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國政協委員籍薇:後疫情時代,傳統曲藝要借助新媒體做好“輕騎兵”

最近這兩年,因為疫情的緣故,不少線下演出都無緣與觀衆見面。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籍薇也将送出自己的提案。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籍薇直言在網際網路時代,傳統曲藝不能缺席。“後疫情時代将呈現線上線下演出方式并存、傳播方式變革的新局面。每個文藝院團,要做到‘平時為戰時準備’,真正發揮文藝輕騎兵的效果與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籍薇:後疫情時代,傳統曲藝要借助新媒體做好“輕騎兵”

籍薇

籍薇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梅花大鼓的傳承人,從1981年到1990年,全國鼓曲大賽舉辦過三次,她是唯一一名“三連冠”鼓曲演員,并在2000年榮獲“文華獎”,2002年獲得中國曲藝界最高獎項“牡丹獎”,2008年獲中國金唱片獎。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籍薇曆年的提案都圍繞曲藝展開,今年的提案名稱是《探索後疫情時代曲藝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她介紹道,“随着國内疫情逐漸向好,我們将逐漸走向後疫情時代。每位文藝工作者要對目前的形勢與今後的任務,有一個正确的認識與具體的工作目标。疫情過後,人們更關注預防各種突發疾病的工作,人與人之間從生活習慣到交流方式會有較大的改變。”

全國政協委員籍薇:後疫情時代,傳統曲藝要借助新媒體做好“輕騎兵”

今年天津遭遇疫情時,籍薇也帶頭積極行動,聯系演藝夥伴創作、錄制梅花大鼓《相守相望》,并與女兒慕容慈玥共同排練梅花大鼓《攜手同行》,兩個作品在網絡和新媒體上被廣泛傳播關注、點贊。由此,她也開始關注後疫情時代曲藝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後疫情時代将呈現線上線下演出方式并存、傳播方式變革的新局面。”在籍薇看來,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内,各文藝院團線上宣傳與演出數量都将占有一定比例。“是以,每個文藝院團,要做到‘平時為戰時準備’,建立應急預案,創新聯絡辦法,組織創作班子,組建演出隊伍,確定在突發情況下第一時間推出優秀作品,做好宣教,安定民心,鼓舞士氣,讴歌英雄,真正發揮文藝輕騎兵的效果與作用。”籍薇在提案中指出。

在她看來,後疫情時代需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的技術管道,“實作全域的傳播,建立對外交流新媒介傳播矩陣。加強線上上廣播、線上電視、3D形式從平面到立體數位技術的運用。”同時,對于在公益事業活動中奮力拼搏、無私奉獻、積極向上、做出成績的集體與個人,籍薇表示應該給予表彰與獎勵。“在年度考核、職務提拔、職稱評定中給予較大傾斜或加分,鼓勵文藝宣傳隊伍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讓演藝人員為時代而歌。”

對于後疫情時代曲藝文化的發展,籍薇認為,隻要傳統曲藝的魂還在,就一定能吸引年輕群體的關注,希望傳統曲藝能在新媒體的傳播下,更加大放異彩。

紅星新聞記者 任宏偉 圖據受訪者

編輯 李潔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