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40W手機快充、360°折疊屏、WiFi 7,一文看完MWC22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有着 " 科技行業風向标 " 之稱的 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一度停擺,去年雖然成功舉行,但門庭冷清。直到今年恢複線下展會,才有了一些風向标的樣子。

過去一年,元宇宙大熱,AI、5G 等技術逐漸走入日常生活,智能汽車成為全球科技風口,所有熱點和噱頭都未曾遠離。

在今年的 MWC 上,諾基亞重返大衆視野;聯想依然展示了作為 PC 老大的實力;榮耀釋出了最新旗艦 Magic 4 Pro;realme GT 2 Pro、一加 10 Pro、OPPO Find N 以及剛釋出的 Find X5 Pro 等一衆國産旗艦手機紛紛在海外亮相。

抛開廠商們正常的産品更新,ZAKER 科技盤點了今年 MWC 最讓人過目難忘的新技術、新産品,它們或許都可能改變我們的未來生活。

240W手機快充、360°折疊屏、WiFi 7,一文看完MWC22

MWC 2022 舉辦地西班牙巴塞羅那

比卷更卷的折疊屏

相比同場釋出的幾款中規中矩的直闆手機,TCL 的兩款概念産品雖然關注度不高,但卻頗具特色—— TCL 360-degree Ultra Flex 和 TCL Fold 'n Roll。

240W手機快充、360°折疊屏、WiFi 7,一文看完MWC22

正如名字一樣,TCL 360-degree Ultra Flex 同時支援 360° 内外雙向折疊,螢幕既可以内折,也可以外折。

為了讓鉸鍊實作近乎 360° 旋轉,TCL 研發了一種外觀類似手風琴的鉸鍊方案。不過 TCL 并未公布更多技術細節。

240W手機快充、360°折疊屏、WiFi 7,一文看完MWC22

TCL 360-degree Ultra Flex

此外,Ultra Flex 還内置了類似 Galaxy Z Fold 的主動式觸控筆支援。

另一款 TCL Fold 'n Roll 則是巧妙地将卷軸屏與折疊屏兩種形态集于一身,既可折疊又可卷曲,螢幕可以從 7 英寸擴充至 8.8 英寸。

240W手機快充、360°折疊屏、WiFi 7,一文看完MWC22

TCL Fold 'n Roll

不過這種特殊的設計也使得螢幕折痕較為明顯,背面看起來也沒那麼光滑,尤其是在展開卷軸部分的時候。

這兩款都是概念性裝置,預計短時間内還不會大規模商用。

能夠辦公的墨水屏

在把 MateBook X Pro、MateBook E 筆記本電腦和 MateStation X 一體機等産品帶給海外使用者的同時,華為還釋出了一款全新的産品—— MatePad Paper。

既然是叫做 "paper",肯定與電紙書少不了關系,華為稱之為墨水準闆。不過,它與我們熟知的 Kindle 有大不同。

MatePad Paper 配備了 10.3 英寸的電子墨水屏,既保持了電紙書長續航能力的特性,還支援指紋解鎖、閱讀燈以及 M Pencil 手寫筆。

240W手機快充、360°折疊屏、WiFi 7,一文看完MWC22

如此一來,MatePad Paper 就不僅僅是電紙書那麼簡單了,它更像是專注生産力的辦公工具。華為稱,可以在螢幕上做筆記和繪圖,手寫的筆記可以轉換為文本,還配有語音備忘錄功能,甚至還能批注 PDF 檔案。

MatePad Paper 運作 HarmonyOS 2 系統,自然也支援超級終端,可以将手機、平闆等裝置的内容流轉到 MatePad Paper 上。除了 MatePad Paper 自帶的 HUAWEI Books 以外,使用者也可安裝其他電子書應用。

如果你是學生黨,或者平闆隻用來學習,但是又怕買了平闆隻用來 " 愛奇藝 ",那 MatePad Paper 可以從源頭打消你的顧慮。

ARM 晶片的 Windows 電腦

雖然采用 Arm 架構作為 CPU 的電腦已經出現了好幾年,但不得不說,真正将 Arm 架構發揚光大的還是蘋果。M1、M1 Pro、M1 Max 的強大性能和極佳的能耗比,足以讓整個行業重新審視 Arm 的價值。

現在踏出這一步的是聯想。

本屆 MWC 聯想更新了多條筆記本産品線,包括全球首款搭載骁龍 8cx Gen 3 的 ThinkPad X13s、移動工作站 " 天花闆 "ThinkPad P16s 以及 ThinkPad P14s Gen 3、史上最纖薄的 ThinkBook 13s Gen 4i 等。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當數搭載骁龍 8cx Gen 3 的 ThinkPad X13s 。

240W手機快充、360°折疊屏、WiFi 7,一文看完MWC22

骁龍 8cx Gen3 是一顆高通研發的 Arm 架構處理器,相比前代,在性能上有大幅度的提升,聯想稱 ThinkPad X13s 的性能提升高達 57%,多任務處理速度提升達 85%。

