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河旅遊發展曆史

一、雲南紅河開發

為了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州裡制定了發展措施。即加大旅遊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力度;加強以旅遊交通為重點的旅遊基礎建設;加強旅遊宣傳促銷工作;建立良好的旅遊環境和秩序;加強景區環境保護和環保工程建設;深化改革,建構紅河旅遊發展的新機制;豐厚旅遊産品的文化底蘊;推進旅遊業資訊化建設;加強旅遊隊伍建設;提高認識,加強上司,把旅遊産業的發展列入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精心部署旅遊業發展工作。

到2010年,紅河州的旅遊産品、旅遊市場、服務水準均形成規模,達到一定的水準後進入發展期,實作旅遊業對地方經濟的積極貢獻。到2020年,全州可接待國内外遊客860萬人次,全年将實作旅遊總收入50億元,對GDP的貢獻率将達到15%左右,真正擔當起經濟支柱的重任。

為充分發揮紅河州豐富的煤炭資源優勢,促進地方經濟和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的快速發展,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紅河州政府簽定了資源開發戰略合作架構協定。

紅河州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是雲南省的工業重要基地,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能源基地。紅河州成礦地質優越,礦産資源擁有的潛力很大,在礦産類别中,紅河州屬于中國南方少有的多煤區,是雲南省的三大産煤基地之一。

二、雲南紅河旅遊

在中國的西南邊陲、橫斷山南麓,“紅河”沿哀牢山山脈由西北向東南流淌,流過一片紅色的高原,孕育了這裡絢麗的自然風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這裡就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

紅河州文化旅遊資源富集獨特,是“七彩雲南的縮影,梯田文化的殿堂,過橋米線的故鄉”。這裡氣候立體、生物多樣、文化多元、資源富集、區位獨特,北回歸線橫穿而過,四季如春的氣候和良好的生态環境十分适宜人居。境内旅遊景點衆多,旅遊資源十分富集。人類活動與自然生态完美結合的神奇典範——元陽哈尼梯田、“世界錫都”個舊享譽世界,建水和石屏曆史文化名城等景區聞名遐迩,“七彩雲南、美食天堂”蒙自、旅遊休閑勝地彌勒、喀斯特奇觀阿廬古洞、燕子洞、“雲南紅”葡萄酒莊的法式浪漫、泉在叢中、叢在泉中的溫泉休閑、屏邊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旅遊景區景點和體驗異國風情的河口跨境旅遊美名遠揚,百年米軌“滇越鐵路”等一批待開發的旅遊資源大有可觀。紅河曆史文化悠久、民族文化燦爛,素有“滇南商埠”、“滇南鄒魯”、“文獻名邦”等美譽,建水文廟等文物古迹星羅棋布,清末雲南省惟一的一位經濟特科狀元袁嘉谷等曆史名人燦若星河。哈尼族多聲部音樂、铓鼓舞、彜族煙盒舞、海菜腔和阿細跳月,以及建水紫陶等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産極其珍貴。哈尼族的“十月年”長街宴、苗族的“采花山”等少數民族節目豐富多彩,蒙自過橋米線等風味小吃别具特色。在這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上,造就了紅河州“地上地下皆是景,民間天天在過節”的紅河旅遊景象。

三、雲南紅河是哪裡

不知道你要問的是河流還是縣名還是紅河卷煙廠縣名——紅河縣地處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西南部,紅河中遊南岸。

東接元陽縣,南連綠春縣,西與元江縣、墨江縣接壤,北與石屏縣隔紅河相望,地處三地州六縣接合部。全縣土地面積2019平方公裡,縣政府駐地迤薩鎮。

境内居住着哈尼、彜、漢、瑤等27萬各族人民,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94%,其中哈尼族占75%,占全國哈尼族人口的15.5%。河流名——紅河也稱“滔江”。

