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記者 代小佩
“今年年底前,神舟15号乘組将飛往中國空間站,他們将與神舟14号乘組會師太空,這将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時刻。”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上回答科技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
視訊來源:央視新聞
2021年,大陸載人航天工程全面進入空間站工程飛行任務實施階段,相繼發射了空間站核心艙、2艘載人飛船和2艘貨運飛船。
在我們頭頂約390公裡高的軌道上,天和核心艙已經持續安全穩定運作了10個月。神舟12号乘組和神舟13号乘組兩個航天員乘組相繼執行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任務。
2021年9月17日,神舟12号乘組順利傳回地球。“他們目前處于為期6個月的恢複觀察階段末期,身體狀态很好,很快将進入正常的工作和訓練。”周建平說。

央視新聞截圖
截至目前,神舟13号乘組已在太空飛行140天。在這期間,周建平多次與他們電話交流。“他們的工作、身體和生活狀态都很好,完成了迄今所有計劃的飛行任務,40多天後他們将從浩瀚太空重返地球家園,這也将标志着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圓滿收官。”周建平說。
“兩個乘組的飛行為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做出了卓越貢獻。”周建平表示,目前的飛行結果分析和初步評估表明,載人航天工程各系統全面滿足飛行任務要求,主要功能性能名額均超越了設計目标。
科技日報記者代小佩在現場提問。王建軍 攝
今年的空間站建設,還将完成哪些重要任務?
周建平表示,今年5月起,空間站工程将進入建造階段。
“年内,我們将相繼發射2個空間站實驗艙、2艘載人飛船、2艘貨運飛船,再将6名航天員送入中國空間站。神舟14号乘組在軌飛行期間,将迎接兩個實驗艙的到來,完成以‘天和’核心艙、‘問天’和‘夢天’實驗艙為基本構型的中國天宮空間站建造,他們的任務包括兩個艙交會對接和轉位過程中的狀态監視和必要時的控制,對接後大量的狀态設定和轉換工作。”周建平介紹。
“今年年底前,神舟15号乘組将飛往中國空間站。他們将與神舟14号乘組會師太空,這将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時刻。”周建平透露。
屆時,乘載着6名航天員的中國空間站将呈現在世人面前。據悉,建成後的中國空間站由3個艙段、2艘載人飛船和1艘貨運飛船構成,總品質近100噸,裝載着空間生命和生物科學、材料科學、燃燒和微重力流體科學、基礎實體等大量先進實驗裝置。
“兩個乘組将在軌共同飛行一個星期左右時間,然後神舟14号乘組将傳回地面。”周建平說,之後,神舟15号乘組的主要工作将轉向空間科學和應用方面,包括實驗裝置的安裝調試和科學實驗工作。
“我們的空間站有很多非常先進的實驗裝置,這對航天員是一個挑戰。目前,兩個乘組都在緊張刻苦進行訓練,為執行飛行任務做準備。我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圓滿完成任務!”周建平表示。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張爽
稽核:朱麗
終審:王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