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電動車攻堅澳洲:一個不歡迎電動車的國度為何成“香饽饽”?

中國電動車攻堅澳洲:一個不歡迎電動車的國度為何成“香饽饽”?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菊 北京報道比亞迪近日前宣布的出海動作引起業内關注,即旗下純電動車元PLUS在國内上市的同時,在澳洲同步開啟預售。作為比亞迪首款“戰略出海”的全球化乘用車,元PLUS将出海的第一站選在澳洲,這讓不少人感到費解。

對于電動汽車來說,澳洲一直都是“後媽”式的态度存在。當地政府不僅不會像許多國家一樣,為電動車推出專屬補貼,激勵電動車行業發展,相反還出台各種政策來打壓,比如對電動車多征稅。這在全球範圍内都是極為少見的。

去年7月,澳洲維州政府就對電動汽車和其它零碳排放汽車每公裡加收2.5澳分道路使用費,也就是說,如果一位電動車消費者每年行駛2萬公裡,那麼相比燃油車需要多花費500澳元(約合人民币2200多元)。對于這項稅收,維州政府給出的理由是確定電動汽車車主為維護道路做出貢獻。

基于澳洲政府對電動汽車的态度冷漠,當地電動車市場規模甚小。資料顯示,2020年澳洲僅售出6900輛電動車,占當地新車總銷量的0.7%。而作為對比,英國和歐盟這這一占比已經到10%左右。有媒體報道稱,在澳洲賣拖拉機,都比賣電動車賺錢,因為拖拉機的銷量比電動汽車要高2倍。

是以,許多國際車企在釋出新能源産品時,都會選擇跳過澳洲。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比亞迪為何還要知難而進,要将電動車銷往這個對電動車非常不友好的國家?比亞迪在元PLUS釋出會上并未就此進行解釋。

“比亞迪重視海外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新能源乘用車也得到了包括澳洲在内的海外各國及地區的支援。目前,唐EV已出海挪威,元Plus已出海澳洲,未來計劃根據海外市場的需求,将出海更多車型。”2月25日,比亞迪針對經濟觀察網記者的采訪回複道。

事實上,除了比亞迪,新造車企業蔚來似乎也在澳洲上嗅到了商機。去年12月,蔚來表示其産品将在2025年出口至25個國家和地區,在其展示的出海地圖上,澳洲做為目的地之一被點亮。看起來,繼挪威成為去年中國車企電動車出口的首選地後,澳洲或将成為中國車企下一個出口攻堅目的地。

“冷漠”背後的商機

澳洲對電動汽車的冷漠态度背後,是其對傳統能源發展的依賴和保護。資料顯示,澳洲是經合組織國家(由38個成員國組成)中機關GDP所産生碳排放量第二高的國家,而在所有經合組織國家中,澳洲的人均碳排放量最高。

這是因為澳洲對傳統能源的高依賴性,其能源主要來自化石燃料和煤炭發電。并且在澳洲,傳統能源産業關系數十萬人就業。澳洲專家曾發出警告,如果要定下比之前更有難度的碳排放目标,該國有2萬億澳元(折合約9.5萬億元人民币)的經濟産業都會受到沖擊。這就不難了解為何此前澳洲對環保議題一向十分抗拒,對電動汽車也極為排斥。

澳洲當地的汽車産業十分低迷,主要以進口為主。澳洲曾有四大汽車制造商:豐田,三菱,通用霍頓和福特,但它們均陸續關閉了在澳洲的工廠。

不過,政府的冷漠态度并不意味着澳洲群眾對電動汽車沒有需求。事實上,根據電動車委員會委托進行的年度調查,自2018年以來,50%左右的澳洲車主考慮購買電動車作為下一輛代步工具。但這種興趣卻沒有轉化成實際的消費,因為在車企不願意進入并推遲在澳洲投放電動産品的情況下,澳洲群眾處于無車可買的境地。

有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末,澳洲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款式僅為50款左右。而此前消費的資料顯示,特斯拉占據澳洲電動車市場絕對的市場佔有率,達80%以上。

但随着澳洲在去年終于宣布就“2050年實作零碳排放”的計劃進行最後的決議,事情可能會有轉機。

2021年10月,澳洲政府表示将在2050年前實作淨零碳排放的目标,以緩解國際社會的批評,但該政府補充道,其不會将這一目标立法,而是依靠消費者和企業來推動減排。也就是說,對于電動汽車行業,政府未來可能不會推出相關優惠政策以及購買補貼,這顯然仍缺乏誠意。

但中國車企仍然看到了背後的商機。一方面,盡管可能沒有補貼,但在碳中和目标下澳洲已經提出比較明确的電動汽車發展規模目标,即2030年之前17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随着澳洲表示加速充電站和加氫戰的建設,從1萬輛到170萬輛,澳洲電動汽車的市場空間巨大。