越南北部最大河流。發源于中國雲南省西部大理巍山彜族回族自治縣境内,在中國境内也稱元江,進入紅河州後。

呈西北—東南流向,在中國河口瑤族自治縣以南進入越南,稱紅河。東南流經首都河内,分支注入北部灣。

因河流大部分流經熱帶紅土區,水中混有紅土顆粒,略呈紅色,故名紅河。卷煙廠紅河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位于雲南省東南部,地處素稱紅河州“北大門”的彌勒縣城;北距省會昆明 143 公裡,南至州府蒙自 140 公裡;通往東南亞的 326 國道經彌勒縣城縱貫全州南北抵國家級開放口岸河口;紅河州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北回歸線穿越中部,具有得天獨厚的烤煙生産自然條件,有 “ 烤煙之鄉 ” 的美譽,擁有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和良好的區位、交通優勢。

四、凱撒國旅的發展曆史

2000年,德國華龍旅行社和德國凱撒國際貿易展覽有限公司合并,成産德國凱撒旅遊股份公司,簡稱德國凱撒旅遊集團/CAISSA Touristic(Group) AG。

2003年8月,德國凱撒旅遊集團與保利集團聯手對保利國旅進行重組,正式更名為北京凱撒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

2003年9月,歐洲29個國家一次性成為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凱撒國旅也正式以“歐洲旅遊專家”的品牌形象出現在公衆面前。

五、紅河哈尼梯田的曆史發展

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元陽哈尼族梯田從封閉的哀牢山走向了全國和世界。國内外專家學者和遊客紛至沓來。

在1993年的第一次國際哈尼族文化研讨會期間,中國、荷蘭、日本、美國、英國、泰國等10多個國家的100 多名代表參觀過勝村鄉全福莊哈尼梯田,深為其景觀的壯麗與文化的豐富所折服。

1995年,法國人類學家歐也納博士也來元陽觀覽老虎嘴梯田,面對腳下萬畝梯田,歐也納博士激動不已,久久不肯離去。他稱贊:“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藝術,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藝術家!”隻要登上元陽随便哪一座山頂,就會看到充滿在大地之間的、那如山如海洶湧而來的都是梯田。

六、沙甸的發展曆程

2006年在紅河州所屬鄉鎮人均耕地倒數第一的熱土上,創造出了農村經濟總收入、工業總産值、農民人均純收入三項紅河州第一。

沙甸經過20多年的工業化發展道路,現已成為個舊市北郊工業片區-鉛、鋅、錫等有色金屬及金、銀稀貴金屬冶煉加工基地。全區共有工業企業49個(其中:粗鉛冶煉企業29戶、精鉛電解企業10個、稀貴金屬綜合回收企業2戶、精鋅生産企業1戶、選廠4戶、建材企業3戶。

從業人員5000餘人,固定資産8億多元。改革開放30年,沙甸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農村經濟總收入由1978年的60萬元躍升到2010年的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不足100元增加到2010年的5821元。工業總産值由1991年的8900萬元上升到2010年的43億元,累計上繳國家稅收9億元。

在社會和諧穩定,經濟逐年增長的情況下,沙甸的文化、教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績。2004年9月,沙甸普及了12年初等教育。

現有完全國小4所,在校學生1542人。适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完學率達100%,鞏固率達100%。

有完全中學1所(個舊第十三中),該中學有26個教學班,學生1107人,教職工89人。另有民辦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300名,有民辦阿拉伯語中等職業學校一所,在校學生200名。

為保持沙甸經濟社會長期穩定持續發展,沙甸區委、區公所審時度勢,決定發揮沙甸獨特的優勢,走“工業化、城鎮化”協調發展的道路,确立了以沙甸有色金屬冶煉加工為基礎,打造具有市場競争優勢的綠色清真食品、餐飲服務、回族曆史、文化旅遊等特色的“中國·沙甸回族文化旅遊小鎮”品牌,努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沙甸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可持續發展增強後勁。沙甸是回民聚居區,現居住着回民一萬三幹餘人。

