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響兒童專注力的都有哪些?

影響兒童專注力的都有哪些?

當我們提到專注力或者注意力的時候,我們不由自主的就會想到是孩子,接下來呢就是學習。因為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嘛!

那專注力問題是兒童特有的嗎?成人就不存在專注力問題嗎?當然不是,兒童時期沒有處了解決的問題會遺留遷移到我們的成人生活中。

好多成人做工作也是三分鐘熱度啊,上司安排個任務拖拉幾天才完成,嚴重的可能就是頻繁轉換工作演變成适應問題了。是以可想而知專注力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

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專注力到底是什麼,他又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呢?

我們所說的專注力就是我們的心理活動或意識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這需要我們能全神貫注地聚焦在我們的目标上,接下來這件事就成為我們關注或者注意的核心,這也就說明注意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積極的。

影響兒童專注力的都有哪些?

那注意是如何發展的呢,首先注意有兩種:一種是有意注意,一種是無意注意。

我們先來說說無意注意吧,它是沒有預定的目标。不需要付出努力就可以維持的注意,就像孩子玩遊戲或看電視的時候專注水準就挺高,那些色彩斑斓、對比鮮明的畫面,聲音大、情節起伏,刺激性強的感官體驗,這些都是以自己的興趣為主。

說白了做這些事的時候是沒有目标和要求的,不會玩完遊戲後回答個簡答題,不會在我們看完電視之後做張試卷的,是單純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的。

但有意注意則恰恰相反了,它不一定使我們快樂,或許還伴有一些不愉快的體驗感,但它卻可以提高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效率。

首先有意注意是在無意注意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有意注意是要有預定的目标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維持。

比如上課認真聽講,聽老師講課并記筆記,這都是需要意志努力的參與才能有的結果。在學習上97%的孩子需要啟動有意注意才能将學習進行下去。這也可以解釋了好多家長的困惑為什麼專注水準不高的孩子抗挫折能力都有些弱的原因。

影響兒童專注力的都有哪些?

注意力還有四個次元:廣度、穩定、轉移和配置設定

1、廣度:就是我們注意的範圍,一般和任務本身的特點及難度等情況相關,範圍大約是7±2,也就是同一時段我們可以同時關注5-9個任務。

2、穩定性:注意維持的時間越長就越穩定。同樣有穩定性也有分散性,就是本來是專注的但被無關的對象給吸引去了,做事不能集中注意,總是被無關的人事物所吸引,大大影響了做事情的效率。

分散性較強就會大大影響孩子們的聽課學習效率。舉個例子老師正在講課呢,突然有同學筆掉到地上了,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會馬上吸引到專注力不集中的同學的關注,而無心聽老師講課了。但還在上課,學生即使被意外事件吸引走了,也應該盡快調整回聽課的狀态。

接下來就要說

3、注意轉移:就是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去的現象。轉移的速度取決于對前一種對象的投入程度,越投入越難轉移。

比如孩子在玩遊戲,當他停止後轉移到學習上的速度相比于他從學習轉移到遊戲上就要困難很多,因為遊戲屬于無意注意,整個過程都是享受的,快樂就夠了,過程為導向。

但學習寫作業則需要啟動我們的有意注意,他是有目标性的,相對來說也是有挑戰性的,除了學習的過程,學習是需要結果的,需要用考試成績去做檢驗。

是以專注力不集中的孩子更容易出現面對難題時所表現的不耐煩情緒或者幹脆放棄,因為過程對于他們來說是困難的,最後還要用考試去檢驗,這簡直就是要擊垮他們在學習上存有的自信幻想。

4、注意配置設定:就是在同一時間裡,同時從事幾種不同的事情。比如學生上學需要一邊聽老師講課一邊記筆記,成人的一邊開車一邊用耳機打電話等。

注意配置設定有2個條件,一個是其中有件事是你熟悉或者已經達到自動化的程度,這樣才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配置設定到你不是很熟悉的事情中。拿剛上學需要寫字的孩子說起,讓他邊聽邊記筆記,他就是做不到的,聽課就會忘記記筆記,記筆記呢又會忘記去聽講,隻有這孩子到了寫字可以得心應手的情況下才能做到邊聽講邊記錄。

還有一個條件就是幾種事物之前必須有内在的聯系才可以,比如一個人邊彈琴邊唱歌是可以的,但如果是拉的是一個曲子、需要唱的是另外一個曲子、那一般人都是做不到的。

二、那注意力不集中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有些家長可能會好奇,專注力不就是影響學習嘛,還會影響其他的嗎,大緻是四個方面,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讨論下吧

影響兒童專注力的都有哪些?

