用稅減半、研發費用減免75%的優惠待遇,還可以為企業參與高層競争、嫁接科研院所、高端人才招聘等提供便利。
在高新技術企業申報過程中,高新區科技局實行"科技專員"服務機制,專心緻志,有需求響應,幫助企業解讀政策,填寫材料,全程參與全過程,直至申報成功。
"高新技術企業乘數計劃實施以來,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明顯增加。在項目申報方面,我們也針對具體的科技項目,成立小微信群,及時反映我們遇到的問題,點對點,攜手指導企業。高新區高新技術局高新技術科科長陳麗安表示,通過科技企業的"幼苗培林"倡議,區内企業的核心競争力明顯增強。
2020年,高新區新認定的中小企業276家,一大批創新活力,充滿發展的科技型企業脫穎而出。
研發平台"更新更新"
在山東天威膜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榮強向記者介紹了他正在進行技術測試的新材料——"隻有0.1毫米厚的薄膜,就能實作陽離子和陰離子的單向通過。傅榮強持有新開發的第三代電滲析均質離子膜材料,該新材料可組裝實作化工廢水鹽分的去除,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自2003年成立以來,天威膜不斷發展,2020年被準許在山東省重點實驗室的電荷膜材料,并作為行業公共技術平台引導行業發展。
"通過這個平台,客戶和合作夥伴可以看到我們是一家研發公司,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獲得一些項目支援。"傅榮強說。
天威膜隻是高新區建設高端研發平台的一個縮影,目前,高新區國家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遍地開花。
"高新區以企業創新平台為重要載體,吸引人才、集聚項目、培育企業、拓展産業,積極引導和支援區内企業搭建各類創新平台,打造企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源頭',對加快新技術産業化和人才梯隊建設起着關鍵作用。"高新區科技局發展規劃與科技合作處處長張振樹說。
實施研發平台"更新換代",高新區正在積極承擔濰坊高端裝備山東省實驗室,重點利用南航、機械總醫院等高端創新資源,加快高端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引導企業積極設立、申報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
成果轉化"品質與效率"
山東省"十大科技成果"揭曉,濰坊高新區占據兩個,位居全省高新區第一。好消息來了,令人振奮。這是高新區聚焦高端,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的生動例證。
記者了解到,濰柴動力有限公司研發的全球首台商用柴油機熱效率超過50%,實作了車身熱效率突破50%,在全球商業化中處于領先地位。
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創新研發磁懸浮鼓風機、磁懸浮真空泵等系列節能裝置。"目前,高新區投資3億元,為公司建設主體磁懸浮智能化技術項目已經完成,将安裝裝置,為磁懸浮技術的産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永勝說。
高新區圍繞改造成果開展"質效"行動,規劃中赢得市級以上各類科技項目40餘項,全區研發投入力度達7%以上。在此基礎上,高新區繼續優化技術交易體系,實施技術合同線上識别登記,加強各類技術轉讓機建構設,努力培育兩家新的省級技術轉讓服務機構。
"高新區将繼續引導各類技術轉移機構向專業化、市場化、标準化方向發展,通過專業中介服務促進科技成果轉移,促進區域技術轉移體系創新發展。"高新區科技局局長于少軍先生說。
閃電新聞記者李濤和記者倪宇金轉發濰坊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