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審美,究竟是什麼?

審美,究竟是什麼?

中式

君語

+

這幾年都在說審美,但是很少有人說審美是什麼?

審美,究竟是什麼?

圖丨不知春齋

我是一個舊時代的人,流落在這紛壇擾攘的新時代裡面,雖然也出過一番力來領略新時代的思想和情趣,仍然不免抱有許多舊時代的信仰。我堅信中國社會鬧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壞。我堅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幾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從“怡情養性”做起,一定要于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等等之外,别有較高尚、較純潔的企求。要求人心淨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 朱光潛

審美,究竟是什麼?

圖丨清可

我們常說美醜,美的對立面是是醜麼?

不盡然是,更多的境況來說是俗。

舉例來說西施是名傳千古的大美人,反觀東施為何遺“醜”千年?

因效颦之事而俗,至高的美在無所為而為的玩索,是自然生長,無需扭捏。

是以東施這樣形而上的【有所為】,不自然的扭捏形态無法顯露美感。

審美,究竟是什麼?

圖丨雙子陽光的豆豆

費孝通先生曾總結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美是有階級性的,不同層面的人,對美的鑒賞角度都不一樣的;美人之美,美更本質的性質是人性,階級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不同的階級的人即擁有不同的審美趨向。

審美,究竟是什麼?

圖丨月瀆公子

看一個人的品味,

與其看他的衣着飲食,

不若觀察他的眼神。

眼眸停留之處,

見其審美。

審美,究竟是什麼?

圖丨昔物所

美感是對事物的美的存在的經驗,這份經驗是心理和意識裡生發和經驗的事實,它涉及我們感官和心靈的全部感覺、感受、感動、感情以及感懷,是以美感内在地指向我們生命的感受和心性的體驗。

審美,究竟是什麼?

圖丨容小單

人生在世,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感受着、體驗着,而美感經驗是一切感受、體驗中最本真、最人性、最純粹、最有情意的内容。

美感讓我們與事物的美的存在同在,也就是說,美感讓我們真實地體驗美,我們愛美的心性正是美感經驗給予的。

審美,究竟是什麼?

美感的生成和存在基于審美态度、心理距離、直覺、内模仿和移情等各種因素的作用,我們已經懂得,美感同實際人生間有一種距離,美感不帶利害欲念,有異于實用态度,美感的世界是一個凝神觀照的形象世界,是一個從物我兩忘到物我同一的交感共鳴的情感世界,是一個從有利害關系到無利害關系的自由的創造世界。

審美,究竟是什麼?

圖丨頑玩石不全

美感是我們生命和生活中最本真、最人性、最自由、最柔軟、最高尚的部分,是我們心靈和思想中最内在、最自為的需要。

比如一幅字,在一個無美感經驗的人眼前,筆畫隻是墨痕;可是在一個富有美感經驗的人眼前,一筆一畫的墨痕裡透顯着骨力、姿态、神韻、氣魄,觀者能夠心領神會它的勁拔或是秀媚或是空靈,一幅字就是一個鮮活的有神采的生命。

可以說,美感經驗給予我們胸襟的真與誠、深與闊、虛與實等便是我們性情和人格中最富有感性的、情趣的和領悟的部分。從整個人生來看我們的美感活動和美感經驗,如尼采所說:“隻是作為審美現象,人世的生存才有充足理由。”

審美,究竟是什麼?

圖丨白墻下的花園

美是一堂少不了的課。美學的功用就在于教育我們以審美之眼觀物、以審美之耳聽物、以審美之心體物,教育我們運用全部身心的生命力量感覺物,教育我們用直覺、内模仿、移情于物交手去建立物我同一的應感模式。

審美永遠是審美就在于我們對物的美感,永遠不同于對對象的功利性占有、概念性認識和道德性評判。美感的真正精神在于生成着、培育着我們感官的敏銳力量、心靈的豐富情感,即審美的心理情感結構。

審美,究竟是什麼?

說明|『中式精緻生活』緻力於中式生活美學傳承,部分圖檔來源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謝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