1、我們還是先來說下對學習的影響:比如作業拖拉、上課容易按耐不住自己去接話、寫作業愛馬虎、急躁字迹潦草、面對困難更容易放棄引發情緒。

在這裡還想和大家分享下,不是坐不住小動作多才是注意力不集中,還有一類孩子容易被我們所忽視,他們上課一動不動,給人感覺安靜乖巧,可一提問考試就會發現他們根本沒有掌握課堂情況,感覺在聽講可在他的小腦袋裡早已神遊出外。

2、日常生活:不喜歡遵守規則、對規則的對抗性比較強,和外界的配合和服從性相對也就較弱。靈活性比較高、做事情沒有條理,會丢三落四、目标感不強,東一下,西一下。跳躍性比較大,做事動作幅度會比較大,因而更容易弄壞物品,當然他們不是故意的。

3、人際交往:做事沖動,以自我為中心,不太會去考慮後果及他人感受,容易與他人發生沖突和沖突

4、自身精力情況:坐立不安,小動作多,比較活躍。自我控制力較弱,持久性也較弱,更易轉移。來自外界的支援系統較少,外界評價多以負面為主,自我評價也較低。

當孩子專注力無法集中時,由于身份原因,學業問題最容易暴露出來。家長也最容易感受到。

但除了學業,他們還面臨着其他的困難,隻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什麼為什麼發生了,不知道如何讓外界了解自己,在被誤解和否定中,他們自己也相信自己就是那樣了,也開始否定自己。如果不能打破這個可怕的循環,孩子将在痛苦中盤旋打轉。

影響兒童專注力的都有哪些?

三、面對上述情況我們可以如何改善呢?

影響兒童專注力的都有哪些?

首先注意力不集中分為三個大方向:

1、生理方面的:如多動、注意力障礙、感統失調等。增加運動量對這類兒童會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打籃球、踢足球、遊泳等,他們内在的能量較多,更加具有活力,在運動上去釋放掉多于的力比多,生活中就會相對平緩很多,更可以保持安靜。

不要試圖和他們擰着來安排他們去做安靜的事情以此磨練他們的意志,這樣會适得其反。

如果是幼兒可以做些感統方面的訓練調整孩子生理基礎,改善好動坐不住的情況;青少年感統方面改善起來相對就較弱些,可以做些心理方面的輔導,改善認知和行為等。如果情況較複雜,影響生活和學業,也需要藥物的輔助治療。

2、成長環境方面的:如家庭氛圍的和諧程度怎樣,是比較平和的還是比較波動的。主要撫養人的性格情緒又是什麼樣的。父母之間的關系,親子關系是什麼樣呢?

父母是這個世界上孩子最愛最信任的人,家是最可以給他提供安全感的地方。可如果家庭内部起火了,孩子每天的精力一定都在滅火上,也就是如何緩和家裡的氣氛,那又何來經曆應對學習呢。内患家庭沖突不解決,如何應對外患的學業呢,是以良好的家庭氛圍也可以讓孩子的注意力有所改善。

3、心理層面的:如對于學習目标的不清晰,家庭内部沖突對孩子心理造成的影響,同學人際之間的沖突沖突,早戀,網瘾,對于老師家長等權威的恐懼心理等,以及内在自體本身穩定性不高,不自信,有心事,易受幹擾,自然外界的一點風吹草動都可以吸引其注意力。

實際上孩子的專注力水準随着年齡的增長是會有一些自控性參與進來的,但是由于外部環境的各種變化對孩子自我發展所産生的影響,以及孩子心理層面未解決的事件都會對孩子的專注力帶來這樣那樣的影響。

孩子年齡越小,介入改善效果越好,如果是年齡層偏大,專注力水準基本落成,培養專注力的關鍵時期已過,通過感統啊,訓練的方式改變起來是很困難的。

目前,對孩子專注力可以起到較明顯作用的方式,一是降低家庭的不穩定和人際的不和諧等外部環境帶來的影響,二是通過心理手段提高孩子對外界環境的抗幹擾性和内心的穩定與安全感的增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