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浮山古法手織布:經緯交錯的千年傳承

手執木質梭子,在細密綿長的織線之間來回穿梭,伴随着輕微的咯吱聲,厚實和軟、花紋明豔的粗布在身下一寸一寸緩緩延長。今年五十多歲的老人馬青香是我縣老粗布傳承人,今天跟随我們的鏡頭一起走近她。

操作着再熟悉不過的織布機,馬青香坦言,織粗布這門古老的技藝和眼前這幾架木質織布機一樣,都是“說來話長”。如果不是馬青香的講述,我們不會想到,眼前這幾架并不起眼的織布機已經有着六七十年的曆史。曆經歲月洗禮和數千萬根棉線的反複纏繞,木質結構的機身已經沁入了一層古銅般的色澤,然而時至今日,織布機巧妙的木質結構和精密的織布齒仍然保持完好,上線、開梭,仍然能夠織出漂亮的粗布。

浮山古法手織布:經緯交錯的千年傳承

浮山縣老粗布傳承人馬青香:

老粗布要比一般的棉布更厚實、紋理更清晰;它吸汗性能更好,還能起到一定的按摩保健作用。

随着時代的發展,現代人都崇尚自然、返璞歸真,老粗布受到了大家的歡迎。為了給這個古老的技藝增加更多的現代元素,馬青香經過不斷地摸索嘗試,制作出的老粗布産品類型更多樣,用途更廣,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

浮山古法手織布:經緯交錯的千年傳承

下一步我打算招收幾名熱愛傳統手藝的學員,并且廣泛宣傳咱們的傳統手藝和老粗布的好處,把老一輩的手藝傳承下去。

記者:晶凱 加松

編輯:史宏波

責編:陳曉鴿

編審:陳曉鴿

版權所有

本文内容由浮山融媒體中心制作,如需轉載請告知并标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