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回歸MWC

在全球疫情還沒得到有效緩解之際,2022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2)能在巴塞羅那順利開展,實屬不易,許多通信賽道上的企業紛紛秀出新一輪科技肌肉。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回歸MWC

今年可以說是MWC正式回歸的一年,從2020年開始原本不少準備參展的廠商們因為疫情的因素選擇退出展會,或是縮減活動規模,最終主辦方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決定取消MWC2020。到了2021年,原本應該在2、3月份舉辦的MWC推遲,并采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模式,即便如此,依然有許多廠商出于安全考慮選擇退出。

疫情時代的MWC像所有類似的大型展會一樣,被持續反複的疫情困擾。不過這個情況在今年總算得到了改善,幾乎所有的大型廠商都選擇了回歸,不過讓小雷比較驚訝的是,今年參展的中國企業包括中國三大營運商、華為、中興、榮耀、小米、HTC、移遠通信、OPPO、長虹等50家,幾乎是史上中國企業最多的一次。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回歸MWC

就好比今年年初舉行的CES大會,中國企業參展數量暴跌至210家,而在2018年,中國企業參展的數字是1551家,足見下滑之嚴重。

或許對于連續缺席兩年的國産廠商來說,本屆MWC有了更加深刻的意義:在這個使用者換機欲望下滑嚴重的時期,怎樣的新技術和新産品才能打動他們?

創新力度明顯下滑

在此次MWC上,榮耀釋出了自家的新産品榮耀Magic4系列,甚至榮耀還專門請來了高通CEO為其站台。從參數上來看,Magic 4系列相比Magic 3系列最大的更新均在軟體優化方面,在大家最關心的影像、性能等部分的更新并未達到消費者預期。

大家或許都沒有猜到,此次MWC大會上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廠商是TCL,在一口氣推出5款新産品的同時,它們還帶來了兩款概念産品TCL Fold n Roll以及TCL Ultra Flex。

TCL Fold n Roll擁有三種形态,其中6.87英寸智能手機模式将螢幕的折疊部分塞入其中;折疊狀态下抽出這部分會成為是一個8.85英寸的手機;螢幕完全展開,則變成10英寸平闆電腦模式。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回歸MWC

TCL Ultra Flex則采用了360°鉸鍊,能夠讓螢幕實作360°的折疊,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折疊屏手機究竟是“内折好”還是“外折好”的争論。雖然這些概念産品肯定不會很快出現在消費者面前,但這些産品展示出了TCL的對手機未來形态的願景。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回歸MWC

而OPPO和realme先後展示的240W和150W充電技術,官方宣傳這兩項技術分别能夠在9分鐘和15分鐘内就将一塊4500mAh的電池完全充滿。同時,OPPO公布了150W快充的商用時間:第二季度将于旗下一加品牌首發,也會在子品牌realme真我GT Neo3上搭載。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回歸MWC

雖然150W和240W這兩個數字聽上去非常恐怖,但仔細想想,如今市面上主流的65W、80W、120W充電技術也基本可以将充電時間控制在平均20分鐘左右,整體差距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大。雖然這确實能提升使用者體驗,也确實是強大的技術突破,但對于使用者來說隻能說感覺不夠強。

不過讓小雷眼前一亮的是,OPPO提出了值得所有手機廠商學習的電池健康理念,根據OPPO的官方宣傳稱,OPPO此次是通過算法、定制晶片以及全新的電池電解液的方式從根本上優化了電池損耗的問題,據悉這項電池健康引擎技術通過電池管理晶片、智能電池健康算法、仿生修複電解液技術來優化電池安全健康,支援1600次完整充放電循環後依舊保有80% 的剩餘容量,是目前“充放電循環800次,電池健康度在80%以上”的行業通用标準的2倍。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回歸MWC

在小雷看來,在這個充電技術發展遇到瓶頸期的時代,如何進一步優化手機電池材質使用體驗才是手機廠商們應該重視的點。在這一方面,小雷認為OPPO的發展方向是正确的。至于實際效果嘛,當然還是得等一段時間後才能知曉。

