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牛”不起來又來“虎”,幾何這番折騰為了啥?

曾被寄予厚望的吉利中高端新能源品牌幾何汽車,開始時有多高調,現在就有多尴尬。

當初為凸顯品牌的檔次感,幾何選擇了在海外新加坡宣布了自己的誕生,并推出号稱“東半球最好的電動車”幾何A,劍指特斯拉Model 3。可惜意氣風發不能當飯吃,Model 3熱銷依舊,幾何A卻早已物是人非。

“牛”不起來又來“虎”,幾何這番折騰為了啥?

幾何汽車雖然有着品牌向上的野心,但股沖勁兒并沒有在産品上展現出來。旗下的主銷車型幾何A,雖然在去年賣了14602輛,占據了品牌銷量近9成的份額,但這份成績主要來自B端出行市場,其油改電的身份以及和帝豪EV500的同質化,導緻其無法在C端市場獲得更多的認可。

“牛”不起來又來“虎”,幾何這番折騰為了啥?

而另一款緊湊型SUV幾何C,同樣走了這條便捷的老路:基于帝豪GSe打造而來,隻在造型設計上耗費了些許心血。這種“換皮”顯然無法憑此扮演好救世主的角色,上市至今月銷破千的次數屈指可數,雖然在去年8月份推出續航更高配置更豐富的車型,使其市場表現稍顯起色,但很快又被打回原形。

說到這裡不得不再感慨兩句,同樣是這種打開方式的廣汽埃安,卻走向了和前者截然相反的道路,雖然旗下的AION S也是網約車起家,但當市場表現稍有起色後,廣汽埃安就快速向C端個人使用者轉型,先後推出AION S Plus、AION Y和AION V來打開和鞏固在家用車市場的地位。而肩負着品牌形象但銷量一直慘淡的AION LX,在底盤根基穩定且核心技術有所突破後,才不忘初衷,推出了續航破千、售價突破40萬天花闆的AION LX PLUS,再次扛起高端品牌形象的旗幟。

“牛”不起來又來“虎”,幾何這番折騰為了啥?

而幾何汽車呢,雖然多走了些彎路,但眼下的新能源緊湊市場尚未固化,還是有很多時間去嘗試新的市場攻略的,可偏偏幾何卻選擇了下沉低端消費市場,在去年11月份推出小型純電動SUV—幾何EX3 功夫牛。熟悉吉利産品的都能看出來,這款車依舊是遠景X3的油改電車型(從十年前的英倫XC5開始,這套模闆也算是“勞模”典範了),二者在造型設計、車身尺寸等方面如出一轍。

“牛”不起來又來“虎”,幾何這番折騰為了啥?

雖然人們對油改電車型大都嗤之以鼻,但在低廉的售價面前,一切皆可商量。顯然幾何也是深谙此道, 功夫牛起售價是5.88萬元,這個售價在小型純電動SUV裡還是很吃香的,配備的永磁同步電機最大輸出95馬力,CLTC續航裡程也可達到322km。低廉的售價,再加上這套同級領先的配置,以及有着吉利做背書,功夫牛很快就打開了市場。

然而擷取大量訂單後的功夫牛,并沒有“牛”起來,反而一躍成為投訴榜上的常客。

在某投訴平台上可以看到,功夫牛有着大量不能按時提車的投訴,更有準車主表示,在功夫牛上市之前就訂購了,開始說好是次月到,結果到現在還沒準信,隻能幹等。對于幾何壓着訂單遲遲不肯交車,我想應該是和造車成本上升有着一定關系,把這批訂單消化完肯定是要虧錢的,要麼不發車,要麼就隻能通過減配或者隐晦漲價來減免損失了。這也是目前不少車企慣用的伎倆。

“牛”不起來又來“虎”,幾何這番折騰為了啥?

不過這種應對方式肯定會引來不少消費者的不滿,而功夫牛前期造出的勢也很有可能受此影響導緻功虧一篑。是以為補救“功夫牛”帶來的負面影響,幾何又帶來了“霹靂虎”。

說白了,霹靂虎其實就是功夫牛的魔改版,雖然在造型上原創度較高,但在車身尺寸方面基本和功夫牛保持一緻。此外,從申報圖上的資訊可以看到,霹靂虎搭載的是最大輸出82馬力的永磁同步電機,在功率上低于功夫牛,是以我們可以将它了解為成本更低些的功夫牛替代車型,否則多少有些解釋不通為何幾何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内連續推出兩款小型純電SUV。

從曾經的劍指高端市場,到現在的屈膝低端市場,幾何汽車明顯将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而功夫牛的延遲傳遞,又險些讓幾何在低端市場未戰先衰,不知道這次霹靂虎的上場補救,能否帶來些許轉機。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