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印嘉黛在“拜讀│傳統美學”微信群講課整理
作者│印嘉黛

《蝶戀花》上篇已講過桃花與杏花。與愛情有關的花,還有蓮花、丁香、楝花、茉莉、百合、芍藥。
蓮,諧音憐,愛憐之意。因為諧音,蓮花就有了象征愛情的意義。蓮花有好幾個别名,比如荷花、比如芙蓉、菡萏。但若用于暗喻愛情,一般隻能是蓮。
古代的用語習慣和今天不一樣。現代人稱呼對方叫“你”,而古人稱“你”為“子”。憐,是愛的意思。現代漢語“愛你”對應的古語就是“憐子”,蓮子諧音憐子。每顆蓮子裡面都有一根苦苦的蓮心。蓮心諧音憐心,愛情的心。這心是苦的,代表苦戀。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望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西洲曲》是一首極唯美的古樂府情歌,以女子的口氣寫少女對心上人的愛戀。她好像很害羞,不敢直抒胸臆,不敢直說“妾拟将身嫁與”,隻是借天地自然暗示心曲。采蓮姑娘在蓮花間穿梭,她含羞低頭擺弄蓮子,蓮子就是憐子,就是愛你。蓮子那麼清靜,就像她的感情一樣純真,可是心上人卻不見。他為什麼不出現?未知。整首曲子的情感基調就是期待又惆怅,惆怅又期待。盼望郎君,郎君卻不來,天邊大雁飛過。
無端隔水抛蓮子 遙被人知半日羞
大雁是遊子,大雁本是北方鳥,秋天飛到溫暖的南方去過冬。大雁是候鳥,次年春天還會再回來。大雁對愛情專一,一生一世隻有一個伴侶,即便伴侶死亡,也不再找新的對象。
秋風蕭瑟之時,他離開我飄到遠方。我不怪他輕易離别,因為我們都是天地間的遊子過客。但春天回來時,我希望曾經的過客成為歸人。不是說大雁是守信的候鳥嗎?不要偏偏對我失約。我們一起在家鄉的蓮花塘泛舟遊玩多好。畢竟,天地雖大,能使蓮花盛開的地方卻很少,隻有楚國、吳國、越國。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古詩詞裡的采蓮姑娘,不是楚女就是越女,都是上古天道文明的符号。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同樣因諧音而作為愛情象征的還有楝花和百合。衆所周知,百合是百年好合的縮寫,婚禮祝福通常送百合或者百合主題的畫或工藝品。
逸如秋水與春山
楝諧音戀。紫色的楝花非常美。二十四番花信風,以小寒時的梅花開始,以谷雨時的楝花終結。楝花開過,春天就結束了。楝樹皮和果實氣味極苦,是以别名苦楝。苦楝諧音苦戀。苦楝花是憂郁的淡紫色,不是嬌豔的紅、甜蜜的粉。她愛地愁苦。
一信楝花風 一年春事空
丁香也是紫色,丁香也是幽怨。一般的花蕊,都是向外伸出呈線條狀的,可是丁香的花蕊隻是一點,像打了一個結。是以,丁香是心結、是情結。
偏怨别 是芳節 庭下丁香千結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丁香是一個結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的《雨巷》雖然是一首現代詩,但美學思想是與傳統一脈相承的,内在完全是古典的審美。丁香在古詩詞裡的意象就是一個在風中、雨中、煙霧中為情郁結的女子。