另一方面,在澳洲市場目前電動車産品不多,且以價格較高的特斯拉為主,這正好給了中國車企攻入空白市場的機會。

據外媒報道,在比亞迪進入之前,澳洲車市最便宜的零碳排放電動汽車為中國MG品牌ZS車系,售價為4.399萬澳元(19.99萬元人民币),而比亞迪未來在澳洲銷售的最便宜的電動車或将低于3.5萬澳元(15.9萬元),顯然是想搶占成本效益更高的市場區間,以滿足更多澳洲的購買需求。蔚來汽車則更像是直接奔着特斯拉去的,希望在中高端市場分一杯羹。

比亞迪官方表示,Atto3(比亞迪元PLUS在澳名稱)截至目前已經收到15000份訂單意向書。而上汽的MG在澳表現也給了中國品牌增添了信心,MG 2021年在澳銷量為1388輛,成為僅次于特斯拉的暢銷電動車品牌。2021年,澳洲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排名前十位國家中位列第九名,名次也上升不少。

“中國新能源車出口迅猛增長,給車企提供了第二增長曲線。除了積極拓展那些新能源車先鋒市場(如挪威)外,中國新能源車企也在積極進軍那些中國品牌燃油車接受度較好的市場,如澳洲。”汽車行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資料顯示,中國已成澳洲第四大新車原産國,僅次于日本、泰國和南韓。

醉翁之意不在酒?

但在幾年之内,澳洲市場的規模預計不會太大。由于澳洲并沒有為支援電動車發展推出相關的補貼政策及優惠措施等,其零碳目标被嘲諷為一個自欺欺人的笑話。對于電動汽車,澳洲政府則佛系地認為,當車自己變得具有成本競争力時,就自然會被國人接受。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電動車集體攻堅澳洲市場,背後是否有其它原因?這被認為可能與澳洲豐富的礦産資源有關系,尤其是在目前動力電池原材料持續短缺的情況下。“不排除中國新能源車企也會借此機會積極探索和澳洲上遊企業的合作。”梅松林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

資料顯示,澳洲最吸引汽車企業的是其豐富的、可用于電動汽車電池的自然資源儲備。據悉,澳洲擁有許多锂礦和鎳礦資源,而這些都是生産三元锂汽車電池的主要原材料。資料顯示,澳洲锂輝石的出口2021年預計達10億澳元,鎳出口預計達40億澳元。

而與此同時,随着幾乎全球車企均表示向電動化進行轉型,汽車業對锂等礦産的需求繼續飙升,車企對這些關鍵礦産資源的争奪也越來越激烈。在電池材料持續短缺的情況下,有不少車企已經開始在國際範圍内争相“買礦”,希望從源頭穩定供應鍊。

比亞迪就是其中之一。今年1月12日,比亞迪在智利礦業部門發起的40萬噸锂招标中中标了8萬噸(在20年期限内每年開采8萬噸锂),出價約為6100萬美元。但1月14日,智利一家地方法院稱,因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方面的問題,暫停了智利與比亞迪之間的這份锂礦開采合同。這意味着比亞迪需要挖掘更多可能的礦産采買管道。經濟觀察網記者向比亞迪詢問,是否有與澳洲進行礦産資源合作的打算,其回複稱“暫無消息透露”。

作為在澳洲最暢銷的車企品牌,特斯拉就曾明确表示最看中的是澳洲豐富的礦産資源,并且一直在澳洲鎖定锂、鎳等電池原材料的供應。

特斯拉公司董事長羅賓·德霍姆在去年表示,特斯拉有3/4的锂原料和超過1/3的鎳都來自澳洲,每輛特斯拉電動汽車包含了價值大約5000美元的礦物原材料,澳洲有能力完全滿足特斯拉對這些材料的使用需求。

而比亞迪等中國主流的電動車企業進入澳洲市場,或許将有更多與澳洲商談礦産資源合作的機會,以保證其接下來的穩定發展。比亞迪是國内比較特殊的汽車企業,此前打造的是垂直化的供應體系,其自身也是電池生産商,是以更需要在電池原材料方面維持穩定供應。在國内像甯德時代等電池供應商均在持續搶占全球的锂、鎳等礦産資源。

資料顯示,自2020年末,動力電池原材料不斷上漲。以碳酸锂為例,該材料彼時價格僅4萬元每噸左右,如今漲至30萬元/噸。而據預計,碳酸锂、鎳等原材料價格還将進一步走高。在這種情況下,進軍澳洲這個看似有風險的動作也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尤其是在中國品牌均在大力推進出口戰略的情況下。

但也有業内人士認為,中國汽車品牌進軍澳洲與争取礦産合作的關系不大。“一方面,目前中國品牌整車出口到澳洲,并沒給澳帶來投資和産業,隻是占了對方的市場;另一方面,澳洲電動市場本來就小,(中國車企進入)預計不會受到澳政府特别關注。是以這可能是簡單的商業行為。”賽迪顧問汽車産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王維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王維還指出,澳洲幾乎沒有本地車企,對進口車的限制要求相對較低,而當地人消費水準比較高,對于中國車企來說,會是一個在海外可以探索的市場。

繼續閱讀