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互助之火”采集地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千餘名殘障人士的“家”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3月2日上午,北京冬殘奧會火種采集儀式在朝陽區望京街道溫馨家園舉行,火炬傳遞的主題是采集“互助之火”。

日前,記者走進望京街道溫馨家園,這幢兩層小樓早已成為轄區内1700餘名殘障人士不可缺少的“家”。

“互助之火”采集地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千餘名殘障人士的“家”

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内的冬奧元素。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配備12間功能教室,設書畫、剪紙等課程

望京街道溫馨家園位于花家地南裡,說起溫馨家園,小區裡的居民無人不知。走進小樓,牆上的一張張照片記錄着殘障人士和這裡的故事,還有不少繪畫、書法、手工藝品。

望京街道溫馨家園有12間不同的功能教室,包括圖書電教室、書畫教室、舞蹈教室、康複訓練室等,設有書畫、剪紙、皮影、陶笛、朗誦等課程。記者探訪時,正趕上活動“高峰”,教室裡不少人正在學習國畫、下棋打牌、練習旱地冰壺。在這裡教授國畫課程的志願者介紹,教室裡挂着的都是學員們的作品,“大家經過兩年左右的學習,都畫得有模有樣了。”

在手工藝品教室,大家正分組完成一件件核桃破皮工藝品。隻見大家把已經切成小薄片的核桃皮攤在桌上,挑出表面平整光滑的核桃皮,然後将核桃皮按照一定的組合粘貼起來。經過後期加工,核桃皮桌面屏風擺件、核桃皮首飾盒等手工藝品就制作完成了。據溫馨家園從業人員介紹,核桃皮手工藝品曾作為望京街道殘障人士的代表作品贈送給中外賓朋。

在志願者的引導下,學員們還将“冰墩墩”“雪容融”等冬奧元素與中國非遺傳統技藝剪紙、掐絲琺琅相融合,讓中國的非遺技藝在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煥發新的生命力。

“互助之火”采集地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千餘名殘障人士的“家”

2月24日,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内,學員正在制作核桃皮手工藝品。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切換“奧運模式”,無障礙設施改造更新

随着北京冬殘奧會的到來,望京街道溫馨家園切換成“奧運模式”。據從業人員介紹,這裡與奧運“結緣”始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其間,這裡接待了19個國家的近百名殘奧運動員。2022年,望京街道溫馨家園被北京市殘聯确定為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示範溫馨家園”。

按照國際冬奧無障礙環境設施的标準,望京街道溫馨家園的硬體設施進行了多次改造和擴建。記者注意到,溫馨家園院内增設了無障礙停車位;樓内樓梯扶手全部改造為高低位扶手杆;無障礙電梯加裝完成,低位電梯按鈕友善使用輪椅的人士使用;衛生間外側洗手台設有低位洗手盆。

此外,記者從朝陽區了解到,目前,朝陽區共建成溫馨家園69家,年服務量超過33萬人次。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攝影記者 王飛

編輯 白爽 校對 陳荻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