中興則是展示了全新的人文影像旗艦努比亞Z40 Pro、高成本效益系列ZTE Blade V40及第四代5G MBB(移動寬帶)産品家族,實作了新一代骁龍SD X65/X62平台産品的全球首發。新品涉及智能手機和家庭終端,覆寫多個消費領域,也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自家的生态環境。

華為此次雖然隻釋出了一款用于閱讀的墨水屏平闆,但餘承東在會上表示華為目前的主要方向是如何讓全場景智能生活變得更加完善,華為将圍繞運動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出行、智慧辦公和影音娛樂五大場景,華為将持續為消費者帶來極緻的體驗與創新。華為智慧辦公以“自由創造,無界溝通”為願景,通過“裝置協同”和“生态融合”兩大核心能力,為使用者打造智慧辦公新體驗。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回歸MWC

從各家國産廠商釋出的新産品/技術中不難看出,今年的廠商們變得更加務實求穩,不再像前幾年那樣喜歡展示“PPT”黑科技。幾乎每一項技術都強調了其實用性和快速落地。

國産手機全面擁抱國際化

或許很多讀者都和小雷一樣,覺得本屆MWC相比之前要遜色不少,尤其是在手機創新性方面,實際上也與國外幾家手機廠商不再“重視”MWC有一定關系。可以說前幾屆MWC都是三星的主場,像Galaxy S7、S8、S10這樣的頂級旗艦都是在當年的MWC上釋出,但今年三星不但沒有讓S22系列亮相MWC,還宣布Galaxy Note系列将永久退出曆史舞台。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回歸MWC

在小雷看來,除了疫情會影響他們到海外參展的積極性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廠商越來越重視MWC大展,或者說MWC越來越依靠中國手機廠商,這不是一個讓人感到意外的事情。

從權威資料機構統計的資料可以看出,雖然像vivo、OPPO、小米這類手機廠商在國内的表現還算出色,但放眼整個手機市場它們依舊無法與三星蘋果這類國際大廠相比。是以對于手機廠商來說,比起在國内手機市場繼續内卷,進軍海外市場反而是它們提升自己市場佔有率的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回歸MWC

比如OPPO近兩年在海外的發展就是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它在海外拓展中采取和在國内市場類似的政策,注重宣傳推廣和本地零售店模式的結合。一方面重金布局線下零售管道,隻要讓OPPO進店,零售商就可以穩賺不賠的高額管道保證金。另一方面大面積提高品牌曝光度,布局當地标志性戶外廣告位、海報等戰略性資源。從canalys公布的資料中可以看到,如今的OPPO(含realme)在歐洲市場的增長速度遠超其他品牌,也已成功跻身歐洲前五的行列,這對于手機廠商來說都是一個值得借鑒和學習的點。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回歸MWC

是以對于國産手機廠商來說,MWC這種能夠短時間内集聚大量權威媒體的展會自然成了它們眼中的香饽饽,畢竟全世界的消費者都有可能因為展會上的品牌某種技術而被吸引,成為潛在使用者。

MWC正在轉型的路上

可以說,此次MWC大會就是國産廠商們将戰火從國内“蔓延”到海外的一個小縮影,幾乎所有的主流國産手機廠商都展現了它們對于未來手機行業發展的思考。不過與前兩年不同的是,它們不再着重于釋出一些短時間内難以落地的“噱頭”技術,而是用一些實用且能快速落地的技術來讓市場和消費者認可。

中國手機廠商集體回歸MWC

這也與本次MWC大會的情況不謀而合,在這個硬體同質化嚴重且使用者換機周期越來越長的時代,隻有那些真正實用且能給使用者帶來實際提升的技術才有可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盡管從我們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沒有黑科技加持的MWC确實缺少了一些趣味,但對于整個市場來說,這樣的MWC才是它們所想要看到的,畢竟在過去幾年我們都要等待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用上手機廠商們釋出的“PPT”技術,如今廠商們真正做到了“釋出即量産”。

同時我們可以看出,類似MWC的傳統的消費電子展會已經開始融入技術層面的讨論,逐漸成為行業領袖和專家探讨最新技術趨勢的交流平台,這或許成為未來MWC大會新的主旋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