自從南浦别 愁見丁香結
戴望舒進一步補充了她容顔的細節。打着油紙傘,獨自徘徊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的結着愁怨的姑娘……
但丁香也不是一味地愁苦,她也有喜樂。丁香結可以是同心結,同心結是愛情的象征。同心結一般是系在腰間佩戴的香囊上,标準的同心結是把四條長帶子兩兩相绾,在香囊兩側形成對稱帶結的流蘇飄帶。同心結很好打,若遇到臨時起意想告白的場合,可以先從自己身上抽出發帶、腰帶或手帕,打成同心結送給意中人。同心結是古人生活中極常見的物品。丁香的心結有時會被認成同心結。“自從南浦别,愁見丁香結。”離别後就不忍再見到象征愛情的同心結。這裡作者以丁香結作為同心結的代稱,丁香軟結同心。歡愛時是同心結,别離後成了相思結。是以丁香有三種心結:怨結、同心結、相思結。
丁香軟結同心
他年我若修花史 列作人間第一香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偏好。有人喜歡清純,有人更愛火辣,但芳香是沒人會反感的。茉莉别名香魂,她的香清入骨髓、沁人心脾,能解除炎天火熱。像晴朗夏夜的月光,給人心靈的慰藉。
一般來說,白花比紅花更香,雖然紅花漂亮,可是白花香啊。但大多數中國人潛意識本能地還是喜歡紅花多一些。因為自古以來,紅花用于喜事,而白花用于喪事。吉禮用紅,兇禮用白。古人認為死者的靈魂是白色的,白氣向天上飄。我在《中國白》專題也講過,白色正邪兩賦、亦鬼亦仙。
一種秋容淡素妝 西風吹破幾枝芳
将異香撲鼻的白花獻給死者,也是取以花香安撫死者靈魂之意,香氣可通鬼神。茉莉花自然也被用于喪禮。據說,如果民間突然流行起女孩子都頭戴茉莉花穿白衣服,那就預兆皇後很快就要死了。茉莉,至陰的能量,不僅用于喪禮,還是尊貴女性的喪禮。
靖康之難,宋徽宗的甯德皇後被金國擄掠去,受盡折磨後病死在冰天雪地的五國城。噩耗傳至宋境,天下悲痛,全國人都頭戴茉莉花,以表哀悼。千萬人齊簪茉莉花,清香散溢天地間,這是何等美妙的景象,可這背後竟是那麼沉痛血腥的故事。世間苦難太多,罪孽太重。白雪能洗清一切污穢嗎?清香能驅散一切惡臭嗎?希望白花的芳香能打通陰陽兩界,給痛苦的亡魂帶去溫柔的慰藉,使他們平靜往生。但更希望,白花沒有用武之地。這樣說起茉莉時,我們不會聯想到一些沉重的曆史和現實,隻是單純地欣賞她的美。白月光、初戀、少女清澈的眼睛、夏夜、小河邊、上學路途的偶遇,課桌旁的你。如果歲月一直這麼溫柔,我們也不會被命運分離。我選擇簡單的活法,向天許願:不見血雨腥風,隻有天真平淡。就像你我初見時。
瓊葩玉蕊金飙夜 疑是梅花入夢香
芍藥别名将離。上古就有的習俗,有情人分别時贈将離花給對方,以示依依不舍的情誼。芍藥的命名是花中最古老的,它本名一個字“藥”,這就神秘了。《本草經》上說,芍藥治女人一切病。而芍藥又是夫妻送的花。這兩件事之間有沒有關聯呢?