沙甸位于滇南紅河州個舊市北部,北回歸線附近,自然條件優越,依山環水,日照長、氣溫較高,雨量充沛,适宜種植經濟作物甘蔗、水果以及稻谷之類;交通便利,處在滇南重鎮個舊、蒙自、開遠的公、鐵路樞紐地段。沙甸回族先民來自元末鹹陽王賽典赤及明初征滇大将沐英、常遇春等部屬,多數出身伊斯蘭世家,伊斯蘭信仰根基紮實,文化素質較高。

沙甸回民曆來重視雙軌教育(中文、阿文),培育兩用人才(社會、宗教),是以,人才輩出。知感真主的恩典,沙甸“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有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很快,教門長盛不衰,享有盛名,被譽為“小香港,小麥加”。

沙甸回民履行“五功”的自覺性長期得以儲存,口碑相傳,早在明朝中期就有人到麥加去朝觐,現流傳下來的哈吉名單中就有清朝同治年間的王永平、王桂安父子、劉楊氏(女)等。沙甸穆斯林朝觐幾乎沒有間斷過。

1990年中沙建交以後,沙甸的哈吉一年比一年多,每年由幾人,幾十人到百餘人,2006年突破二百人。在沙甸的哈吉人數已超過一千三百多人,占沙甸回民人口的10%,堪稱“哈吉之鄉”,沙甸哈吉之多,是件好事,它給沙甸帶來許多變化: 第一,自覺學習、宣傳伊斯蘭教理、教義的人多了。

在沙甸共有十座清真寺,在寺裡專門學習伊斯蘭教規教義的“哈裡發”七百餘人;業餘學習教義小組(婦女組、老人組)三十多個,學員四、五百人。沙甸的中國小、幼稚園都開設阿文課,使學生在學習科技知識的同時也學習阿文知識。

有幾位哈吉自主組成宣教組,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和各地教親交流學習伊斯蘭教理的心得體會,互相促進辦教門的積極性。有的哈吉發揮自己的特長,編寫出版伊斯蘭教的基礎知識讀物,免費贈送教親學習。

第二,禮拜的人多了。有幾所清真寺的朝真殿不夠用,一再擴建;沙甸的大型企業(沙甸電冶廠、合衆鋅業公司等)及大型餐廳(回味餐廳、豐泰漁莊等)都設有禮拜堂,沐浴室,供職工和顧客按時淨身禮拜。

第三、齋月是尊貴的月份,是幹功課的最佳時期,沙甸朵斯梯念經、禮拜、封齋、贊主、贊聖格外興盛,令人贊歎。第四、生活富裕者踴躍捐資(抽天課、散“乜貼”)用以建蓋清真寺、學校、修橋、鋪路;供哈裡發,資助學生上學;幫貧扶困,關心孤老,憐恤殘障人士;有的哈吉主動組織扶貧協會,籌建帶領貧困鄉親共同緻富的工廠。

在沙甸的清真寺、中國小校都建成高樓大廈,教學裝置基本齊全。每年考上大專院校的學生幾十人。

有的哈吉為主道施舍很慷慨,動則就捐幾十萬、幾百萬,他們說:“财帛是真主給的,用在正道上,應該。”認識很好,很到位!本來應報他們的名字,但他們不同意,不願沽名,令人佩服!第五、沙甸的社會風氣得到淨化,大為改觀。

在整個沙甸地區,沒有一個茶鋪、酒館,沒有歌舞廳,沒有遊戲室。幾十家商店、超市,經營日用百貨,清真食品,找不到賣煙、賣酒的門市。

經書店中穆斯林服飾日月增加,店裡的經書、頭巾、白帽、念珠、銅罐等,琳琅滿目,任人選購。中國小校門口豎立着顯目的“無煙酒社群”的警示牌;餐廳門口挂着“禁止飲酒、抽煙”的告示,并得到廣大顧客的了解和支援,生意照樣興隆。

沙甸街道上,公共場所看不到抽紙煙的沙甸人。沙甸婦女普遍戴頭巾,男性哈吉參加集體活動時,普遍戴白帽。

沙甸的街道有專門的環衛勞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