這并非聯想首次涉足 Windows on Arm 的問題,早期的嘗試因作業系統本身的問題而受阻,應用程式缺乏相容性成了跨越不去的難題。

走過漫長的探索之路後,Windows on Arm 應該開始加速了。

熱鬧與噱頭并存的元宇宙

2021 年,科技圈最熱的關鍵詞當數 " 元宇宙 " 了。今年 MWC 上,元宇宙自然也不會缺席。

近年來,HTC 專注于虛拟現實裝置的研發,旗下的 HTC Vive 已經是首屈一指的虛拟現實 ( VR ) 平台和生态系統。此次 MWC 2022 期間,HTC Vive 公布了元宇宙品牌 Viverse。

HTC 董事長兼 CEO 王雪紅表示,Viverse 應用了 VR、AR、AI 等技術,使用者可以使用平闆電腦、PC、智能手機和 HTC VR 頭顯等裝置,通過浏覽器進入 Viverse。 在 Viverse 中,人們可以參與健身鍛煉,攀登虛拟冰川,參加虛拟演唱會等。

240W手機快充、360°折疊屏、WiFi 7,一文看完MWC22

Viverse 畫面截圖

同時,HTC 準備推出一款名為 Vive Guardian 的應用程式,以保護 Viverse 中使用者的隐私和安全。

HTC 還展示了車載 VR 産品以及最新的基于位置的娛樂(LBE),HTC Vive 示範了 Yullbe Go / Europa Park 的最新基于位置的娛樂 ( LBE ) ,允許五名佩戴 VIVE Focus 3 的玩家在同一張地圖上漫遊、互動和遊戲。

技術看起來都不錯,但似乎離大部分人的生活還是有點遠。當然了,這也不是 HTC 的一家的問題,而是整個元宇宙都是如此。

即将商用的新技術

除了産品,本屆 MWC 也展示了不少行業最新技術。

OPPO 拿出了 " 長壽版 150W 超級閃充 " 和 "240W 超級閃充 "。

長壽版 150W 超級閃充技術據稱可在 15 分鐘将 4500 毫安時容量的電池充滿。之是以被稱為 " 長壽版 ",是因為采用了 OPPO 自研的電池健康引擎技術。

據 OPPO 研究院的測試資料,電池健康引擎在保證快速充電的前提下,電池循環放電 1600 次還有 80% 的剩餘容量,幾乎是行業通用标準 " 充放電循環 800 次,電池健康度在 80% 以上 " 的兩倍。

240W手機快充、360°折疊屏、WiFi 7,一文看完MWC22

OPPO 表示,一加新機将會首發搭載這項技術,該技術未來将會應用在一加和 OPPO 更多機型上。

而 240W 超級閃充最高可支援 24V/10A 充電,9 分鐘左右即可将等效 4500 毫安時電池能量的手機最高充至 100%。

realme 也公布了類似 OPPO 的 150W 光速秒充技術,号稱可以 "5 分鐘充電 50%",該技術将在 realme GT Neo 上首發。

除了閃充技術,OPPO 還釋出了全新的 OPPO 5G CPE T2,其搭載了高通骁龍 X62 數據機及射頻系統

、OPPO 自研的 O-Reserve 2.0 5G 智能天線解決方案。

5G CPE 作為一種 5G 終端裝置,可以接收營運商基站發出的 5G 信号,然後轉換成 Wi-Fi 信号或有線信号,提供更穩定的 5G 連接配接體驗。

與此同時,高通也釋出了 5G 解決方案——骁龍 X70 和 FastConnect 7800。

240W手機快充、360°折疊屏、WiFi 7,一文看完MWC22

骁龍 X70 是全球首款全頻段 5G 數據機及射頻系統,支援從 600MHz 到 41GHz 的全部 5G 商用頻段,并且支援高達萬兆級(10Gbps 5G)的傳輸速度。

骁龍 X70 還是全球首個內建 5G AI 處理器的數據機及射頻系統,高通稱,借助 AI 分析,骁龍 X70 能夠預測和規避不穩定網絡,提供穩定高效的連接配接體驗。

另一邊,Wi-Fi 6 還未普及,Wi-Fi 7 已經在路上了。

FastConnect 7800 提供了首個 Wi-Fi 7 解決方案,高通自稱 " 全球速度最快且功能最全面的連接配接系統 "。

240W手機快充、360°折疊屏、WiFi 7,一文看完MWC22

FastConnect 7800Wi-Fi 和藍牙連接配接系統可帶來高速網絡與超低延遲時間 Wi-Fi,可同時利用兩個 Wi-Fi 射頻,在 5GHz 和 / 或 6GHz 頻段實作四路資料流的高頻連接配接。

榮耀 Magic 系列産品線總經理李坤評價道,FastConnect 7800 的釋出對于行業來說是一個新的機遇。

總結

無論是榮耀 Magic 4 Pro、華為 MatePad Paper 這些即将與消費者見面的産品,還是骁龍 X70、OPPO 超級閃充等很快将面世的新技術,都能看到 MWC 比過去更加注重制實,關注如何提升我們目前的使用體驗。

對一向喜歡秀肌肉的科技行業來說,這份務實在疫情的催化和元宇宙噱頭下,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ZAKER 科技出品

文 / 劉凡 實習生 梁宇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