紅藥一笑欲傾城
我講座寫文章,為了便于讀者了解,是以現代人的思維方式為出發點去寫,總是說“古人認為”怎麼怎麼樣。那“古人認為”的,也就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是我們需要繼承的。不要看我使用的語言是“古人認為”如何如何,就覺得那不過是古人的觀念,與自己無關。古人不會随便認為、任意比附、指鹿為馬。在傳統文化語境裡,什麼與什麼有關聯,那肯定是有道理的,這是老祖宗的智慧。古人的觀念裡,什麼花與愛情有關,那就是存在氣場上的相通。行為引起結果的改變。是以想要愛情的朋友可以适當多接觸《蝶戀花》中提到的這些芳華。不管你有沒有對象,沒有對象的花花幫你招對象,有對象的感情更好。這些花對應不同的愛情形式,請注意選擇适合自己的。
花介紹完了,最後講一講蝶。莊周曾夢見自己變成蝴蝶,自由自在地飛,擺脫了現實時空的束縛,快樂地忘了自己是誰。醒來以後還回味化蝶的夢,到底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是人化蝶還是蝶化人?現實與夢境,哪個才是真的?現實也許是另一種形式的夢境,我們總以為它是真象。而夢裡可能才會顯露真我,夢展現了被壓抑的潛意識,我們卻視它為虛幻。
相思相見知何日 此時此夜難為情
蝴蝶像夢,就是亦真亦幻的存在,也是通玄的生命。蝴蝶唯美,這就必然與文學藝術有天然的不解之緣。而且,它給人的感覺是屬靈而非屬肉的,它的身體就是薄薄一片紙。雖然是現實中有形而下身體的動物,可是它就像形而上的靈體。為什麼梁祝的靈魂化的是蝶而不是别的生物?再好看的動物都是畜生,但蝴蝶像夢幻、像靈魂,才适合當梁祝的身外化身。
蝶,戀,花。神與形、靈與肉的陰陽結合是生命的起源。現代人結婚生子,很多隻是為了完成人生的任務,談不上什麼愛情。這是因為我們現代人的靈魂與肉體都受了傷,被蒙蔽,氣血虧虛,愛不動。愛情就是使蝴蝶戀上花的那種能量,那種自然規律,是最根本的天道作用力。是以愛情也是屬于人最本質的身心需要。需要愛情是人的自然本能,為什麼要壓抑它、要否定它、要覺得它無所謂呢?這是一種迷惑。
一寸相思千萬緒 人間沒個安排處
蝶戀花也是盛世中華國泰民安的象征。《紅樓夢》裡賈寶玉、王熙鳳初登場時都穿着百蝶穿花圖案的衣服,百蝶穿花圖案也屬于蝶戀花主題。寶玉是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鳳姐是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褙襖。《紅樓夢》全書裡初登場時較長的描述全身上下穿着打扮的隻有寶玉和鳳姐,而且他們的服裝風格一緻,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寶玉和鳳姐是同一個派系的尊貴非凡的角色。他們都穿有黃金裝飾的蝶戀花圖案的大紅色衣服。縷金是一種奢侈的材料複雜的工藝,金縷衣代表富貴。百蝶穿花紋樣代表熱愛中華,花就是華。大紅色象征朱明王朝。身穿縷金百蝶穿花紅衣服的人是忠孝富貴的中華本土派大人物。不是中華本土派的人就不愛紅、不愛花、不愛蝶。比如薛寶钗,穿白色系衣服,住在雪洞一樣陰冷寒酸的屋子裡,自稱從來不愛花兒粉兒的,在滴翠亭見到一對美麗可愛的玉蝴蝶(實為寶黛二人的化身)時,還想用扇子撲死它們。
相思一夜情多少 地角天涯未是長
“人世悲歡一夢,如何得作雙成?”如果說人世間本為夢幻,那為何美夢總是難成,翻成噩夢?富貴功名鏡花水月一場空,痛苦卻如此真實。“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大明朝的溫暖繁華一去不複返,漢人亡了天下,淪為異族的奴隸。花謝了,蝴蝶翅膀折斷了。绮麗柔情的蝴蝶夢化作恐怖噩夢。不甘心中華文明被打壓淪喪的人不屈地叫喊:“蝴蝶夢殘心更狂!”被世人笑話是癡人說夢。世人都說:要牢記自保之道,追求世俗富貴;放棄對文明的堅守,抛棄祖宗的道德;接受異族的奴役,野蠻的剝削;順應現實,成為高智商、高情商、高奴商的人。
蝴蝶飛在噩夢裡,執着地想找回當初的美好。沒有被滿清摧殘以前的華夏民族精神一定會回歸,就像春天總會回來、燕和雁終要歸家、蝴蝶天生就戀花。癡情人不放棄。
唯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